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头吸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36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8
本申请涉及一种弯头吸泥机构,包括吸泥管和平衡架,吸泥管包括吸泥直管和吸泥弯管,吸泥弯管呈S型,一端与吸泥直管连通,另一端用于吸泥;平衡架设于吸泥管上。吸泥管分成互相连通的吸泥直管和吸泥弯管,吸泥弯管因呈S型,使得一端可以斜向地伸入刃脚下方,从而有效地抽吸刃脚下方泥土,因此,本申请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只能在靠近刃脚或隔墙的附近吸出一个深坑,导致刃脚或隔墙处下部土层塌陷,不仅效率低,还容易诱发沉井翻砂或突沉,安全风险大的问题。由于吸泥管具有S型吸泥弯管,导致吸泥管整体重心偏置,故本申请设有平衡架,以平衡吸泥管重心,从而防止作业时因重心偏置造成吸泥管旋转、扭转或倾斜的现象发生,保证作业人员容易操作。容易操作。容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头吸泥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弯头吸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桥梁的深水沉井基础施工中,需要先将沉井基础底部的土层抽吸掉,才能进行沉井下沉,或者在进行钢围堰的施工时,常规双壁钢围堰在覆盖层中下沉方式多选择为吸泥下沉,因此,吸泥机在桥梁施工时应用十分普遍。
[0003]参见图1所示,目前使用的吸泥机,采用吸泥直管C进行吸泥,可以有效地对沉井或围堰中部区域进行吸泥,然而,在对沉井或围堰的刃脚A或隔墙处进行吸泥时,吸泥直管C不能直接吸取刃脚A或隔墙处下方的泥土,只能在靠近刃脚A或隔墙的附近吸出一个深坑,导致刃脚A或隔墙处下部土层塌陷,一方面,此方法取土下沉效率低,另一方面,井孔中间的深坑容易诱发沉井翻砂或突沉,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弯头吸泥机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只能在靠近刃脚或隔墙的附近吸出一个深坑,导致刃脚或隔墙处下部土层塌陷,不仅效率低,还容易诱发沉井翻砂或突沉,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弯头吸泥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头吸泥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吸泥管(1),所述吸泥管(1)包括吸泥直管(10)和吸泥弯管(11),所述吸泥弯管(11)呈S型,且其一端与所述吸泥直管(10)相连通,另一端用于吸泥;平衡架(2),所述平衡架(2)组设于所述吸泥管(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吸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泥弯管(11)包括第一圆弧段(110)和第二圆弧段(111),所述第一圆弧段(110)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泥直管(10)和第二圆弧段(111)相连通,所述第一圆弧段(110)和第二圆弧段(111)的圆心分别位于所述吸泥弯管(11)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头吸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段(110)所在圆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弧段(111)所在圆的半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头吸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段(110)为1/4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111)为1/8圆弧段。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头吸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弧段(111)远离所述第一圆弧段(110)的端面与所述吸泥直管(10)的端面之间的夹角θ为15
°
~45
°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头吸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架(2)包括一个水平底撑(20)和两个斜撑(21);其中一所述斜撑(21)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圆弧段(110)与吸泥直管(10)相连接处,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堂陈涛罗兵查道宏姚森张文斌胡勇毛伟琦潘东发胡杰杨浩宋宇亮崔一兵涂满明贾维君舒海华张耿周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