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穿戴设备的后盖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穿戴设备
,具体涉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后盖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穿戴式智能设备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智能穿戴设备的后盖组件是对穿戴设备进行防护的部件之一。
[0003]现有的后盖组为板状体结构,在佩戴中,会与人体腕部进行贴合,长时间的佩戴中,贴合处空气不流通,会产生汗渍,影响佩戴的舒适度,同时产生的汗渍还会对后盖造成腐蚀,因此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穿戴设备的后盖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后盖组为板状体结构,在佩戴中,会与人体腕部进行贴合,长时间的佩戴中,贴合处空气不流通,会产生汗渍,影响佩戴的舒适度,同时产生的汗渍还会对后盖造成腐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穿戴设备的后盖组件,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穿戴设备的后盖组件,包括表体(2),以及安装在表体(2)底部内侧的后盖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体(3)的底部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后盖体(3)的内部开设有夹空层(8),每个所述散热孔(7)的顶部均与夹空层(8)呈相通状,所述夹空层(8)的长度与后盖体(3)的长度相等,其宽度为后盖体(3)宽度的五分之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体(3)的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横截面呈倒“L”型结构的调节槽(11),所述后盖体(3)的两端内部贯穿有可横向移动的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底端延伸至调节槽(11)的内侧,所述限位杆(9)的底端贯穿有滑动杆(10),所述滑动杆(10)的两端固定在调节槽(11)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泽伟,连展锐,连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