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77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包括提拉杆、第一夹腿、第二夹腿、与第一夹腿的前表面和第二夹腿的前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的连接杆,第一夹腿的上部绕第一连接机构转动,第二夹腿的上部绕第二连接机构转动,第一夹腿和第二夹腿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夹腿和第二夹腿均通过销轴与提拉杆连接和连接杆连接,开合方便,且通过提起提拉杆顶部的把手后,即可将砌块夹起,第一夹腿和第二夹腿对砌块不会松懈,需放下把手后,第一夹腿和第二夹腿才会松开;大大减少了搬运人员在搬运时脱落或使用常规砖夹时握力较大等因素,省时省力,为施工带来便利,可周转多次使用,避免了搬运过程中脱落等带来的安全隐患。运过程中脱落等带来的安全隐患。运过程中脱落等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进步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许多社会资源进行了高度的集中;要在有限的土地上为大量的人口提供衣食住行和工作学习环境,许多高耸入云的楼宇和桥梁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0003]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各种结构形式的建筑工程中,大多使用到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砖等砌块进行填充墙砌筑,砌块尺寸大多在200mm-600mm不等,通常在运至施工现场后,操作工人在搬运时采用常规砖夹或手搬,此过程一是容易造成人员搬运较累,二是搬运大型加气混凝土砖时如果工人没有用力将砖块夹紧,则容易造成砌块磕碰,影响砌筑观感;甚至有可能脱落,造成材料浪费或是人员被砸伤,存在一定的质量及安全隐患。
[0004]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够省时省力,又能避免施工人员在搬运过程中未对砌块夹紧使砌块脱落的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省时省力,又能够避免工人员在搬运过程中未对砌块夹紧使砌块脱落的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包括提拉杆、与提拉杆的前表面通过第一连接机构活动连接的第一夹腿、位于第一夹腿的右侧且与提拉杆的前表面通过第二连接机构活动连接的第二夹腿、与第一夹腿的前表面和第二夹腿的前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的连接杆,第一夹腿的上部绕第一连接机构转动,第二夹腿的上部绕第二连接机构转动,第一夹腿和第二夹腿对称设置。
[0008]所述第一夹腿包括第一夹杆、与第一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杆,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相互垂直,第二夹腿包括第三夹杆、与第三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的第四夹杆,第三夹杆和第四夹杆相互垂直,连接杆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第二夹杆的前表面上部和第四夹杆的前表面上部活动连接。
[0009]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位于提拉杆的前表面的第一调节孔、位于第一调节孔内的第一连接块、使第一调节孔和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定位机构,第一夹杆的上部后表面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接块的前表面活动连接,第一调节孔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30~60mm。
[0010]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穿过提拉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与第一调节孔连通的若干第一定位孔、穿过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定位孔、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第一固定螺栓、位于第一固定螺栓端部的第一固定螺母,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
孔均位于竖直方向。
[0011]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位于提拉杆的前表面的第二调节孔、位于第二调节孔内的第二连接块、使第二调节孔和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夹杆的上部后表面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接块的前表面活动连接,第二调节孔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30~60mm。
[0012]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穿过提拉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与第二调节孔连通的若干第三定位孔、穿过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四定位孔、穿过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的第二固定螺栓、位于第二固定螺栓端部的第二固定螺母,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均位于竖直方向。
[0013]所述第二夹杆的右侧面和第四夹杆的左侧面均设有防滑层。
[0014]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套设在第一杆体的右端外表面的第二杆体、位于第一杆体上的若干第一固定孔、位于第二杆体上的第二固定孔、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且用于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固定连接的螺栓组件,第二杆体内部设有使第一杆体通过的通道,第一杆体沿通道向左或向右移动。
[0015]所述提拉杆的上表面设有把手。
[0016]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第一夹腿和第二夹腿均通过销轴与提拉杆连接和连接杆连接,开合方便,且通过提起提拉杆顶部的把手后,即可将砌块夹起,第一夹腿和第二夹腿对砌块不会松懈,需放下把手后,第一夹腿和第二夹腿才会松开;大大减少了搬运人员在搬运时脱落或使用常规砖夹时握力较大等因素,省时省力,为施工带来便利,可周转多次使用,避免了搬运过程中脱落等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夹腿和第二夹腿的最大开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为:提拉杆1、第一夹腿2、第二夹腿3、连接杆4、第一夹杆5、第二夹杆6、第三夹杆7、第四夹杆8、防滑层9、第一连接机构10、第二连接机构11、把手12、第一杆体13、第二杆体14、第一固定孔15、第二固定孔16、第一连接块17、第一固定螺栓18、第一调节孔19、第一定位孔20、第二定位孔21、第二连接块22、第二固定螺栓23、第二调节孔24、第三定位孔25、第四定位孔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包括提拉杆1、与提拉杆1的前表面通过第一连接机构10活动连接的第一夹腿2、位于第一夹腿2的右侧且与提拉杆1的前表面通过第二连接机构11活动连接的第二夹腿3、与第一夹腿2的前表面和第二夹腿3的前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的连接杆4,连接杆4用于支撑第一夹腿2和第二夹腿3,第一夹腿2的上部绕第一连接机构10转动,第二夹腿3的上部绕第二连接机构11转动,第一夹腿2和第二夹腿3对称设置,所述提拉杆1的上表面设有把手12,第一夹腿2和第二夹腿3用于将砌块夹起,当
通过把手12将提拉杆1向上提拉使,第一夹腿2的上部和第二夹腿3的上部绕销轴向上运动,即第一夹腿2的底部向右运动,同时第二夹腿3的底部向左运动,此时第一夹腿2和第二夹腿3分别位于砌块的左右两侧而将砌块夹紧,避免了需要用手紧握把手然后再用力向上提起砌块,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拉杆1采用尺寸为40mm*20mm的方钢管,所述第一夹腿2包括第一夹杆5、与第一夹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杆6,第一夹杆5和第二夹杆6相互垂直,第一夹杆5的底部与第二夹杆6的顶部焊接固定,第二夹腿3包括第三夹杆7、与第三夹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的第四夹杆8,第三夹杆7和第四夹杆8相互垂直,第三夹杆7的底部与第四夹杆8的顶部焊接固定,第一夹杆5、第二夹杆6、第三夹杆7和第四夹杆8均采用20mm*20mm的方钢管,连接杆4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第二夹杆6的前表面上部和第四夹杆8的前表面上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杆6的右侧面和第四夹杆8的左侧面均设有防滑层9,防滑层9采用橡胶材质,便于增大第二夹杆6和第四夹杆8与砌块的摩擦力,避免砌块相对于第二夹杆6和第四夹杆8的相对滑动,当通过把手12将提拉杆1向上提拉时,提拉杆1带动第一夹杆5的顶部向上运动和第三夹杆7的顶部向上运动,此时,由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拉杆、与提拉杆的前表面通过第一连接机构活动连接的第一夹腿、位于第一夹腿的右侧且与提拉杆的前表面通过第二连接机构活动连接的第二夹腿、与第一夹腿的前表面和第二夹腿的前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的连接杆,第一夹腿的上部绕第一连接机构转动,第二夹腿的上部绕第二连接机构转动,第一夹腿和第二夹腿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腿包括第一夹杆、与第一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杆,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相互垂直,第二夹腿包括第三夹杆、与第三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的第四夹杆,第三夹杆和第四夹杆相互垂直,连接杆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第二夹杆的前表面上部和第四夹杆的前表面上部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位于提拉杆的前表面的第一调节孔、位于第一调节孔内的第一连接块、使第一调节孔和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定位机构,第一夹杆的上部后表面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接块的前表面活动连接,第一调节孔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30~6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砌块用防脱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穿过提拉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与第一调节孔连通的若干第一定位孔、穿过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定位孔、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第一固定螺栓、位于第一固定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冠伟邵晨亮于浩杨朋龙王力剑胡博李建芳罗万祥张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