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831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了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模具设计的工艺参数和特征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功能类型,并根据功能类型建立输入端;S2、依照功能类型建立对应的虚拟模型算法得到对应的虚拟模型功能块;S3、通过功能类型输入端将工艺参数和特征值输入到虚拟模型功能块,通过虚拟模型的数学模型算法和计算机程序算法自动生成三维模型零部件;S4、再将三维模型零部件通过虚拟模型算法智能化分布于设计的模具空间,生成所需的整体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消除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可以更快地验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而且不需要人工试错,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合理性,可以更快更好地输出设计结果。好地输出设计结果。好地输出设计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模具设计一般是由设计工程师根据设计工艺复杂程度,按需求人工设计几十个或几百个三维零部件进行组合装配,模具中各零件的排布完全是由人工主观判定,采用随机试件的方式,不断人工循环试错修正来得到最终的结果,不但过程复杂、设计周期长,耗时多,成本高,而且稳定性差,需要多次修改之后,才能得到相对完善的排布规则。对于零件复杂的整体模具设计则更加费时费力,设计效率低,难以达到快速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周期短、设计效率高的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将模具设计的工艺参数和特征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并根据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建立输入端;
[0006]S2、依照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建立对应的虚拟模型算法得到对应的虚拟模型功能块;
[0007]S3、通过功能类型输入端将工艺参数和特征值输入到虚拟模型功能块,自动生成所需的模具三维模型零部件;
[0008]S4、通过虚拟模型的零件分布算法将三维模型零件智能化分布于设计的模具空间,生成所需的整体模具。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的工艺参数和特征信息包括分型面、分模线、坯料线、材料收缩线、切边线、修边线、冲孔线、翻边线、整形分模线等。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的虚拟模型功能块包括:落料类虚拟模型功能块、拉延类虚拟模型功能块、切冲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翻边类虚拟模型功能块、整形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翻孔类虚拟模型功能块和模具本体(上摸座、压料器、压边圈、下模座)和端头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等。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建立虚拟模型算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每一种不同的工艺参数和特征变化的逻辑关系及工艺功能类型,模具零部件的工程边界条件即数学必要条件和工程约束条件即数学充分条件,模具零部件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建立数学方程模型和计算机程序算法。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的虚拟模型的零件分布算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
骤:
[0013]S4-A1、根据多项模具零件的权重确定虚拟三维模型零件的装配顺序;
[0014]S4-A2、将需要装配的虚拟三维模型零部件按顺序组合装配到设计的模具空间;
[0015]S4-A3、排除零件相互碰撞和干涉的区域得到各项虚拟三维模型零部件的合理组合装配区域;
[0016]S4-A4、根据模具设计的逻辑关系和零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模具零部件的边界条件和它们之间的约束条件,以虚拟模型的零件分布算法建立模具零部件之间的装配路径和坐标位置。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0018]S4-B1、对虚拟三维模型零件进行随机分组得到几组随机样本;
[0019]S4-B2、将随机样本分布到虚拟空间做随机分布的算法实验;
[0020]S4-B3、排除模具零件相互碰撞和干涉的区域得到各项虚拟三维模型零部件的合理装配区域;
[0021]S4-B4、根据模具设计的逻辑关系和零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零部件的边界条件和它们之间的约束条件,建立模具零部件之间的装配路径和坐标位置。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B1进一步包括:以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随机事件,以不同产品零件大小的不同模具的尺寸作为动态边界条件作为必要条件,以模具零件的关联关系约束条件即充分条件,以模具动态边界条件分组,把几种零部件按约束条件分组在模具上进行分布,形成几组随机样本。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B2进一步包括:设计随机分布动态边界的步距,作为小样本随机实验中发现有零件相互碰撞和干涉的零件的区域;以用数学概率分布做分布的算法实验,不断减小步距和逼近极限步距值进行大样本随机实验,发现在模具边界条件内零件碰撞和干涉的区域,从而找到安全回归线即零件相互没有碰撞和干涉的区域。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量消除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可以更快地验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输入元素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只需带入替换、计算、更新即可,无需另起炉灶,费时费力。不需要人工试错,提高设计效率和合理性的同时,系统将快速和高效地进行学习和知识积累,可以更快更好地输出设计结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1的落料类虚拟模型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2的拉延类虚拟模型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3的切冲类虚拟模型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4的翻边类虚拟模型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5的整形类虚拟模型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6的翻孔类虚拟模型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7的上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7的压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7的压边圈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7的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7的端头和吊耳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S1、将模具设计的工艺参数和特征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并根据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建立输入端;
[0038]设计模具首先要工艺设计然后再做结构设计,将模具设计的工艺参数和特征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功能类型,模具工艺可以包括分型面、分模线、坯料线、材料收缩线、切边线、修边线、冲孔线、翻边线、整形分模线等。
[0039]S2、依照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建立对应的虚拟模型算法得到对应的虚拟模型功能块;
[0040]虚拟模型功能块可以包括:落料类虚拟模型功能块、拉延类虚拟模型功能块、切冲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翻边类虚拟模型功能块、整形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翻孔类虚拟模型功能块和模体和端头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等。也可根据需求再增加虚拟模型功能块。
[0041]建立虚拟模型算法的方法为:根据每一种不同的工艺参数和特征变化的逻辑关系及工艺功能类型,模具零部件的工程边界条件即数学必要条件和工程约束条件即数学充分条件,建立数学模型算法和计算机程序算法。
[0042]S3、通过不同的功能类型的输入端将工艺参数和特征值输入到虚拟模型功能块,根据智能化反向传播原理BP(Back Propagation)把变化的工艺参数和特征输入到我们的虚拟模型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模具设计的工艺参数和特征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并根据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建立输入端;S2、依照不同的工艺功能类型建立对应的虚拟模型算法得到对应的虚拟模型功能块;S3、通过工艺功能类型输入端将工艺参数和特征值输入到虚拟模型功能块,自动生成所需的模具三维模型零部件;S4、通过虚拟模型的零件分布算法将模具三维模型零部件智能化分布于设计的模具空间,生成所需的整体模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工艺参数和特征信息包括分型面、分模线、坯料线、材料收缩线、切边线、修边线、冲孔线、翻边线、整形分模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虚拟模型功能块包括:落料类虚拟模型功能块、拉延类虚拟模型功能块、切冲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翻边类虚拟模型功能块、整形类虚拟模型功能块、翻孔类虚拟模型功能块、模具本体和端头类虚拟模型功能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建立对应的虚拟模型算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每一种不同的工艺参数和特征变化的逻辑关系及工艺功能类型,模具零部件的工程边界条件即数学必要条件和工程约束条件即数学充分条件,建立数学模型算法和计算机程序算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虚拟模型的零件分布算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S4-A1、根据多项模具零件的权重确定虚拟三维模型零部件的装配顺序;S4-A2、将需要装配的虚拟三维模型零部件按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