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理防伪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34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纹理防伪织物,包括给产品编码,将纹理信息备案;采用花式纱线织出织物;设置透明保护层以固定可飘动的个性元素;将不动纹理区块的特征信息采集下来,作为纹理信息档案备案到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用智能终端查验不动纹理区块的特征是否与其纹理信息档案相符,以鉴别产品真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公众徒手甄别真假纹理,防伪力度大。度大。度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纹理防伪织物


[0001]本技术涉及信息查询类防伪
,具体涉及中国专利“结构纹理防伪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74563C)”和“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授权公告号CN2365711Y)”的另一种创新设计,一种纹理防伪织物。

技术介绍

[0002]由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的“结构纹理防伪方法(CN1074563C)”获得了中国专利、美国专利(证书号US6623041)、俄罗斯专利(证书号2202127)、韩国专利(证书号0419436)、越南专利(证书号3347)等国际专利(PCT/CN99/00102)。“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CN2365711Y)”获得了中国技术专利。它选用具有随机结构纹理(例如白纸内添加的长2-3mm的粗0.1mm的黑色化学纤维所形成的纹理)的承印材料制作印刷物;并给每一个印刷物印设上具有唯一性的编码;将印刷物上的随机结构纹理的特征信息拍摄采集下来,作为纹理信息档案(即识别真伪的依据),对应编码(即索引码)存储到(接入电话网或/和互联网的计算机)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供公众通过电话、手机短信、手机彩信、微信、4G、WAP、互联网上的电脑等通讯工具,来查询验证印刷物上的随机结构纹理,是否与数据库中记录的纹理信息档案相符,从而验证真伪。该专利“将古老的虎符防伪原理与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嫁接”,开创了防伪新领域,被“全国防伪办”和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评审鉴定会评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极难伪造、易于识别、长期有效”的防伪技术产品。经过20多年的推广,如今它已成为国内防伪市场上的主流防伪技术产品。
[0003]上述
技术介绍
“结构纹理防伪方法(CN1074563C)”中,印刷物所用的承印材料内的随机结构纹理,是参杂于纸张等承印材料内部的随机分布的纤维、碎屑、不规则形状颗粒、气泡、杂物等个性元素所形成的满版的随机结构纹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应用难题:为了鉴别复印仿冒的假纹理,用户需要不断宣传警示公众——纸内(短细小的)纤维不是印刷墨迹,用针可挑出,敬请针挑检验(详情可百度2018年版“美孚全新包装正品识别指南视频”查看)。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是:如果纤维很长则无法造纸,如果纤维很短则必须针挑检验、无法徒手撕验。
[0004]由于购物时,99.9%的消费者手头没有针等尖锐工具,所以,使用复印仿冒的假纹理防伪印刷物的假冒商品、因无法针挑检验而被消费者误购回去。换言之,由于要求消费者用针挑去检验纹理的真假、这一甄别真假纤维的步骤很不方便,所以,现行“结构纹理防伪方法”的防伪效果、被大大打了折扣。
[0005]长期以来,针挑甄别真假纹理的弊端、大大降低了“结构纹理防伪方法”的防伪效果。如何让公众能够徒手甄别真假纹理,是一个困扰了纹理防伪行业十几年的应用难题。
[0006]另外,实施现行“结构纹理防伪方法(CN1074563C)”所需的纹理(纤维)纸是一种特种纸,为了满足“肉眼可见、针可挑出”等感官鉴别需要,其纤维标准被设定为1.2-2.6mm长、60-70μm粗(人眼易辨的宽度)的深色化学短纤维,更长的纤维搅拌时会结团、无法与纸浆搅拌开,因而现行造纸工艺无法造出更长的纤维纹理纸。采用这种纤维制造纹理纸,需采用三
层园网造纸机,将纤维按照3-7%的比例搅拌在中层纸浆中,才能生产出中层含有随机分布的纤维的满版纹理纸(参见图11),其中,底层与面层纸浆对中层纸浆中的纤维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可防止纤维意外脱落。这种纹理纸生产工艺具有一个严重的弊端:纤维会随纸浆一起经过浆池、输浆管道、纸机、废浆回收池,一批纹理纸生产完成后,必须彻底清洗浆池、输浆管道、纸机、废浆回收池等地方残留的纤维,否则,残留纤维必然混入另一批新造的无纹理普通白纸,导致普通白纸被污染报废。给本申请人供应纹理纸的国内某造纸厂曾经戏称:造纹理纸的特点是“两天造纸、三天清洗、得不偿失”。该造纸厂还出现过三起残留纤维污染普通白纸的质量事故,曾导致国内某香烟用纸中出现残留纤维,致使造纸厂被香烟厂退货香烟用纸180余吨,造成造纸厂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人民币。
[0007]为避免造纸厂损失,克服造纸工艺技术纤维污染车间及生产设备的难题,本申请人所属企业还研发申请获得了“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授权公告号CN101556750B)”,本申请人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耗时十余年研发申请获得了“局部大尺寸纤维凸印系统及其印刷物(授权公告号CN103042814B)”等十余件有关局部(非满版/非造纸)纹理方面的工艺技术及生产设备专利。
[0008]为方便公众徒手甄别真假纹理,提高“结构纹理防伪方法”的防伪效果,攻克困扰纹理防伪应用难题,本专利技术人申请了一种“手撕纹理防伪方法及其产品和材料(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9215493B)”。它“给每个印刷物编印至少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编码,将每个印刷物上随机结构纹理的特征信息采集下来与编码对应存储到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作为印刷物的纹理信息档案,以备公众查验真伪;包括往印刷物上透明表层的下方埋设花式纱线;将花式纱线及其上的个性元素压扁并定形,从而形成一种扁平形状的形状稳定的贯穿整个印刷物的随机结构纹理线串——扁平纹理串;使印刷物上扁平纹理串所在区域的厚度比其周围区域增厚0~80μm、或20~75μm、或30~73μm、或40~70μm、或50~68μm;将每个印刷物内扁平纹理串的特征信息采集下来、作为纹理信息档案存储到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公众用智能手机、向防伪查验系统查验印刷物内扁平纹理串的特征、是否与其纹理信息档案相符;向公众公示:若扁平纹理串是可撕扯出来或/和可拨动的实物,则所查验的印刷物是真的,否则是假冒的”。
[0009]上述手撕纹理防伪方法及其产品攻克了纹理防伪应用难题,避免了针挑甄别真假纹理的弊端,但是,应用实践中,发现了以下六个不足。
[0010]1、其印刷物(实践证明它只能是纸品)不是纺织品,难以与服装等织物有机结合,难以一体化应用,易于被回收后用于造假。
[0011]2、其印刷物使用“扁平纹理串”作为防伪识别特征,是较窄的一维特征,是埋在印刷材料表层下的附加特征,是异物特征,不是印刷材料自身固有的特征,易于变造,防伪力度小,伪造难度相对较低,不宜应用于价值几万元、几十万元的高价产品防伪。
[0012]3、“扁平纹理串”若选用的太粗,埋入纸内后凸起就严重,凸起部位就无法印刷,“扁平纹理串”若选用的太细,就容易扯断,易造成生产停机,既不便于高效生产,也不便于消费者撕出检验。
[0013]4、撕出“扁平纹理串”验证真假后,残留在产品上的标签是破损的,破坏了产品外观,不便于作为礼物送人和继续使用。
[0014]5、撕出“扁平纹理串”后,个性元素上粘附有大量纸屑,大量纸屑与个性元素混在
一起,手感同样都是疙疙瘩瘩的,导致手摸检验时分不清是纸屑疙瘩还是个性元素疙瘩,从而不易分辨真伪。
[0015]6、“扁平纹理串”上的个性元素太少,有时候几乎没有,以至于看起来像是一条光滑的直线,产品质量合格率低。这种无个性元素的直线标签属于废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纹理防伪织物,在织物(2)上具有唯一性的编码(4),所述织物(2)上的纹理(1)特征信息被采集下来,与编码(4)对应存储备案在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作为产品的纹理信息档案,以供公众查验真伪;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防伪织物还包括:

在所述织物(2)上织有花式纱线(5),形成个性元素(10);

在所述织物(2)及所述个性元素(10)上设有透明保护层(8),所述个性元素(10)被所述透明保护层(8)保护定形成不动纹理区块(9);所述不动纹理区块(9)的特征信息被采集下来,作为纹理信息档案存储备案在所述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以便通过智能终端,向防伪查验系统查验所述织物(2)上所述不动纹理区块(9)的特征是否与其对应的所述纹理信息档案相符,以鉴别产品真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纹理防伪织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织物(2)与所述透明保护层(8)的交界线(6)上,设置有不错位、不间断的跨界花纱(1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纹理防伪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层(8)包括下列一种或多种:

所述透明保护层(8)为可剥离的透明不干胶标签;剥离后的所述透明不干胶标签上无残留所述个性元素(10),所述个性元素(10)滞留在所述织物(2)上;

所述透明保护层(8)为可剥离的透明不干胶标签,在所述透明不干胶标签的边缘留有提手(7);

所述透明保护层(8)为可剥离的透明不干胶标签,所述透明不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