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管缝式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75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管缝式锚杆,包括管状杆体和锚盘,锚盘安装在管状杆体的尾端,管状杆体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内壁为圆弧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管状杆体上设置环形凹槽,当在爆破振动围岩锚移等情况下,使得管状杆体具有轴向上的缓冲以及径向上的缓冲,结构简单,提高了管缝式锚杆支护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管缝式锚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管缝式锚杆。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矿山开采时演示不稳定,为保证安全和生产需要使用锚杆进行支护,现有的管缝式锚杆锚固力小,易受岩石松动时产生的径向和纵向的冲击,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矿用管缝式锚杆,结构简单,提高了支护的稳定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矿用管缝式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杆体和锚盘,所述锚盘安装在管状杆体的尾端,所述管状杆体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为圆弧状。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状杆体的尾端安装有钢架圆环,且钢架圆环位于锚盘的下方。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状杆体的头端设有便于伸入锚杆孔内的锥形缩口。
[000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在管状杆体上设置环形凹槽,当在爆破振动围岩锚移等情况下,使得管状杆体具有轴向上的缓冲以及径向上的缓冲,结构简单,提高了管缝式锚杆支护的稳定性;
[0010]2、管状杆体的头端设置锥形的缩口,便于将管状杆体打入锚杆孔中;
[0011]3、环形凹槽的设置进一步增大了管状杆体与围岩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管缝式锚杆的锚固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矿用管缝式锚杆,包括管状杆体1和锚盘3,所述锚盘3安装在管状杆体1的尾端。所述管状杆体1的头端设有锥形缩口5,便于管状杆体1伸入锚杆孔内。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缩口5的尖端朝向管状杆体1的头端。
[0015]进一步地,所述管状杆体1的尾端安装有钢架圆环4,且钢架圆环4位于锚盘3的下方。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架圆环4为开口钢环。
[0016]进一步地,所述管状杆体1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环形凹槽2,所述环形凹槽2的内壁为圆弧状。
[0017]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凹槽2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
[0018]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是:
[0019]使用高强度冷轧带钢辊压成管状杆体1,然后在管状杆体1上沿周向冲压加工出环形凹槽2,在管状杆体1的尾端焊接钢架圆环4,最后将锚盘3安装到管状杆体1尾端的钢架圆环4上方。
[0020]本实施例使用时,先钻出锚杆支护孔,使用锚杆台车或冲击钻等设备将管状杆体1打入锚杆孔中,完成锚杆支护作业。将管缝式锚杆安装于比管径小一些的钻孔中,这时,将对围岩施加三种力,一种是在管缝式锚杆全长范围内对孔壁的径向压力,一种是摩擦力,用以阻止围岩下滑,还有一种是管缝式锚杆托盘托板的承托力,这三种力围岩处于三向受力状态,并实现岩层稳定。本实施例中管状杆体1上开设环形凹槽2,当在爆破振动围岩锚移等情况下,环形凹槽2使得管状杆体1具有轴向上的缓冲以及径向上的缓冲力,而且增大了管状杆体1与围岩之间的摩擦力,后期锚固力有明显增大,当围岩发生显著位移时,锚杆并不失去其支护抗力,提高了管缝式锚杆支护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管缝式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杆体(1)和锚盘(3),所述锚盘(3)安装在管状杆体(1)的尾端,所述管状杆体(1)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环形凹槽(2),所述环形凹槽(2)的内壁为圆弧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管缝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永孙旭民伍帆马明辉温晓梅况丹阳桂刚刘建峰谭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