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58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顶部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外壳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隔板、初级过滤层、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多级吸附催化层、风机,所述多级吸附催化层包括臭氧吸附催化层及甲醛吸附催化层、VOC吸附催化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孔,所述风机通过风机支架安装在外壳上部。该装置为除霾、除醛、除病毒多功能复合装置,在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提高装置净化效率的同时,增加高效吸附单元,吸附等离子体催化后产生的O3及小分子污染物,可在提高装置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少二次污染。置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少二次污染。置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少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更多地在室内进行。而随着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室内空气健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了甲醛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PM
10
、PM
2.5
、细菌、病毒等,这些污染物来源广泛且长期存在,主要来源有房屋装修可能引起甲醛等VOCs超标、室内外风循环会带入室外的PM
10
、PM
2.5
等污染物、部分室内的细菌和病毒等。室内空气中如果存在着大量的污染物并会危害人体健康,加之人们长时间地停留在室内,进一步增加了人们接触污染物的概率,因此,需要通过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
[0003]目前,为了提高装置对污染物的净化效率,室内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多采用在机体内添加处理单元的形式,如等离子体催化、光催化、吸附等处理单元,但等离子体催化模块及光催化模块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吸附单元会产生危险废物,因此,为了在提高装置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少二次污染,各单元之间的协同配合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
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为除霾、除醛、除病毒多功能复合装置,在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提高装置净化效率的同时,增加高效吸附单元,吸附等离子体催化后产生的O3及小分子污染物,可在提高装置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少二次污染。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顶部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外壳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隔板、初级过滤层、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多级吸附催化层、风机,所述多级吸附催化层包括臭氧吸附催化层及甲醛吸附催化层、VOC吸附催化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孔,所述风机通过风机支架安装在外壳上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初级过滤层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初级过滤层与隔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条。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初级过滤层包括过滤外框及固定在过滤外框上的过滤网。
[0008]进一步地,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包括固定侧板、高压电源及等离子体反应器,等离子体反应器包括高压电极、绝缘管体、放电介质、吸附板,绝缘管体固定在2个固定侧板之间,等离子体反应器的高压电极与高压电源连接,放电介质固定在绝缘管体中间,吸附板通过支架固定在绝缘管体内,绝缘管体上还设置进气口、出气口,绝缘管体的进气口、出气口分别通过风管与初级过滤层、臭氧吸附催化层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板设置2个,所述吸附板上负载有等离子体催化剂。
[0010]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吸附催化层包括吸附外框及固定在吸附外框上的吸附布,所述吸附布上负载有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层厚度为1-10 c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甲醛吸附催化层、VOC吸附催化层由蜂窝填料板组成,所述蜂窝填料板内填充改性活性炭。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部侧面设置有沿竖向排列的若干个滑槽,所述隔板、初级过滤层、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多级吸附催化层的两侧侧面均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有益效果为:(1)采用初级过滤层、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多级吸附催化层相互配合,在提高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少二次污染;(2)隔板、初级过滤层、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多级吸附催化层等采用滑槽及滑块连接在外壳上,可自由组装、拆卸,且便于清理及更换新的组件,提高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去掉外壳侧板);
[0015]图2是初级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臭氧吸附催化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甲醛吸附催化层及VOC吸附催化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注:1.外壳;2.进风口;3.出风口;4.隔板;5.初级过滤层;51.过滤外框;52.过滤网;53.盖板;54.出气口A;6.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61.固定侧板;62.高压电源;63.高压电极;64.绝缘管体;65.放电介质;66.吸附板;67.进气口B;68.出气口B;7.多级吸附催化层;71.臭氧吸附催化层;711.吸附外框;712.吸附布;713.催化剂层;714.底板;715.进气口A;72.甲醛吸附催化层;73.VOC吸附催化层;8.风机、9.风机支架;10.蜂窝填料板;1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0021]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部、顶部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出风口3,进风口2、出风口3呈格栅状,可促进均匀进风;外壳1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隔板4、初级过滤层5、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6、多级吸附催化层7、风机8,其中,隔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孔,初级过滤层5与隔板4之间设置有减震垫,初级过滤层5与隔板4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条,提高密封性,保证空气从隔板4的进风孔全部进入初级过滤层5,风机8通过风机支架9及螺栓安装在外壳1上部内壁,且风机8与风机支架9的接触面设置有减震垫,防止风机8运行过程中外壳1产生共振,噪音较大,风机8可设置多个挡位,风机8的风速为3-10 m
·
s-1
,分为低速、中速、高速三个挡位。其中低速适用于一般的空气条件,中速、高速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空气条件。
[0022]本实施中,多级吸附催化层7包括臭氧吸附催化层71、甲醛吸附催化层72、VOC吸附催化层73,且初级过滤层5、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6、臭氧吸附催化层71、甲醛吸附催化层72、
VOC吸附催化层73从下往上排布,初级过滤层5、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6、臭氧吸附催化层71、甲醛吸附催化层72、VOC吸附催化层73分别设置至少一层,且各层之间的间距为5-20cm,本实施例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6提高净化效率,利用多级吸附催化层7高效吸附等离子体催化后产生的O3及小分子污染物,可在提高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少二次污染。
[0023]具体地,初级过滤层5、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6、臭氧吸附催化层71、甲醛吸附催化层72、VOC吸附催化层73的结构分别为:
[0024]参照图2,初级过滤层5包括过滤外框51及固定在过滤外框上的过滤网52,过滤网52设置至少两层,便于对空气中颗粒物进行初级过滤,且过滤外框51顶部设置有盖板53,盖板53与过滤外框51通过螺钉及密封条密封连接或通过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顶部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隔板、初级过滤层、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多级吸附催化层、风机,所述多级吸附催化层包括臭氧吸附催化层及甲醛吸附催化层、VOC吸附催化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孔,所述风机通过风机支架安装在外壳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层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初级过滤层与隔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层包括过滤外框及固定在过滤外框上的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用等离子体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层包括固定侧板、高压电源及等离子体反应器,等离子体反应器包括高压电极、绝缘管体、放电介质、吸附板,绝缘管体固定在2个固定侧板之间,等离子体反应器的高压电极与高压电源连接,放电介质固定在绝缘管体中间,吸附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肖东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陆海利达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