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隔离场效应管自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87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LC输出场效应管自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简单的载波信号f(MCU的IO口提供或简单反相器振荡产生,多路共用)和一个逻辑门U1,以及一个整流二极管D1和储能电容C3,可应用于PLC场效应管自驱动输出,方案简单,成本低廉,元器件占用空间小,适合PLC等高密度多输出回路的控制驱动需要。特别是不需要隔离电源,减少了电路的复杂程度和降低成本。另外,采用场效应管驱动输出,相对于三极管驱动输出,可以降低驱动功耗,减少PLC内部热源,有利于提高PLC可靠性。PLC可靠性。PLC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隔离场效应管自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电容隔离技术的PLC输出场效应管自驱动电路,属于工业控制领域的输出驱动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PLC输出常规有继电器输出、可控硅输出和晶体管(含三极管和场效应管)输出三类。继电器输出一般常用于交流或直流高压、大电流驱动,缺点是体积较大,开关时间较长;可控硅输出只能用于交流驱动;晶体管输出则一般用于电压较低(≤48VDC)、电流相对较小(≤2A)场合。
[0003]晶体管输出分为三极管输出驱动和场效应管输出驱动。场效应管输出驱动可以做到导通压降非常小,功率损耗较小的优点,但由于场效应管门极电压较高,现有技术如果采用自驱动必然会导致导通压降过大,因此需要配备额外驱动电源,而一般的PLC输出级是隔离的,额外提供隔离电源会增加技术方案的复杂程度和增加成本。三极管驱动输出则可以做到自驱动,无需提供额外驱动电源,输出导通压降较小(≤1.5V),技术方案非常简洁。
[0004]对于PLC应用,由于控制输出回路较多,常见的产品有6、8、12、18、24、32路输出,特别是12路以上输出的PLC,其内部空间非常紧凑,每个输出回路可以占用的空间有限,输出驱动晶体管体积非常有限。实际上,较多路输出的PLC产品,输出驱动三极管贴片封装的,一般无法选择大于SOT-89封装的器件,也就是器件封装功率不大于0.5W。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提升输出驱动电流,降低输出驱动三极管功耗是个难题。该技术的技术已授权,授权公告号C N210038526 U。
[0005]应用于PLC的场效应管自驱动相关专利技术暂未发现。其他应用场合的类似技术有:授权公告号CN 106787633 B的技术专利《隔离驱动系统》(以下简称为“对比文件1”)和CN 210157172 U的技术专利《一种电容隔离驱动电路》(以下简称为“对比文件2”),应用涉及开关电源的功率开关管驱动领域。
[0006]另外,在集成电路中,有公司采用电容隔离技术,国外有德州仪器(Ti),国内有荣湃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相关文献资料“数字容性隔离器的磁场抗扰度”(以下简称“对比文件3”,作者:Thomas Kugelstadt,德州仪器(TI)高级应用工程师),数据手册“2Pai_π11xM1x_20200416_CN”(以下简称“对比文件4”,荣湃半导体相关器件数据手册)。
[0007]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专利具备自驱动,电路简单,PCBA上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廉等优势。但也只能应用于较高频率的连续或者离散脉冲驱动,例如开关电源的开关管驱动。无法满足PLC应用领域0~200kHz控制频率的需求。
[0008]如图2及图3所示,现有技术专利仅增强了图一技术方案的驱动能力,未扩大其工作频率范围。
[0009]综上,现有技术专利及现有技术专利的驱动信号为连续或者离散的脉冲,无需也无法驱动持续的导通信号或者低频脉冲信号(受限于隔离电容的容值可选择范围),无法满足PLC应用领域0~几百kHz控制频率的需求。
[0010]现有公开技术对比文件3和对比文件4提及的电容隔离技术不存在上述限制,其可传送的信号频率范围可达0~几百MHz,例如荣湃半导体的产品“可实现1.5kV rms到5.0kV rms隔离耐压等级和DC到600Mbps信号传输”。但是,无论是Ti的技术还是荣湃的技术,其优势还在于信号传输,受限于硅片电容的容量,无法做到电容隔离的同时传送能量,因此,采用这些现有技术,必须配备隔离电源,无法做到单侧供电信号传输,传输信号所需的调制和解调分列隔离的两侧,单侧供电,只能调制无法解调,或者无法调制空有解调器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较低频率的(例如0~200kHz)驱动信号调制一个1MHz(或更高频率)载波信号的技术方案解决PLC应用领域0~200kHz控制频率的需求。
[0012]为了达到上述,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PLC输出场效应管自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与门U1,低频率的控制信号DO及高频率的载波信号f分别输入逻辑与门U1的两个输入端;逻辑与门U1的输出端与隔离电容C1的一端相连,隔离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至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箝位二极管D2的阴极;箝位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隔离电容C2的一端,隔离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放电电阻R1的一端、储能电容C3的一端及输出场效应管Q1的栅极;放电电阻R1的另一端、储能电容C3的另一端及输出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隔离电容C2的一端;输出场效应管Q1的漏极及源极形成输出。
[0013]本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简单的载波信号f(MCU的IO口提供或简单反相器振荡产生,多路共用)和一个逻辑门U1,以及一个整流二极管D1和储能电容C3,可应用于PLC场效应管自驱动输出,方案简单,成本低廉,元器件占用空间小,适合PLC等高密度多输出回路的控制驱动需要。
[0014]特别是不需要隔离电源,减少了电路的复杂程度和降低成本。另外,采用场效应管驱动输出,相对于三极管驱动输出,可以降低驱动功耗,减少PLC内部热源,有利于提高PLC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技术专利CN 106787633B电路原理图(对比文件1之图4);
[0016]图2为技术CN 210157172U参考原理图之一(对比文件2之图1);
[0017]图3为技术CN 210157172U参考原理图之二(对比文件2之图2);
[0018]图4为本技术技术电路原理图;
[0019]图5为实施例的控制端波形;
[0020]图6为实施例的驱动端波形;
[0021]图7为对比文件3《数字容性隔离器的磁场抗扰度》之图2;
[0022]图8为对比文件3《数字容性隔离器的磁场抗扰度》之图3;
[0023]图9为对比文件4数据手册“2Pai_π11xM1x_20200416_CN”之图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5]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图1表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基础上,在驱动控制端中加入一个逻辑与门U1和一个载波信号f,通过隔离电容C1和C2的信号除了现有方案的箝位二极管D2外,增加一个整流二极管D1和储能电容C3。
[0026]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LC输出场效应管自驱动电路包括逻辑与门U1,低频率的控制信号DO及高频率的载波信号f分别输入逻辑与门U1的输入端B、输入端A;逻辑与门U1的输出端Y与隔离电容C1的一端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LC输出场效应管自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与门U1,低频率的控制信号DO及高频率的载波信号f分别输入逻辑与门U1的两个输入端;逻辑与门U1的输出端与隔离电容C1的一端相连,隔离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至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箝位二极管D2的阴极;箝位二极管D2的阳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琚长江聂佳滕宇张军平吴海良应成向力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