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56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可视区、边框区和一柔板电路板,所述可视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感应ITO线路层、玻璃基板和驱动ITO线路层;所述边框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感应外围银浆层、感应外围ITO层、玻璃基板、驱动外围ITO层和驱动外围银浆层;所述感应外围银浆层的两端分别与感应ITO线路层、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外围ITO层的两端分别与感应ITO线路层、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外围银浆层的两端分别与驱动ITO线路层、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外围ITO层的两端分别与驱动ITO线路层、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边框区的外围银浆走线图层基础上增加了ITO线路层,当外围银浆走线图层断裂时,下面的ITO线路层可以保证线路导通,而不致于断路。而不致于断路。而不致于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


[0001]本技术涉及触摸屏
,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

技术介绍

[0002]ITO是Indium Tin Oxides的缩写,ITO薄膜作为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可以阻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紫外线及远红外线。因此,将ITO薄膜应用在玻璃及电子显示屏上后,利用其导电性和透明性可以构成触摸功能,同时具有防辐射及防紫外线、红外线的功能。
[0003]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显示、车载导航、工业控制、多媒体教学等多种电子设备领域,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上实现将用户的触摸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与电信号传送给电子设备中的处理电路的操作,通常是由ITO层来实现的。现有技术中,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可视区ITO线路层边缘蚀刻有银浆线路,通过银浆线路将ITO上获得的电信号传递给FPC。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100

边框区1

从上至下设置有感应外围银浆层11

、玻璃基板12

和驱动外围银浆层13

。当边框区的感应外围银浆层11

有某种出现断裂时,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的整个线路就处于断路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可视区、边框区和一柔板电路板,所述可视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感应ITO线路层、玻璃基板和驱动ITO线路层;所述边框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感应外围银浆层、感应外围ITO层、玻璃基板、驱动外围ITO层和驱动外围银浆层;所述感应外围银浆层的两端分别与感应ITO线路层、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外围ITO层的两端分别与感应ITO线路层、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外围银浆层的两端分别与驱动ITO线路层、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外围ITO层的两端分别与驱动ITO线路层、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
[0006]基于上述设计,在边框区的外围银浆走线图层(即感应外围银浆层和驱动外围银浆层)基础上增加了ITO线路层(即感应外围ITO层和驱动外围ITO层),使得当外围银浆走线图层断裂时,下面的ITO线路层可以保证线路导通,而不致于断路。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所述感应外围银浆层和驱动外围银浆层均包括一银浆线路图案区;所述感应外围ITO层与感应外围银浆层相对应且相匹配设置,所述驱动外围ITO层和驱动外围银浆层相对应且相匹配设置;所述感应外围ITO层和驱动外围ITO层均包括一ITO线路图案区;所述银浆
线路图案区和ITO线路图案区均通过网板印刷工艺制得。
[0009]所述银浆线路图案区和ITO线路图案区均通过先整面印刷,再激光蚀刻工艺制得;激光蚀刻可以将线距和线宽控制得比较小,适合窄边框的触摸屏。
[0010]所述银浆线路图案区包括彼此隔开的复数条银浆线路,每所述银浆线路的线宽d1为50-60μm,既保证线路较细,占据空间小,节省材料成本,又保证不容易断线。
[0011]相邻两银浆线路之间的间距h1为30-40μm,可以减少短路风险。
[0012]所述ITO线路图案区具有彼此隔开的复数条ITO线路,每所述ITO线路的线宽d2为50-60μm既保证线路较细,占据空间小,节省材料成本,又保证不容易断线。
[0013]相邻两ITO线路之间的间距h2为30-40μm,可以减少短路风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的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驱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现有的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的横截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感应面)的主视图。
[0017]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的侧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驱动面)的后视图。
[0020]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0021]图8为本技术中可视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3、图5-6和图8,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100,包括可视区1、边框区2和一柔板电路板(未图示),所述可视区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感应ITO线路层11、玻璃基板3和驱动ITO线路层13;所述边框区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感应外围银浆层21、感应外围ITO层22、玻璃基板3、驱动外围ITO层23和驱动外围银浆层24;所述感应外围银浆层21的两端分别与感应ITO线路层11、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外围ITO层22的两端分别与感应ITO线路层11、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外围银浆层24的两端分别与驱动ITO线路层13、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外围ITO层23的两端分别与驱动ITO线路层13、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在边框区2的外围银浆走线图层(即感应外围银浆层21和驱动外围银浆层24)基础上增加了ITO线路层(即感应外围ITO层22和驱动外围ITO层23),即将可视区1的感应面和驱动面的ITO线路层延伸至边框区2的外围银浆走线图层下面,使得当外围银浆走线图层断裂时,下面的ITO线路层可以保证线路导通,而不致于断路。
[0024]请再参阅图3-4和图6-7,所述感应外围银浆层21和驱动外围银浆层24均包括一银浆线路图案区2f和一边缘银浆导线2k;所述银浆线路图案区2f包括彼此隔开的复数条银浆线路25,每所述银浆线路25的线宽d1为50-60μm,既保证线路较细,占据空间小,节省材料成
本,又保证不容易断线;相邻两银浆线路25之间的间距h1为30-40μm,可以减少短路风险。
[0025]请再参阅图3-4和图6-7,所述感应外围ITO层22与感应外围银浆层21相对应且相匹配设置,所述驱动外围ITO层23和驱动外围银浆层24相对应且相匹配设置;所述感应外围ITO层22和驱动外围ITO层23均包括一ITO线路图案区2e;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银浆线路图案区2f和ITO线路图案区2e均通过网板印刷工艺制得,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银浆线路图案区2f和ITO线路图案区2e均通过先整面印刷,再激光蚀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100),包括可视区(1)、边框区(2)和一柔板电路板,所述可视区(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感应ITO线路层(11)、玻璃基板(3)和驱动ITO线路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感应外围银浆层(21)、感应外围ITO层(22)、玻璃基板(3)、驱动外围ITO层(23)和驱动外围银浆层(24);所述感应外围银浆层(21)的两端分别与感应ITO线路层(11)、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外围ITO层(22)的两端分别与感应ITO线路层(11)、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外围银浆层(24)的两端分别与驱动ITO线路层(13)、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外围ITO层(23)的两端分别与驱动ITO线路层(13)、柔板电路板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外围导电的电容式触摸屏(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外围银浆层(21)和驱动外围银浆层(24)均包括一银浆线路图案区(2f);所述感应外围ITO层(22)与感应外围银浆层(21)相对应且相匹配设置,所述驱动外围ITO层(23)和驱动外围银浆层(24)相对应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绍兴
申请(专利权)人:天之域电子工业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