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66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包括:罩体以及设置于罩体上与面部对应的透明呼吸腔体,还包括设置于罩体内并与透明呼吸腔体连通的再生筒,再生筒与透明呼吸腔体形成闭路循环呼吸回路,再生筒于闭路循环呼吸回路内,根据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提供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罩体上设置有一与面部对应的透明呼吸腔体,通过设置罩体内的再生筒与透明呼吸腔体形成闭路循环呼吸回路,利用再生筒生成氧气体积大于其吸收二氧化碳体积的23%~28%,使得潜水员可直接于透明呼吸腔体实现呼吸,再生筒内置于罩体内,减少对潜水员潜泳的影响,免去传统的氧气钢瓶的配备,降低潜水员在水下潜泳的负重,提高水下作业开展的便利性。利性。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潜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潜水过程中,潜水员常使用水下潜水设备,满足其在水下作业时的氧气需求,而现有技术中的潜水设备,一般配备了氧气钢瓶以及用于控制氧气输出的装置,使得潜水员在作业过程中负重大,行动非常不便,并且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因为设备体积过大,使潜水员行动受限,不利于水下活动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传统潜水设备体积大、不便于作业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作业的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包括:罩体以及设置于罩体上与面部对应的透明呼吸腔体,还包括:设置于罩体内并与透明呼吸腔体连通的再生筒,再生筒与透明呼吸腔体形成一闭路循环呼吸回路,再生筒于闭路循环呼吸回路内,根据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提供氧气,再生筒生成氧气体积大于其吸收二氧化碳体积的23%~28%,通过再生罐实现氧气再生,从而实现氧气供给,免去传统负重大的氧气瓶,提高潜水员水下工作的便利性。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透明呼吸腔体内隔离设置有与再生筒连通的呼吸通道,利用专用的呼吸通道对呼吸的气体进行传送,有效避免透明呼吸腔体起雾。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罩体设置有用于安装再生筒的反应器,反应器设置用于密封的隔离膜,通过反应器对再生筒快速安装,利用隔离膜提高防水性能,保证再生筒能工作的稳定性。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罩体内还设置有备用氧气瓶以及三级调节器,备用氧气瓶与透明呼吸腔体形成一开路呼吸回路,三级调节器控制开路呼吸回路的通断,通过开路呼吸回路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提高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的安全性能。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还包括:气体监控系统以及分别与气体监控系统电性连接的氧分压传感器以及二氧化碳监测传感器,氧分压传感器以及二氧化碳监测传感器设置于罩体内,同时实现对氧分压及二氧化碳的监测,便于潜水员对水下工作进行调节,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还包括:用于显示气体监控系统分析信息的监视器,使得对氧分压及二氧化碳的监测数据直观化。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监视器倾斜设置于透明呼吸腔体的斜上方,便于潜水员对监视器的观察同时保证潜水员的视野。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还包括:设置于透明呼吸腔体底部的快速连接头,快速连接头用于与外部附加气瓶连接,对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补充氧气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增强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的安全性能。
[0012]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在罩体上设置有一与面部对应的透明呼吸腔体,通过设置罩体内的再生筒与透明呼吸腔体形成闭路循环呼吸回路,利用再生筒生成氧气体积大于其吸收二氧化碳体积的23%~28%,使得潜水员可直接于透明呼吸腔体实现呼吸,再生筒内置于罩体内,减少对潜水员潜泳的影响,免去传统的氧气钢瓶的配备,大大降低潜水员在水下潜泳的负重,提高水下作业开展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请参考图1所示。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其主要包括罩体1以及设置于罩体1上与面部对应的透明呼吸腔体2,其中潜水员穿戴时,直接将罩体1罩设于头部,使得潜水员自身面部与透明呼吸腔体2对应。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包括设置于罩体1内并与透明呼吸腔体2连通的再生筒3,其中再生筒3内装载了再生物质,例如过氧化钠,主要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进行反应,然后释放出氧气,具体的,再生筒3生成氧气体积大于其吸收二氧化碳体积的23%~28%,如此一来,使得再生筒3转化二氧化碳及生产氧气的比例适用正成人体呼吸强度的需求。其中再生筒3与透明呼吸腔体2形成一闭路循环呼吸回路,再生筒3于闭路循环呼吸回路内。
[0017]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工作过程中,由于再生筒3内填充有用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再生物质,并且再生筒3生成氧气体积大于其吸收二氧化碳体积的23%~28%,当使用者进行呼吸时,再生筒3根据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提供氧气,当人体不进行呼吸时,再生筒3停止反应,从而实现对氧气供给。
[0018]在具体应用时,为了避免人体在进行呼吸时,呼气中的水分引起透明呼吸腔体2的腔壁起雾,透明呼吸腔体2内隔离设置有与再生筒3直接连通的呼吸通道4,其中呼吸通道4与人体嘴部对应,通过呼吸通道4进行呼吸,有效保证将呼出的废气直接送入至再生筒3内进行反应再生,同时有效防止透明呼吸腔体2起雾影响潜水员视线。
[0019]进一步的,罩体1设置有用于安装再生筒3的反应器5,其中反应器5其末端设置有一可旋转拆卸的密封盖,安装再生筒3罐时,将再生筒3放入反应器5后,通过拧紧密封盖实现再生筒3的快速安装,并且反应器5设置用于密封的隔离膜,利用隔离膜对反应器5进行包裹,有效防止水分直接进入反应器5内,保证再生筒3正常工作,提高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的可靠性。
[0020]进一步的,罩体1内还设置有备用氧气瓶6以及三级调节器7,其中备用氧气瓶6用
于充入氧气,备用氧气瓶6与透明呼吸腔体2形成一开路呼吸回路,其中开路呼吸回路用于潜水员临时呼吸使用,例如,再生筒3氧气即将再生消耗完全,例如,进行上升水面过程中,通过三级调节器7控制备用氧气瓶6供养,实现对开路呼吸回路的通断进行控制。在潜水过程中,通过对三级调节器7进行控制,实现对备用氧气瓶6的供养实现控制,例如,通过三级调节器7使备用氧气瓶6向透明呼吸腔体2内提供定量的氧气,又例如,通过三级调节器7使备用氧气瓶6向透明呼吸腔体2持续供养。
[0021]进一步的,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还包括气体监控系统以及分别与气体监控系统电性连接的氧分压传感器8以及二氧化碳监测传感器9。其中氧分压传感器8用于测试氧分压值,其中在本申请中,氧分压传感器8监测氧分压最大值不超过1.6ata,远小于急性脑型氧中毒(氧惊厥)的阈值为1.88ata,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的安全性能。另外,二氧化碳监测传感器9采用红外技术对二氧化碳(CO2)含量进行监测。其中氧分压传感器8以及二氧化碳监测传感器9均可设置于呼吸通道4内,有效提高检测的精度。气体监控系统通过氧分压传感器8以及二氧化碳监测传感器9实现对罩体1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包括:罩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罩体上与面部对应的透明呼吸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罩体内并与所述透明呼吸腔体连通的再生筒,所述再生筒与透明呼吸腔体形成一闭路循环呼吸回路,所述再生筒于闭路循环呼吸回路内,根据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提供氧气,所述再生筒生成氧气体积大于其吸收二氧化碳体积的23%~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呼吸腔体内隔离设置有与所述再生筒连通的呼吸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再生筒的反应器,所述反应器设置用于密封的隔离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驱动式闭路循环化学再生潜水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还设置有备用氧气瓶以及三级调节器,所述备用氧气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乐勇张榜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天潜水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