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翼电力正反双向挤压螺旋推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69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翼电力正反双向挤压螺旋推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包括舱体、供水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第一供水装置和第二供水装置;所述舱体从右到左依次包括第一动力反应舱、第一动力料存储舱、中心增压舱、第二动力料存储舱和第二动力反应舱;所述第一动力反应舱上固设第一供水装置,所述第二动力反应舱上固设第二供水装置;所述第一动力反应舱上设有2个喷射旋转推进器,所述第二动力反应舱上设有2个喷射旋转推进器;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在舱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水下无人航行器能够很好的执行诸如海域巡逻侦察、海上中继通信、污染水域监测等任务,水下航行器具有较强的环境自适应能力、较好的机动性和较高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翼电力正反双向挤压螺旋推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翼电力正反双向挤压螺旋推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

技术介绍

[0002]海底世界蕴含大量能源和丰富的资源,对人类了解世界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智能水下航行器作为探索海底世界的重要手段,他是一种可由飞机、水面舰艇、潜艇等搭载的水下航行器,它的主要作用有搜寻、救援、自主执行海洋探测、也可搭载如探测器、水下预制武器、水雷等,可自主完成一系列任务,自主水下航行器目前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是现代社会人类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有效工具。
[0003]目前,多数智能水下航行器,均采用铅酸电池、碱性电池或锂电池等进行能源供给,电池一旦出现问题,航行器将无法正常运行;另外,当潜水器以高机动性执行水下任务时,往往导致续航力下降,降低水下工作时间,影响潜水器的性能指标,为了提高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稳定性,实现能力转化,达到自主产生动力,自主运行的目的,既能保证正常运行,又能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智能无人自主水下航行器。
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翼电力正反双向挤压螺旋推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供水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第一供水装置和第二供水装置;所述舱体从右到左依次包括第一动力反应舱、第一动力料存储舱、中心增压舱、第二动力料存储舱和第二动力反应舱;所述第一动力反应舱上固设第一供水装置,所述第二动力反应舱上固设第二供水装置;所述第一动力反应舱与第一动力料存储舱用隔板隔开,且第一动力料存储舱内的动力料可进入第一动力反应舱;所述第一动力反应舱的右侧中心舱壁上设有喷射反推器;所述第二动力反应舱与第二动力料存储舱用隔板隔开,且第二动力料存储舱内的动力料可进入第二动力反应舱;所述第二动力反应舱的左侧中心舱壁上设有喷射推进器;所述中心增压舱内设有电动缸、第一连杆、第一活塞、第二连杆和第二活塞;所述电动缸右侧通过第一连杆固定在第一活塞上,第一活塞顶住第一动力料存储舱内的动力料;所述电动缸左侧通过第二连杆固定在第二活塞上,第二活塞顶住第二动力料存储舱内的动力料;所述第一动力反应舱上设有至少2个喷射旋转推进器,所述第二动力反应舱上设有至少2个喷射旋转推进器;所述喷射旋转推进器的出口中心轴与舱体中心轴呈10-40度的夹角;所述喷射旋转推进器包括主推进管、副推进管和喷射放大环;所述喷射放大环包括外环和内环;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在舱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翼电力正反双向挤压螺旋推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推进管的末端往外扩散分设有至少3根均匀设置在圆周上的副推进管;所述副推进管的出口通向喷射放大环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翼电力正反双向挤压螺旋推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推进管的出口为弯曲设置,使出口方向与副推进管中心轴偏离40-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翼电力正反双向挤压螺旋推进型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料存储舱包括第一动力料出口阀;所述第一动力料出口阀位于所述第一动力料存储舱与第一动力反应舱之间的隔板上并延伸到所述第一动力反应舱内;所述第一动力料存储舱内装有动力料;所述第二动力料存储舱包括第二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展铭望隋殿杰余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