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绿涵专利>正文

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149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由锁臂甲(10)、锁臂乙(20)、挂锁(30)、防护罩(40)构成。防护罩(40)为底部设有开口(47)的盒状件,其前板(41)、后板(42)上设有对称的贯穿槽口(46);中部设有上下缺口的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并列平齐地固定在门扇和门框上,一并穿过防护罩(40)的贯穿槽口(46)和挂锁(30)的环状锁梁(31),挂锁(30)被限制在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的上下缺口之间,同时也被限制在防护罩(40)内部;挂锁(30)上部设有环状锁梁(31),下部设有钥匙孔(32);在防护罩(40)的底部开口(47)处操作挂锁(30)即可完成闭锁和开锁。(47)处操作挂锁(30)即可完成闭锁和开锁。(47)处操作挂锁(30)即可完成闭锁和开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存放贵重物品、危险品、法律上要求严控物品的库室,为了确保库室的安全,往往需要对库室设置多重锁门装置,如:明锁、暗锁、数字密码锁、指纹锁、人脸识别锁等装置或设备,其中的明锁装置包括设置在外的挂锁,在保证挂锁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还需要对挂锁施以防护装置,以防挂锁轻易地被撬或被砸,造成挂锁失效。
[0003]申请号为CN201120063815.6的“一种挂锁防撬盒”,其使用方式为:“将门上的锁件插到后板2中上部位置开有豁口201中,挂锁在挂锁防撬盒中,穿过在门上的锁件孔,并锁上”。由于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需先“将门上的锁件插到后板2中上部位置开有豁口201中”,再让“挂锁在挂锁防撬盒中,穿过在门上的锁件孔,并锁上”,用户(或使用者)在“上锁”和“开锁”过程中,需要将手伸到“防撬盒”中,因此,需要该“防撬盒”具备较大的内部空间,相应地,该“防撬盒”也需要有更大的尺寸,制作该“防撬盒”也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防止挂锁上锁后被不法分子轻易撬开或砸坏,使挂锁失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包括:锁臂甲、锁臂乙、挂锁、防护罩构成,所述防护罩为底部设有开口的盒状结构,包括前板,后板,上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中上部位置开有对称的贯穿槽口;前板、后板、上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为整体型材截断而成;并列靠近设置的锁臂甲和锁臂乙,一并穿过防护罩的贯穿槽口和挂锁的环状锁梁所形成的孔,挂锁被限制在锁臂甲的上缺口与下缺口之间,同时挂锁也被限制在防护罩内部。
[0006]锁臂甲中部设有上缺口、下缺口,所述上缺口、下缺口的对称中心面是同一平面。上缺口的宽度比挂锁锁梁的直径略宽,用于将挂锁的锁梁限制在上缺口内;下缺口的宽度比挂锁锁体的厚度略宽,用于将挂锁的锁体限制在下缺口内。
[0007]锁臂乙具有与锁臂甲相同的形状、相同的高度、相同的厚度,锁臂乙的上端缺口部与锁臂甲的上缺口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锁臂乙的下端缺口部与锁臂甲的下缺口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0008]锁臂甲的一端固定在门扇上,另一端悬空;锁臂乙的一端固定在门框上,另一端也悬空。或者,锁臂甲的一端固定在门框上,另一端悬空;锁臂乙的一端固定在门扇上,另一端也悬空。门扇关闭时,锁臂甲和锁臂乙并列靠近,且锁臂甲、锁臂乙的上下端面平齐,悬空端面平齐,锁臂甲的上缺口与锁臂乙的上端缺口部平齐;锁臂甲的下缺口与锁臂乙的下端缺口部平齐。
[0009]挂锁为钥匙在锁体的下部的顶部开启式挂锁,上部设有可以扣接的环状锁梁,下部设有钥匙孔。
[0010]当挂锁闭锁时,锁梁与锁体扣接,在锁体与锁梁之间形成没有缺口的环,挂锁被限制在锁臂甲的上缺口与下缺口之间,挂锁与锁臂甲不能够被分开,由于锁臂甲与锁臂乙并列平齐设置,此时,挂锁与锁臂乙也不能够被分开;当挂锁被开锁时,锁梁向上弹起,在锁体与锁梁之间形成有缺口的环,环的高度大于锁臂甲的高度,可以将挂锁从锁臂甲和锁臂乙上取出。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且紧凑,加工制作成本低,用料少。
[0012]2、使用方便,易于操作,且防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表达示图,绘图时,将其中的防护罩沿锁臂甲的长度方向平移了一段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包括:锁臂甲10、锁臂乙20、挂锁30、防护罩40构成,所述防护罩40为底部设有开口47的盒状结构,包括前板41,后板42,上板43,左侧板44,右侧板45;前板41、后板42中上部位置开有对称的贯穿槽口46;前板41、后板42、上板43、左侧板44和右侧板45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为整体型材截断而成;并列靠近设置的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一并穿过防护罩40的贯穿槽口46和挂锁30的环状锁梁31所形成的孔,挂锁30被限制在锁臂甲10的上缺口11与下缺口12之间,同时挂锁30也被限制在防护罩40内部。
[0016]锁臂甲10中部设有上缺口11、下缺口12,所述上缺口11、下缺口12的对称中心面是同一平面。上缺口11的宽度比挂锁30锁梁31的直径略宽,用于将挂锁30的锁梁31限制在上缺口11内;下缺口12的宽度比挂锁30锁体33的厚度略宽,用于将挂锁30的锁体33限制在下缺口12内。
[0017]锁臂乙20具有与锁臂甲10相同的形状、相同的高度、相同的厚度,锁臂乙20的上端缺口部与锁臂甲10的上缺口11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锁臂乙20的下端缺口部与锁臂甲10的下缺口12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0018]实施方式一:锁臂甲10的一端固定在门扇上,另一端悬空;锁臂乙20的一端固定在门框上,另一端也悬空。门扇关闭时,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并列靠近,且锁臂甲10、锁臂乙20的上下端面平齐,悬空端面平齐,锁臂甲10的上缺口11与锁臂乙20的上端缺口部平齐;锁臂甲10的下缺口12与锁臂乙20的下端缺口部平齐。
[0019]实施方式二:锁臂甲10的一端固定在门框上,另一端悬空;锁臂乙20的一端固定在门扇上,另一端也悬空。门扇关闭时,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并列靠近,且锁臂甲10、锁臂乙20的上下端面平齐,悬空端面平齐,锁臂甲10的上缺口11与锁臂乙20的上端缺口部平齐;锁臂甲10的下缺口12与锁臂乙20的下端缺口部平齐。
[0020]挂锁30为钥匙在锁体33的下部的顶部开启式挂锁,上部设有可以扣接的环状锁梁31,下部设有钥匙孔32。
[0021]当挂锁30闭锁时,锁梁31与锁体33扣接,在锁体33与锁梁31之间形成没有缺口的环,挂锁30被限制在锁臂甲10的上缺口11与下缺口12之间,挂锁30与锁臂甲10不能够被分开,由于锁臂甲10与锁臂乙20并列平齐设置,此时,挂锁30与锁臂乙20也不能够被分开;当挂锁30开锁时,锁梁31向上弹起,在锁体33与锁梁31之间形成有缺口的环,环的高度大于锁臂甲10的高度,可以将挂锁30从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上取出。
[0022]使用方法挂锁30的闭锁:第一步,将开启的挂锁30放入防护罩40中,让并列平齐且靠近设置的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穿过防护罩40的贯穿槽口46和锁体33与锁梁31之间形成的有缺口的环。
[0023]第二步,用一只手固定防护罩40,防止其上下窜动,同时,另一手握住挂锁30的锁体33,用力向上顶,在防护罩40上板43内壁的限制下,锁梁31与锁体33之间完成扣接,实现挂锁30的闭锁。
[0024]挂锁30的开锁:将钥匙从防护罩40底部开口47处插入挂锁30的钥匙孔32中,拧动钥匙,使锁梁31与锁体33之间脱离扣接,将挂锁30连同防护罩40一并从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锁臂甲(10)、锁臂乙(20)、挂锁(30)、防护罩(40)构成,所述防护罩(40)为底部设有开口(47)的盒状结构,包括前板(41),后板(42),上板(43),左侧板(44),右侧板(45);其中:前板(41)、后板(42)中上部位置开有对称的贯穿槽口(46);前板(41)、后板(42)、上板(43)、左侧板(44)和右侧板(55)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为整体型材截断而成;并列靠近设置的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一并穿过防护罩(40)的贯穿槽口(46)和挂锁(30)的环状锁梁(31)所形成的孔,挂锁(30)被限制在锁臂甲(10)的上缺口(11)与下缺口(12)之间,同时挂锁(30)也被限制在防护罩(40)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臂甲(10)中部设有上缺口(11)、下缺口(12),所述上缺口(11)、下缺口(12)的对称平面为同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臂乙(20)具有与锁臂甲(10)相同的形状、相同的高度、相同的厚度,锁臂乙(20)的上端缺口部与锁臂甲(10)的上缺口(11)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锁臂乙(20)的下端缺口部与锁臂甲(10)的下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同心卢绿涵
申请(专利权)人:卢绿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