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51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灯条、扩散片、反射片、棱镜片和限位机构;所述背板的四周设有侧壁形成框体;所述灯条安装于背板宽度方向的一侧壁形成入光侧;所述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从下往上依次层叠布置于背板上;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朝向灯条一侧;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于导光板与灯条之间,第二限位部设于导光板远离灯条的一端面与对应的背板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结构限定导光板的位置,减少导光板受热膨胀后的位置变化,提升背光模组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件之一,其功能是为液晶屏幕提供充足的亮度和分布均匀的光源,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等组成,其按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
[0003]现有的背光模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光源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导光板与背板受热而发生膨胀变形,同时背光模组在组装时通常会预留装配间隙,因此在受热膨胀时,可能会导致导光板在背板内侧的位置出现变动,进而导致光源通过导光板所发出的光线产生变化,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通过限位结构限定导光板的位置,减少导光板受热膨胀后的位置变化,提升背光模组的可靠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灯条、扩散片、反射片、棱镜片和限位机构;所述背板的四周设有侧壁形成框体;所述灯条安装于背板宽度方向的一侧壁形成入光侧;所述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从下往上依次层叠布置于背板上;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朝向灯条一侧;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于导光板与灯条之间,第二限位部设于导光板远离灯条的一端面与对应的背板侧壁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两个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固定在灯条的两端侧;所述导光板入光面的两端对应两个所述限位柱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限位槽,用于与对应的限位柱插接配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若干个弹性件,对应的所述背板侧壁间隔设有若干安装槽,每一弹性件的一端嵌在对应一安装槽内,每一弹性件的另一端用于抵接在导光板的端面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对应设于一限位柱的一侧;所述定位柱夹设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及灯条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除入光面以外的其余三个端面均设有遮光纸。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一遮光框,所述遮光框呈口字型构造;所述遮光框扣合在背板的侧壁周向,且顶部向内延伸有覆盖于棱镜片上的裙围结构;所述遮光框与棱镜片之间夹设有遮光纸。
[0012]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第一限位部限制导光板的宽度方向的活动行程,第二限位部及定位柱配合限制导光板长度方向的活动行程,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结合,以固定导光板相对于灯条和背板的位置,以减少导光板受热膨胀后的位置变化,提高光源通过导光板所发出光线的一致性,提升背光模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背板和限位机构的立体图;
[0016]图3为图2的C处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省却遮光框的俯视图;
[0019]图6为图5的A处的放大图;
[0020]图7为图5的B处的放大图;
[0021]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0022]1—背板,
ꢀꢀꢀꢀꢀꢀꢀꢀꢀꢀꢀꢀꢀꢀꢀꢀ
2—导光板,
[0023]3—灯条,
ꢀꢀꢀꢀꢀꢀꢀꢀꢀꢀꢀꢀꢀꢀꢀꢀ
4—扩散片,
[0024]5—棱镜片,
ꢀꢀꢀꢀꢀꢀꢀꢀꢀꢀꢀꢀꢀꢀ
6—限位机构,
[0025]7—遮光框,
ꢀꢀꢀꢀꢀꢀꢀꢀꢀꢀꢀꢀꢀꢀ
11—侧壁,
[0026]12—定位柱,
ꢀꢀꢀꢀꢀꢀꢀꢀꢀꢀꢀꢀꢀ
21—限位槽,
[0027]61—第一限位部,
ꢀꢀꢀꢀꢀꢀꢀꢀꢀ
62—第二限位部,
[0028]611—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导光板2、灯条3、扩散片4、反射片、棱镜片5和限位机构6;所述背板1的四周设有侧壁11形成框体;所述灯条3安装于背板1宽度方向的一侧壁形成入光侧;所述反射片、导光板2、扩散片4、棱镜片5从下往上依次层叠布置于背板1上;所述导光板2的入光面朝向灯条3一侧;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第一限位部61和第二限位部62,第一限位部61设于导光板2与灯条3之间,第二限位部62设于导光板2远离灯条3的一端面与对应的背板1侧壁11之间。
[0031]请参照图2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61包括两个限位柱611,两个所述限位柱611分别固定在灯条3的两端侧;所述导光板2入光面的两端对应两个所述限位柱61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限位槽21,用于与对应的限位611柱插接配合。具体地,组装背光模组时,先将导光板2的两限位槽21分别对准两限位柱611,并预装进一段距离,接着随同灯条3一起嵌装进背板1的侧壁11内侧。所述限位柱611插接在对应的限位槽21内,固定导光板2与灯条3之间的位置,保证光源通过导光板2所发出光线的一致性。
[0032]所述第二限位部62包括若干个弹性件,对应的背板1侧壁11间隔设有若干安装槽;每一弹性件的一端嵌在对应一安装槽内,每一弹性件的另一端用于抵接在导光板3的端面上。所述背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定位柱12,且每一定位柱12对应设于一限位
柱611的一侧;所述定位柱12夹设于导光板2的入光面与灯条3之间。具体地,所述弹性件可采用硅胶制成的胶垫,也可采用金属制成的弹性片;所述定位柱12与背板1侧壁11一体成型,用于限制导光板2压向灯条3;所述弹性件夹设在导光板2与背板1对应的侧壁11之间,用于抵消两者之间的安装间隙,与两定位柱12配合以限制导光板2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变化。
[0033]所述导光板2除入光面以外的的其余三个端面均设有遮光纸。所述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一遮光框7,所述遮光框7呈口字型构造;所述遮光框7扣合在背板1的侧壁周向,且顶部向内延伸有覆盖于棱镜片5上的裙围结构;所述遮光框7与棱镜片5之间夹设有遮光纸。所述遮光框7与背板1侧壁之间扣合固定,遮光框7配合遮光纸避免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现象。为了解决灯条3与导光板2之间在受热后发生相对位移导致出光效果不一致的问题,因而设计第一限位部,以固定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两定位柱12的位置也限制了第一限位部61的位置,限制导光板2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为了避免导光板2的膨胀或者收缩导致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在导光板2与对应的背板1侧壁11之间设置第二限位部62,第二限位部62采用弹性件,形成缓冲,也起到抵消安装间隙的目的;因此在第一限位部61、第二限位部62、定位柱12的作用下,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导光板、灯条、扩散片、反射片、棱镜片和限位机构;所述背板的四周设有侧壁形成框体;所述灯条安装于背板宽度方向的一侧壁形成入光侧;所述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从下往上依次层叠布置于背板上;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朝向灯条一侧;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于导光板与灯条之间,第二限位部设于导光板远离灯条的一端面与对应的背板侧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两个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固定在灯条的两端侧;所述导光板入光面的两端对应两个所述限位柱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限位槽,用于与对应的限位柱插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光板限位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极光视界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