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告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69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告警方法、装置、告警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智能告警方法包括:获取实时输入的告警信息;基于单链接聚类原理,利用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对具有相关性的告警信息聚类以形成至少一告警池,其中,告警池包括一类告警池及二类告警池,一类告警池内告警信息的数量为一条,二类告警池内告警信息的数量大于一条;预设时间内,若一类告警池内未有新告警信息加入,则直接输出一类告警池内的告警信息,若二类告警池内未有新告警信息加入,则基于二类告警池,关联输出二类告警池内的告警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告警信息的条目,且无需配置或配置量较小,大大提升了工程实施的可行性,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告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告警
,尤其是指一种智能告警方法、装置、告警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诸如监控系统等网络通信系统接入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当产生大量告警信息时,运维人员很容易眼花缭乱、抓不住重点,并且,极有可能遗漏重要的告警信息,以至于延误告警事故的处理,造成进一步的连锁事故。由于智能告警对网络通信系统的运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国内外在智能告警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0003]现有的智能告警方法主要包括专家系统、解析模型、Petri网、人工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多源信息融合等。这些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容错性和适应性,但是,难以在实际的网络通信系统中投入使用。这些方法主要存在的不足包括:某些方法建立在获取的各类告警信息时序准确、内容完整的基础上,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条件往往难以保证,尤其是在电力系统故障速度非常快时,告警信息到达监控系统的时序更加难以保证,从而导致无法匹配到规则,或匹配到错误的规则等问题;多数方法需要知识库,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实时输入的告警信息;基于单链接聚类原理,利用所述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对具有相关性的告警信息聚类以形成至少一告警池,其中,所述告警池包括一类告警池及二类告警池,所述一类告警池内告警信息的数量为一条,所述二类告警池内告警信息的数量大于一条;预设时间内,若所述一类告警池内未有新告警信息加入,则直接输出所述一类告警池内的告警信息,若所述二类告警池内未有新告警信息加入,则基于所述二类告警池,关联输出所述二类告警池内的告警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单链接聚类原理,利用所述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对具有相关性的告警信息聚类以形成至少一告警池,具体包括:若所述告警信息的数量为一条,则所述告警信息单独形成一类告警池;若所述告警信息的数量大于一条,则获取各所述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根据各所述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对所述告警信息聚类以形成至少一一类告警池和/或至少一二类告警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对所述告警信息聚类以形成至少一一类告警池和/或至少一二类告警池,具体包括:对与其它所述告警信息的拓扑距离均位于预设范围外的告警信息聚类以单独形成至少一一类告警池;对所述拓扑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的告警信息聚类以形成至少一二类告警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对所述告警信息聚类以形成至少一一类告警池和/或至少一二类告警池,还包括:若某一所述一类告警池内的告警信息与新获取的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所述一类告警池与新获取的告警信息聚类以形成二类告警池;或者,若某几个所述一类告警池内的告警信息与新获取的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某几个所述一类告警池与新获取的告警信息聚类以形成二类告警池。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对所述告警信息聚类以形成至少一一类告警池和/或至少一二类告警池,还包括:若某一所述二类告警池内的告警信息与新获取的告警信息间的拓扑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所述二类告警池收纳新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柯楠林峰平周正龙张孝山李维维李焕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必达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