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天然气双层烘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29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天然气双层烘池,包括上层烘池、下层烘池、储料室、循环取热室、固定罩和机脚;上层烘池:上层烘池的内腔面设有第一左右边条,上层烘池的底部通过转轴安装有左烘板和右烘板,上层烘池的底部阵列分布有小三角,左烘板和右烘板与小三角接触,上层烘池上设有上层左开气缸和上层右开气缸,上层左开气缸和上层右开气缸的连接气管上均设有上层控制转阀,上层左开气缸和上层右开气缸的伸缩端通过连杆分别与左烘板和右烘板的转轴连接;本一体式天然气双层烘池,独立设计燃烧室炉膛并内置于烘池内,在排放达到燃烧器排放标准的前提下,烘池整体布局更紧凑,占地面积更小,方便客户更好的布局烘池。方便客户更好的布局烘池。方便客户更好的布局烘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天然气双层烘池


[0001]本技术涉及干燥
,具体为一种一体式天然气双层烘池。

技术介绍

[0002]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将热风打入普通百叶烘干机、不锈钢烘池烘制浸味后的坚果食品已成为普遍的食品烘干工艺技术。
[0003]而利用不锈钢烘池等对浸味后的坚果食品进行烘制,即可提高产量,又便于安装。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烘池多采用单层烘池,其烘制时间长,产量低,能耗高,干燥不均匀,且设备总体占地面积大,极易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0004]烘池的热源现阶段也都转型为天然气直烧供热,但好多都烧不干净,导致天然气燃烧效率底,附带产生了一些醛类、酚类及苯类等有害气体,尾气排放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式天然气双层烘池,独立设计燃烧室炉膛并内置于烘池内,在排放达到燃烧器排放标准的前提下,烘池整体布局更紧凑,占地面积更小,方便客户更好的布局烘池,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天然气双层烘池,包括上层烘池、下层烘池、储料室、循环取热室、固定罩和机脚;
[0007]上层烘池:上层烘池的内腔面设有第一左右边条,上层烘池的底部通过转轴安装有左烘板和右烘板,上层烘池的底部阵列分布有小三角,左烘板和右烘板与小三角接触,上层烘池上设有上层左开气缸和上层右开气缸,上层左开气缸和上层右开气缸的连接气管上均由上层控制转阀控制,上层左开气缸和上层右开气缸的伸缩端通过连杆分别与左烘板和右烘板的转轴连接;
[0008]下层烘池:下层烘池设置在上层烘池的下部,下层烘池的内腔面设有第二左右边条,下层烘池上设有下层气缸,下层气缸的连接气管与上层控制转阀连通,下层烘池的底部阵列分布有大三角,下层烘池的底部通过转轴安装有下层烘板,下层气缸的伸缩端通过连杆与下层烘板的转轴连接;
[0009]储料室:储料室设置在下层烘池的下表面,储料室上设有检修门,且出料接口处安装有出料门罩;
[0010]循环取热室:循环取热室安装在上层烘池和下层烘池的侧面,循环取热室的内部装配有蓄热炉、燃烧机和循环风机,且安装有补充自动调风门及风罩和,循环取热室上开设有蓄热炉补风口,并由循环自动风门控制;
[0011]固定罩:固定罩通过导轨安装在上层烘池上,固定罩上安装有活动罩,固定罩的侧面设有排湿风机,且安装有排湿自动风门;
[0012]机脚:机脚安装在储料室的下表面;
[0013]其中:上层控制转阀、蓄热炉、燃烧机、循环风机、循环自动风门、排湿自动风门和
排湿风机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器(PLC)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左烘板、右烘板和小三角为等边三角形安装,保证了进风的均匀性,对左烘板和右烘板闭合时平铺,保证了料层厚度的均一性,小三角最高点与左烘板和右烘板平铺时高度差不大于62毫米,在保证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把上层烘池料层厚度差做到最小,尽可能的保持烘干时间的均一性,小三角的加工方式为七次折边成型,保证了刚性,并且与对开式烘板密合不漏料。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下层烘板和大三角为等边三角形安装,保证了进风的均匀性,在不影响烘干均匀性的前提下,减少加工制作成本。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下层烘池的储料容积大于储料室的储料容积,下层烘池上设有取样管和取样口,富裕的空间为风腔,保证的进风的均匀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一体式天然气双层烘池,具有以下好处:
[0018]1、左烘板、右烘板和小三角为等边三角形安装,保证了进风的均匀性,对左烘板和右烘板闭合时平铺,保证了料层厚度的均一性;
[0019]2、小三角最高点与左烘板和右烘板平铺时高度差不大于62毫米,在保证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把上层烘池料层厚度差做到最小,尽可能的保持烘干时间的均一性,小三角的加工方式为七次折边成型,保证了刚性,并且与对开式烘板密合不漏料;
[0020]3、蓄热炉的蓄热式炉芯主体由耐热钢制作,外围蓄热片由碳钢板制作,蓄热式炉芯一方面保证了燃烧室炉膛的温度,保证了燃烧充分,另一方便使进风温度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烘板剖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蓄热炉补风口剖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炉膛结构和循环取热室剖面示意图。
[0026]图中:1、上层烘池;101、第一左右边条;102、左烘板;103、右烘板; 104、小三角;105、上层左开气缸;106、上层右开气缸;107、上层控制转阀;2、下层烘池;201、第二左右边条;202、下层烘板;203、大三角;204、取样口;205、取样管;206、下层气缸;3、储料室;301、检修门;302、出料门罩;4、循环取热室;401、蓄热炉;402、补充自动调风门及风罩;403、燃烧机;404、蓄热炉补风口;405、循环风机;406、循环自动风门;5、固定罩;501、活动罩;502、排湿自动风门;503、排湿风机;504、导轨;6、机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天然气双层烘池,包括
上层烘池1、下层烘池2、储料室3、循环取热室4、固定罩5和机脚6;
[0029]上层烘池1:上层烘池1的内腔面设有第一左右边条101,上层烘池1的底部通过转轴安装有左烘板102和右烘板103,上层烘池1的底部阵列分布有小三角104,左烘板102和右烘板103与小三角104接触,上层烘池1上设有上层左开气缸105和上层右开气缸106,上层左开气缸105和上层右开气缸 106的连接气管上均由上层控制转阀107统一控制,上层左开气缸105和上层右开气缸106的伸缩端通过连杆分别与左烘板102和右烘板103的转轴连接;
[0030]下层烘池2:下层烘池2设置在上层烘池1的下表面,下层烘池2的内腔面设有第二左右边条201,下层烘池2上设有下层气缸206,下层气缸206的连接气管与上层控制转阀107连通,下层烘池2的底部阵列分布有大三角203,下层烘池2的底部通过转轴安装有下层烘板202,下层气缸206的伸缩端通过连杆与下层烘板202的转轴连接;
[0031]下层气缸206、上层左开气缸105和上层右开气缸106伸缩端的连杆为活动摆杆和连杆的组合,下层气缸206、上层左开气缸105和上层右开气缸106 分别由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天然气双层烘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烘池(1)、下层烘池(2)、储料室(3)、循环取热室(4)、固定罩(5)和机脚(6);上层烘池(1):上层烘池(1)的内腔面设有第一左右边条(101),上层烘池(1)的底部通过转轴安装有左烘板(102)和右烘板(103),上层烘池(1)的底部阵列分布有小三角(104),左烘板(102)和右烘板(103)与小三角(104)接触,上层烘池(1)上设有上层左开气缸(105)和上层右开气缸(106),上层左开气缸(105)和上层右开气缸(106)的连接气管汇合后由上层控制转阀(107)统一控制,上层左开气缸(105)和上层右开气缸(106)的伸缩端通过连杆分别与左烘板(102)和右烘板(103)的转轴连接;下层烘池(2):下层烘池(2)设置在上层烘池(1)的下部,下层烘池(2)的内腔面设有第二左右边条(201),下层烘池(2)上设有下层气缸(206),下层气缸(206)由上层控制转阀(107)控制,下层烘池(2)的底部阵列分布有大三角(203),下层烘池(2)的底部通过转轴安装有下层烘板(202),下层气缸(206)的伸缩端通过连杆与下层烘板(202)的转轴连接;储料室(3):储料室(3)设置在下层烘池(2)的下部,储料室(3)上设有检修门(301),且出料接口处安装有出料门罩(302);循环取热室(4):循环取热室(4)安装在上层烘池(1)和下层烘池(2)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孝南管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