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01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与锅炉固定连接,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左右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稳焰环和中心风弯头,所述稳焰环右侧设置有一次风旋流叶片,所述一次风旋流叶片的右侧设置有一次风弯头,所述一次风弯头的左侧设置有一次风导流叶片,所述一次风弯头与一次风旋流叶片之间设置有一次风伸缩套筒,所述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所述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内部固定设置有外二次风旋流叶片和内二次风旋流叶片,所述内二次风旋流叶片与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周边固定连接,所述外二次风旋流叶片与第一连接筒周边固定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实现低氮燃烧以便满足环保排放标准的优点。标准的优点。标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


[0001]本技术属于锅炉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燃烧器的燃烧方式是将所有的煤粉和空气都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一起燃烧,这样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强度大,燃烧温度高,并在过剩空气系数下燃烧,由此生成的NOx排放量也高。随着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对NOx排放标准逐年提高,传统的燃烧器设备和燃烧技术(风、煤配比)已不适应环保要求。为此,对传统燃烧器设备和燃烧技术(风、煤配比)改造势在必行,由此,需要对燃烧器设备进行改造以便实现新型低氮燃烧技术的运用,能够满足环保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能有效地实现低氮燃烧以便满足环保排放标准。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与锅炉固定连接,包括横向设置的中心管,中心管左右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稳焰环和中心风弯头,稳焰环右侧间隔设置有一次风旋流叶片,一次风旋流叶片与中心管的周边固定连接,一次风旋流叶片的右侧间隔设置有一次风弯头,一次风弯头与中心管周边固定连接,一次风弯头的左侧固定设置有一次风导流叶片,一次风导流叶片与中心管之间间隔设置,一次风弯头与一次风旋流叶片之间固定设置有一次风伸缩套筒,一次风伸缩套筒套设在中心管的外侧且其左端与一次风旋流叶片之间间隔设置,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外二次风旋流叶片和内二次风旋流叶片,外二次风旋流叶片和内二次风旋流叶片之间间隔设置,内二次风旋流叶片与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周边固定连接且其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筒,第一连接筒套设在中心管外侧,外二次风旋流叶片与第一连接筒周边固定连接。
[0005]煤粉气流(一次风)分别由中心风弯头和一次弯头,依次分别送入燃烧器的中心管内,在一次导向挡板开度的调节下,按照炉膛燃烧的工况充分混合与调配所需的比例,在一次风导流叶片的扰动下将煤粉气流送入一次风伸缩套筒内,此时,内二次风旋流叶片将一定量的二次风对伸缩套筒内的煤粉气流(一次风)进行扰动、掺混、搅拌、注氧达到过剩空气系数在0.8%左右的理论空气量(防止过剩空气系数)范围内燃烧,(改造前炉膛燃烧含氧量为3
--
5%)此时,以阻止燃料中的氮向NOx的转化和生成热力NOx,形成低氮燃烧气流,低氮燃烧气流继续在外二次风旋流叶片作用下,向低氮燃烧的气流中再次注氧使一次风旋流叶片来的一次风煤粉气流充分的良好的搅拌、扰动、混合后经稳燃环的作用下均匀地进入燃烧器出口附近形成富氧区,抑制了燃料型NOx的生成;然后二次风逐渐全部混入,使燃料燃尽,形成了燃尽区。由于二次风延迟与燃料混合,燃烧速度降低,使火焰温度降低,因此也抑制了热力型NOx的生成。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筒横向设置且其内壁与中心管的外侧之间间隔设置,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一次风弯头和中心风弯头均竖向设置且与中心管之间互相垂直,使得煤粉气流流动到征信管内的过程更加顺畅。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一次风弯头内部固定设置有一次风导向挡板,一次风导向挡板间隔设置在中心管下部且与一次风弯头的左右两侧壁之间间隔设置,一次风导向挡板的设置使得进入到中心管内的煤粉气流更加均匀。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筒的外侧套设有第二连接筒,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为筒状结构且其左端与第二连接筒的周边固定连接、右端与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周边固定连接,实现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的连接。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燃烧器固定设置在锅炉的两侧,锅炉内部依次为燃尽区、再燃区和主燃区,燃尽区和主燃区均与再燃区连通,通过多个区域的设置,能实现煤粉的低氮燃烧以便满足环保排放标准。
[00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本燃烧器的设置,使得二次风延迟与燃料混合,燃烧速度降低,使火焰温度降低,因此也抑制了热力型NOx的生成;
[0012]2、低氮燃烧器的设计用于控制燃烧器附近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及理论空气量,以阻止燃料氮向NOx的转化和生成热力NOx,同时保证了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与锅炉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锅炉内部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锅炉;2-低氮燃烧器;11-燃尽区;12-再燃区;13-主燃区;21-中心管;22-稳焰环;23-中心风弯头;24-一次风旋流叶片;25-一次风弯头;26-一次风导流叶片;27-一次风伸缩套筒;28-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29-第一连接筒;251-一次风导向挡板;281-外二次风旋流叶片;282-内二次风旋流叶片;291-第二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与锅炉1固定连接,包括横向设置的中心管21,中心管21左右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稳焰环22和中心风弯头23,稳焰环22右侧间隔设置有一次风旋流叶片24,一次风旋流叶片24与中心管21的周边固定连接,一次风旋流
叶片24的右侧间隔设置有一次风弯头25,一次风弯头25与中心管21周边固定连接,一次风弯头25的左侧固定设置有一次风导流叶片26,一次风导流叶片26与中心管21之间间隔设置,一次风弯头25与一次风旋流叶片24之间固定设置有一次风伸缩套筒27,一次风伸缩套筒27套设在中心管21的外侧且其左端与一次风旋流叶片24之间间隔设置,一次风伸缩套筒27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28,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28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外二次风旋流叶片281和内二次风旋流叶片282,外二次风旋流叶片281和内二次风旋流叶片282之间间隔设置,内二次风旋流叶片282与一次风伸缩套筒27的周边固定连接且其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筒29,第一连接筒29套设在中心管21外侧,外二次风旋流叶片281与第一连接筒29周边固定连接。
[0020]煤粉气流(一次风)分别由中心风弯头23和一次弯头,依次分别送入燃烧器的中心管21内,在一次导向挡板开度的调节下,按照炉膛燃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与锅炉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左右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稳焰环和中心风弯头,所述稳焰环右侧间隔设置有一次风旋流叶片,所述一次风旋流叶片与中心管的周边固定连接,所述一次风旋流叶片的右侧间隔设置有一次风弯头,所述一次风弯头与中心管周边固定连接,所述一次风弯头的左侧固定设置有一次风导流叶片,所述一次风导流叶片与中心管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一次风弯头与一次风旋流叶片之间固定设置有一次风伸缩套筒,所述一次风伸缩套筒套设在中心管的外侧且其左端与一次风旋流叶片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所述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外二次风旋流叶片和内二次风旋流叶片,所述外二次风旋流叶片和内二次风旋流叶片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内二次风旋流叶片与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周边固定连接且其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套设在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王志强任新王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宸泰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