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09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包括机器人和充电桩,机器人包括底盘以及安装于所述底盘下部的驱动轮组和安装于所述底盘上部的盖板,充电桩充电箱和安装于所述充电箱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设置正电极和负电极,机器人的底盘和盖板之间设置成翻盖结构,能够通过铰接板和伸缩支撑杆将机器人底盘和盖板支撑起来,方便机器人内部硬件的更换维护;另外机器人配置充电桩,充电桩的正电极和负电极通过伸缩结构与机器人充电头的正电位和负电位对接,在充电桩不工作时,正电极和负电极隐藏于前端导向板开设的通孔内,防止意外触电提高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器代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催生了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服务的新商业模式。巡检作业是一个泛在的应用场景,例如变电站、石油石化厂区、部队营房、数据中心等,巡检作业是保障场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面临作业强度高、人力需求大、巡检结果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巡检机器人协助完成巡检作业,有利于提高巡检结果可靠性,降低场站运维成本,推动场站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
[0003]其中巡检机器人可执行例巡、特巡、手动操作、一键返航任务,完成自动导航行走、可见光拍照、红外拍照、声纹采集、视频录制作业,结合公司的业务系统和智能识别系统,可实现表计读数、液位测算、红外测温、设备声纹分析、可见光异物识别、三项温差分析、智能报警、对讲喊话等功能。针对无人化作业需求,开发了低电量自动充电、系统模块自检、挂牌区域避障、脱机运行等功能。自带照明系统,夜间可工作。良好的防护等级,对风霜雨雪天气有一定抵御能力。具备爬坡、涉水、越障、过沟和避碰功能,保障稳定可靠的全天候无人作业。
[0004]但是一般的巡检机器人的壳体是通过螺丝组装在一起的,不方便日常维护和软件升级,并且巡检机器人一般需要长期工作,需要定时充电,而对于能够智能返航自动充电的巡检机器人就要必须保证充电的安全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巡检机器人的可维护性,业务功能的可扩展性,以及充电的安全靠性,本技术提出一种翻盖式巡检机器人,并且配置安全可靠的充电桩进行充电,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包括机器人和充电桩,所述机器人包括底盘以及安装于所述底盘下部的驱动轮组和安装于所述底盘上部的盖板,所述底盘上设置控制单元,所述盖板上设置执行机构,所述底盘和所述盖板的前端铰接在一起,并且所述底盘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伸缩支撑杆,所述底盘的后端上设置充电头,充电头包括正电位和负电位;所述充电桩充电箱和安装于所述充电箱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设置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通过伸缩机构与充电头的正电位和负电位对接在一起。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主板以及与控制主板连接的蓄电池和驱动电路板,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的可见光摄像头、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热成像传感器,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两对与所述驱动电路板连接的驱动轮。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的进一步改进,两对所述驱动轮铰接于所述底盘底部。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头与所述蓄电池连接在一起,并且底盘在所述充电头的下方设置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的倒车摄像头。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箱设置带有圆形孔的特征识别板,用以所述倒车摄像头识别。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的后端设置合页铰链,所述合页铰链通过铰接板与盖板连接在一起。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正面设置伸缩支撑杆安装座,所述盖板背面设置伸缩支撑杆安装板,所述伸缩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与其垂直的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与伸缩支撑杆安装座和伸缩支撑杆安装板转动连接在一起。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与盖板之间还设置锁具。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块以及安装于固定块上的前端导向板和弹性伸缩杆支撑架,所述充电箱开设充电孔,固定块安装于所述充电孔处,并且所述前端导向板向充电箱外部设置,所述弹性伸缩杆支撑架朝向充电箱外部设置,并且弹性伸缩杆支撑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二弹性伸缩杆和第三弹性伸缩杆,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一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第一通孔,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二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槽孔,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三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第二通孔,第一弹性伸缩杆与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和第三弹性伸缩杆与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大于第二弹性伸缩杆与槽孔之间的距离,所述正电极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伸缩杆连接在一起,正电极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负电极的一端与第三弹性伸缩杆连接在一起,负电极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内。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头的正电位和负电位之间设置凸起,所述前端导向板对应所述凸起的位置设置凹型槽。
[0016]该技术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的有益效果:机器人的底盘和盖板之间设置成翻盖结构,能够通过铰接板和伸缩支撑杆将机器人底盘和盖板支撑起来,方便机器人内部硬件的更换维护;另外机器人配置充电桩,充电桩的正电极和负电极通过伸缩结构与机器人充电头的正电位和负电位对接,在充电桩不工作时,正电极和负电极隐藏于前端导向板开设的通孔内,防止意外触电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巡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盖板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盖板半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盖板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盖板与底盘头端侧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A-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桩的剖视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伸缩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底盘,2、盖板,3、驱动轮,4、伸缩支撑杆,5、铰接板,6、合页铰链,7、充电头,701、正电位,702、负电位,703、凸起,8、锁具,801、锁芯,802、锁体,9、倒车摄像头,10、充电箱,11、充电器,12、弹性伸缩杆支撑架,13、固定块,14、前端导向板,1401、凹型槽,15、正电极,16、负电极,17、弹性伸缩杆,18、弹簧,19、特征识别板,1901、圆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对本技术的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和充电桩,所述机器人包括底盘以及安装于所述底盘下部的驱动轮组和安装于所述底盘上部的盖板,所述底盘上设置控制单元,所述盖板上设置执行机构,所述底盘和所述盖板的前端铰接在一起,并且所述底盘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伸缩支撑杆,所述底盘的后端上设置充电头,充电头包括正电位和负电位;所述充电桩充电箱和安装于所述充电箱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设置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通过伸缩机构与充电头的正电位和负电位对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主板以及与控制主板连接的蓄电池和驱动电路板,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的可见光摄像头、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热成像传感器,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两对与所述驱动电路板连接的驱动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两对所述驱动轮铰接于所述底盘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与所述蓄电池连接在一起,并且底盘在所述充电头的下方设置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的倒车摄像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箱设置带有圆形孔的特征识别板,用以所述倒车摄像头识别。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自动充电的翻盖式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后端设置合页铰链,所述合页铰链通过铰接板与盖板连接在一起。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淮卿方思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千乘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