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智能感应控制LED照明灯
[0001]本技术涉及光电感应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智能感应控制LED照明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照明灯大多采用人工按开关来实现开关照明灯,也有照明灯通过声音延时控制,但是声音控制的缺点在于,当人进入到需要照明的区域时,必须制造出声音,且声音的分贝要达到点亮照明灯的分贝,这有时也是一种噪音污染,另外,白天的时候,声音也会导致照明灯亮起,从而造成浪费;还有采用触摸延时控制照明灯,虽然解决了声音延时控制的弊端,但还是需要人去主动触摸点亮照明灯。另外,现有的照明灯一般都是安装在固定的灯座上,其照明灯发热会影响照明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红外智能感应控制LED照明灯,该照明灯能够检测到其照明区域内的人的信号,从而点亮照明灯,同时照明灯晚上能够点亮,而白天不能点亮,并且照明灯的灯座的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可靠实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0005]一种红外智能感应控制LED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智能感应控制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LED照明灯以及安装LED照明灯的灯座,所述灯座内部设有控制LED照明灯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亮度感应电路、开关电路、220V交流电源,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亮度感应电路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亮度感应电路连接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在LED照明灯和220V交流电源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外智能感应控制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中还包括调整电路,所述调整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1、电阻R4、电容C2和三极管VT3,所述红外线传感器T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连接在电阻R1和电容C2之间,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4之间,所述三极管VT3的发射极连接红外线传感器T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红外智能感应控制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中还包括交变直电路,所述交变直电路包括电容C3、电容C1、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电容C3的一极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4之间,所述电容C3的另一极连接电容C1的一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极连接在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均连接在电容C3和电容C1之间,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在红外线传感器T和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红外智能感应控制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感应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6、电阻R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书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利鼎微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