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国森专利>正文

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200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包括茶几本体、水桶安装机构、水桶、供水泵、加热装置、饮用水机构和茶具消毒机构;所述茶几本体的内部镂空设有水桶置物空间,所述水桶安装机构设置于所述水桶置物空间内;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供水泵均设置于所述水茶几本体的内部;所述水桶设置于所述水桶安装机构,且所述水桶与所述供水泵连接;所述饮用水机构和所述茶具消毒机构分别通过一个所述供水泵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水桶的水经过所述加热装置中加热,可以通过供水泵送至所述饮用水机构进行泡茶等操作,还可以送至所述茶具消毒机构对茶具进行高温消毒,保证用水的卫生安全。保证用水的卫生安全。保证用水的卫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几的
,特别是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茶几是一种独立的家具,可用来摆放茶具、茶具灯物品,茶几通常摆放在客厅、会客厅灯地方,在饮水、品茶灯时候使用;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茶几结构简单,功能较单一,只用于放置茶具等物品,无法满足现代人对物质的需求,部分茶几使用自来水进行加热泡茶,但是自来水的性质便硬水,并且会带有消毒水的味道,对泡出的茶的口感和香味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带有纯净水水桶的茶几对水桶的安装和水桶的进水结构比较简陋,往往使用软管从水桶中进行抽水,存在卫生隐患,不利于长期使用同时不利于对水桶的更换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进水系统结构稳定,保证水桶用水的安全卫生,方便水桶的安装和更换。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包括茶几本体、水桶安装机构、水桶、供水泵、加热装置、饮用水机构和茶具消毒机构;所述茶几本体的内部镂空设有水桶置物空间,所述水桶安装机构设置于所述水桶置物空间内;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供水泵均设置于所述水茶几本体的内部;所述水桶设置于所述水桶安装机构,且所述水桶与所述供水泵连接;所述饮用水机构和所述茶具消毒机构分别通过一个所述供水泵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水桶安装机构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茶几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水桶置物空间的一侧开设有敞开口,所述水桶安装机构的两侧设有滑块,所述水桶置物空间的两侧设有导轨,所述滑块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
[0007]优选的,所述水桶安装机构包括底座、水桶安装座和水桶驱动组件;所述水桶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水桶设置于所述水桶安装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滑块;所述水桶安装座的一侧设有水桶驱动组件;所述水桶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茶几本体的底部内壁,且所述底座与所述水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水桶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底座沿所述导轨做直线滑动运动。
[0008]优选的,所述水桶驱动组件包括水桶驱动装置、水桶丝杆、水桶轴承座和水桶丝杆螺母;所述水桶轴承座和所述水桶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水桶置物空间的底端的前后两侧;所述水桶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水桶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桶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水桶丝杆螺母设置于所述底座,且所述水桶丝杆螺母套设于所述水桶丝杆,所述水桶丝杆螺母与所述水桶丝杆配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饮用水机构之间的所述供水泵的输出端设有热水口和冷水口,所述饮用水机构设有热水进口和冷水进口,所述供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水桶连接,所述供水泵的热水口通过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热水进口连接,所述供水泵的冷水口与
所述冷水进口直接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水桶置物空间的敞开口处还设有自动开门机构;所述自动开门机构包括开门驱动装置和自动门板;所述自动门板铰接设置于所述茶几本体;所述开门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茶几本体,且所述开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门板的铰接轴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出端还设有测温器。
[0012]优选的,所述水桶安装座还设有重量测量装置。
[0013]优选的,所述水桶安装座还设有水质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水桶中水体的微量元素。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通过所述供水泵将水桶中的水送至所述加热装置中加热,并送至所述饮用水机构进行泡茶等操作,还可以送至所述茶具消毒机构对茶具进行高温消毒,保证用水的卫生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水桶安装机构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水桶安装机构的底部示意图;
[0020]图5是应用有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茶几的茶叶烘干处理机构的示意图;
[0021]图6是应用有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茶几的搅碎机构和烘干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7是应用有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茶几的烘干机构的爆炸图;
[0023]图8是应用有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茶几的茶渣收集桶的示意图。
[0024]其中:茶几本体1、水桶置物空间1a、茶几面板11、搅碎缺口11b、空气净化装置12、出风立柱13、冲洗泵14、自动开门机构19、进水系统2、水桶进水机构21、滑块21a、导轨21b、水桶211、底座212、传动安装槽212a、传动块212b、水桶安装座213、取水立柱213a、水桶驱动组件214、水桶驱动装置214a、水桶丝杆214b、水桶轴承座214c、水桶丝杆螺母214d、自来水进水机构22、供水泵23、加热装置24、茶水台机构3、茶水槽31、茶水通道32、饮用水机构4、茶具消毒机构5、茶渣废水分类收集装置600、茶叶烘干处理机构6、收集漏斗61、漏斗盖板61a、搅碎机构62、搅碎外壳621、搅碎驱动装置622、第一搅碎柱623、第一传动齿轮6231、第二传动齿轮6232、第二搅碎柱624、驱动齿轮625、烘干机构63、烘干机构63、烘干盘631、阻隔板631a、加热片632、搅拌驱动电机633、转动板634、烘干限位开关635、烘干移动机构64、移动驱动电机641、移动丝杆642、移动丝杆滑块643、传动板644、传动杆645、导向组件646、电机安装板646a、烘干导向柱646b、丝杆安装板646c、接水盘65、升降机构7、废水收集桶8、茶渣收集桶9、茶渣入口91、测重感应机构92、外壳921、感应开关922、端盖923、弹簧924、茶具置物筐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几本体、水桶安装机构、水桶、供水泵、加热装置、饮用水机构和茶具消毒机构;所述茶几本体的内部镂空设有水桶置物空间,所述水桶安装机构设置于所述水桶置物空间内;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供水泵均设置于所述水茶几本体的内部;所述水桶设置于所述水桶安装机构,且所述水桶与所述供水泵连接;所述饮用水机构和所述茶具消毒机构分别通过一个所述供水泵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安装机构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茶几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水桶置物空间的一侧开设有敞开口,所述水桶安装机构的两侧设有滑块,所述水桶置物空间的两侧设有导轨,所述滑块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安装机构包括底座、水桶安装座和水桶驱动组件;所述水桶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水桶设置于所述水桶安装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滑块;所述水桶安装座的一侧设有水桶驱动组件;所述水桶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茶几本体的底部内壁,且所述底座与所述水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水桶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底座沿所述导轨做直线滑动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几的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驱动组件包括水桶驱动装置、水桶丝杆、水桶轴承座和水桶丝杆螺母;所述水桶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森
申请(专利权)人:曾国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