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长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29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万向轮设置在底盘框架的直角端,电动轮装置为转运床的行走提供驱动力;升降机构用于调整床板框架的高度,脚踏板开关装置与升降机构连接,通过踩踏脚踏板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电动推杆机构用于调整床板的倾斜角度。通过电动轮装置实现转动床的运动,医护人员只要用较小的力即可实现转运床的移动,降低了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转运床的两侧均设有护栏,防止在给病人翻身时掉落。通过升降机构可调节床板框架的高度。通过推杆机构使床板倾斜,为病人翻身时省时省力。底盘框架安装有万向轮,便于调整方向;万向轮设置有锁定机构,提高转运床的安全性。运床的安全性。运床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

技术介绍

[0002]内镜中心转运床在内镜诊疗过程中使用的,是一款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设备。
[0003]目前,大多数转运床还是靠护理人员人力推动转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随无痛内镜检查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这种检查方式,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的体位变换,需要护理人员手动完成,遇到体重较大患者,需要多名护理人员协助才能完成,在体位转换时,把护栏放下,遇到体重较大患者,存在患者掉下转运床的风险。
[0004]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大多数转运床还是靠护理人员人力推动转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患者在进行内镜检查时,由于需要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的体位变换,需要护理人员手动完成,遇到体重较大患者,需要多名护理人员协助才能完成,在体位转换时,需要把护栏放下,遇到体重较大患者,存在患者掉下转运床的风险。为了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包括底盘框架、升降机构、电动轮装置、电动推杆机构、控制装置、电源装置、万向轮、脚踏开关装置、床板框架、床板;万向轮设置在底盘框架的直角端;电动轮装置为转运床的行走提供驱动力,电动轮装置设置在底盘框架的底部;升降机构用于调整床板框架的高度,升降机构的第一端与底盘框架连接,升降机构的第二端与床板框架连接,脚踏板开关装置与升降机构连接,通过踩踏脚踏板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电动推杆机构用于调整床板的倾斜角度,电动推杆机构设置在床板框架下方,床板设置在床板框架上,电源装置设置在底盘框架上,电源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动轮装置、升降机构、推杆机构电连接。
[0006]在上述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第一升降杆的第一端和第二升降杆的第一端与底盘框架固定连接,第一升降杆的第二端和第二升降杆的第二端分别与床板框架固定连接,脚踏开关装置分别与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连接,通过控制踩踏开关装置同时控制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同步升降。
[0007]在上述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电动轮装置包括电动轮机构、第一减震装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电动轮机构、第一减震装置、第一支杆依次连接,第一支杆的下端与第二支杆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的第二端与第三支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0008]在上述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推杆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推杆和支架;床体两侧分别设置第二电动推杆与支架,支架设置在床板框架下方,第二电动推杆的第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第二端与床板外侧转动连接。
[0009]在上述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0010]在上述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推杆机构还包括第二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设置在床板和床板框架之间。
[0011]在上述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病人转运床还包括护栏机构,护栏机构包括护栏和第二转轴,护栏通过第二转轴分别设置在床板两侧。
[0012]在上述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电源装置为蓄电装置,蓄电装置设置在底盘框架上。
[0013]在上述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病人转运床还包括输液架、拉手、推手;输液架设置在床板的长边一侧,拉手设置在床板短边的一侧,推手设置在床板短边的另一侧。
[0014]在上述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万向轮设置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用于将万向轮锁死,防止万向轮转动导致转运床位置偏移,影响检测结果。
[001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电动轮装置实现转动床的运动,医护人员只要用较小的力即可实现转运床的移动,降低了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转运床的两侧均设有护栏,防止在给病人翻身时掉落。通过升降机构可调节床板框架的高度。通过推杆机构使床板倾斜,为病人翻身时省时省力。底盘框架安装有万向轮,便于调整方向;万向轮设置有锁定机构,提高转运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底盘框架;2、升降机构;201、第一升降杆;202、第二升降杆;3、电动轮装置;301、电动轮机构;302、第一减震装置;303、第一电动推杆;304、第一支杆;305、第二支杆;306、第三支杆;4、电动推杆机构; 401、第二电动推杆;402、支架;5、床板框架;6、床板;7、第一转轴;8、控制装置;9、电源装置;10、脚踏开关装置;11、护栏机构;12、万向轮; 13、输液架;14、拉手;15、推手;16、第二减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
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基于
技术介绍
指出的大多数转运床还是靠护理人员人力推动转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患者在进行内镜检查时,由于需要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的体位变换,需要护理人员手动完成,遇到体重较大患者,需要多名护理人员协助才能完成,在体位转换时,需要把护栏放下,遇到体重较大患者,存在患者掉下转运床的风险的问题,本技术的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通过电动轮装置实现转动床的运动,医护人员只要用较小的力即可实现转运床的移动,降低了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框架、升降机构、电动轮装置、电动推杆机构、控制装置、电源装置、万向轮、脚踏开关装置、床板框架、床板;万向轮设置在底盘框架的直角端;电动轮装置为转运床的行走提供驱动力,电动轮装置设置在底盘框架的底部;升降机构用于调整床板框架的高度,升降机构的第一端与底盘框架连接,升降机构的第二端与床板框架连接,脚踏板开关装置与升降机构连接,通过踩踏脚踏板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电动推杆机构用于调整床板的倾斜角度,电动推杆机构设置在床板框架下方,床板设置在床板框架上,电源装置设置在底盘框架上,电源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动轮装置、升降机构、推杆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第一升降杆的第一端和第二升降杆的第一端与底盘框架固定连接,第一升降杆的第二端和第二升降杆的第二端分别与床板框架固定连接,脚踏开关装置分别与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连接,通过控制踩踏开关装置同时控制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同步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镜中心的病人转运床,其特征在于,电动轮装置包括电动轮机构、第一减震装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电动轮机构、第一减震装置、第一支杆依次连接,第一支杆的下端与第二支杆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的第一端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波李良芳
申请(专利权)人:朱长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