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三大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随着开采工艺和使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剩余储量不断减少,因此采用新型能源来代替传统三大能源是未来的重要选择。而地热能则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其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的热辐射与地球阶梯增温。采集利用地热能为建筑物供暖,比常规的供暖技术节能50%到60%,运行费用降低约30%到40%。
[0003]传统的地源热泵主要采用埋地竖直或者水平管道作为热源,循环水通过管壁与周围土壤进行热量交换,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较低,可靠性较低。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增强型复合热泵提高对地热能的换热效率,实现对地热能的持续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以实现提高对地热能的换热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地下EGS热交换装置、板式热交换器组、高压装置和末端加热装置;所述地下EGS热交换装置的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分别与板式热交换器组的热侧入口和热侧出口连通,所述地下EGS热交换装置用于使传热介质吸收地热能并且将已经获取地热能的传热介质压入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的冷侧出口和冷侧入口分别与所述高压装置的循环管路入口和出口连通,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用于将板式热交换器组中的传热介质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高压装置的循环管路中的制冷剂;所述高压装置的冷凝器的冷侧出口和冷侧入口分别与末端加热装置的入口和出口连通,用于将制冷剂中的热量传输至末端加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EGS热交换装置包括循环泵、注入井、热储层和生产井;所述热储层设置在所述注入井和所述生产井之间,所述注入井通过隔热导管与热储层的裂隙网通道连通,所述注入井通过隔热导管将传热介质传输至所述热储层的裂隙网通道,所述传热介质通过所述裂隙网通道流入所述生产井;所述传热介质流经所述裂隙网通道的过程中吸收热储层的热量,成为已经获取地热能的传热介质;所述循环泵的入口通过隔热导管与生产井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作为EGS热交换装置的输出端口,通过隔热导管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的热侧入口连通,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的热侧出口通过隔热导管与注入井连通,所述循环泵用于将生产井中已经获取地热能的传热介质传输至板式热交换器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包括多个板式热交换器;多个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第1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子望,吴少华,康建国,张延军,郭亮亮,杨天睿,闫潮辉,冶晓琪,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