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54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具体关于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秸秆纤维和牲畜粪便以及其他有机物和营养盐发酵制备了一种发酵制剂,使用该种制剂能在原有的土地上进行原位发酵,促进秸秆纤维在贫瘠的土壤中分解,改善土壤结构,改善沙化土地贫痔现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及土壤持水力,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使用的改良剂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具有高效改良土壤的能力和持效性强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环保土壤改良方法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及广阔的应用空间。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及广阔的应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对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愈发重视是土壤改良剂从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人们通过大量研究与应用对现有的合成高分子土壤改良材料有了深入的了解,发现其中改良效果较好的是具有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一聚丙烯酰胺,国内许多机构也开始了这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0003]CN102823355B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有机物料粉碎后进行堆肥发酵腐熟,得腐熟的有机肥;b.将腐熟的有机肥与磷肥充分混合,均匀撒施于平整过的地表,并翻入土壤,其中腐熟的有机肥用量为800-1500kg/亩,磷肥用量为50-100kg/亩。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快速培肥土壤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0004]CN108718578A关于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取地力活化素:取一含活菌及生物酶的土壤原料以提取一地力活化素;制备活性有机肥:以该地力活化素与一有机肥混合并发酵腐熟形成一活性有机肥;导入:将该地力活化素及该活性有机肥施于一待改良的耕地;养地:控制该耕地的温度及湿度,培养一预定时间,并在培养期间添加该地力活化素。
[0005]CN105075444A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方法,经过两年时间实现待改良土地的土壤改良,在第一年中,将待改良的土地不进行作物种植,但仍进行包括旋耕、施肥、灌溉的耕种措施;旋耕过程中,使用天然土壤改良剂;施肥过程中,施用有机肥;在第二年中,将待改良的土地种植绿肥作物,并施用有机肥。采用该专利技术的土壤改良方法改良的土壤,有机质增加,有益微生物群落增加,土壤透气保水性改善,土壤碳会增加,土壤的农残和重金属都降解到有机种植要求,能快速完成土壤的有机转换,通过有机种植认证。
[0006]现有技术的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使用的改良剂成本较高,不具有安全环保,改良土壤的能力和持效性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
[0008]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其方法操作如下:
[0009]1将秸秆纤维粉碎后铺撒到土壤田面上,按照50-200g/m2的量进行铺撒;
[0010]2将发酵制剂按照20-80m2的量在土壤表层喷洒,使土壤表层达到湿润的效果;
[0011]3按照传统耕作法进行翻耕土壤3-6次;
[0012]4将发酵制剂稀释,然后用稀释后的发酵制剂对土壤进行漫灌;
[0013]5自然晾晒1-3天,然后再用稀释后的发酵制剂对土壤进行漫灌,重复操作2-10次,土壤各项指标合格后即可完成农业土壤的改良工作。
[0014]所述的发酵制剂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0015]按照质量份数,将50-60份的猪粪,40-80份的酰胺化秸秆纤维,5-20份的糠醛渣,10-18份的豆粕粉,2-5份的石膏粉混合均匀后加水调节混合物含水量为50%-65%,然后加入质量份0.1%-0.35%的快速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发酵7-14天,发酵过程中18-36h进行翻堆一次,控制发酵温度为40-65℃,发酵完成后加入10-20份的高岭土、1-10份的蛭石粉和180-300份的水,混合均匀后即可得到所述的发酵制剂。
[0016]所述的快速发酵菌剂包括:5%-12%的固氮菌群,8%-14%的光合菌群,16%-24%的放线菌群,8%-14%的硝酸菌群,5%-10%溶磷菌群,9.4%-12.7%的乳酸菌群、11.4%-13.5%的酵母菌群。
[0017]所述的秸秆纤维为稻草秸秆纤维或甘蔗渣纤维或玉米秸秆纤维。
[0018]所述的酰胺化玉米秸秆纤维,其制备方法为:
[0019]按质量份,在反应釜中,将50-70份秸秆纤维浸入清洗干净,再加入200-250份质量百分比浓度20-27%的硝酸水溶液,控温80-100℃,搅拌反应1-5h,过滤,放入到100-200份水中,加入0.02-0.2份2-呋喃甲胺,3-8份L-精氨酸,0.2-0.8份次亚磷酸钠,控温50-60℃,反应5-10h,完成后过滤,滤液循环使用,秸秆纤维在60-90℃下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所述的一种酰胺化玉米秸秆纤维。
[0020]含羧基的玉米秸秆纤维与2-呋喃甲胺,L-精氨酸发生了酰胺化反应,生成了含有呋喃基以及胍基的酰胺化玉米秸秆纤维,其部分反应机理示意为:
[0021][0022][0023]所述的通风空气流量为30-60L/min。
[0024]所述的农业土壤为肥力贫瘠、退化、板结的农业土壤。
[0025]所述的发酵制剂稀释至0.1%-10%。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用秸秆纤维和牲畜粪便以及其他有机物和营养盐发酵制备了一种发酵制剂,使用该种制剂能在原有的土地上贫瘠现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及土壤持水力,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使用的改良剂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具有高效改良土壤的能力和持效性强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环保土壤改良方法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及广阔的应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该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其方法操作如下:
[0030]1将秸秆纤维粉碎后铺撒到土壤田面上,按照50g/m2的量进行铺撒;
[0031]2将发酵制剂按照20m2的量在土壤表层喷洒,使土壤表层达到湿润的效果;
[0032]3按照传统耕作法进行翻耕土壤3次;
[0033]4将发酵制剂稀释,然后用稀释后的发酵制剂对土壤进行漫灌;
[0034]5自然晾晒1天,然后再用稀释后的发酵制剂对土壤进行漫灌,重复操作2次,土壤各项指标合格后即可完成农业土壤的改良工作。
[0035]所述的发酵制剂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0036]按照质量kg数,将50kg猪粪,40kg酰胺化秸秆纤维,5kg糠醛渣,10kg豆粕粉,2kg石膏粉混合均匀后加水调节混合物含水量为50%,然后加入质量kg0.1%的快速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发酵7天,发酵过程中18h进行翻堆一次,控制发酵温度为40℃,发酵完成后加入10kg高岭土、1kg蛭石粉和180kg水,混合均匀后即可得到所述的发酵制剂。
[0037]所述的酰胺化玉米秸秆纤维,其制备方法为:
[0038]在反应釜中,将50kg秸秆纤维浸入清洗干净,再加入200kg质量百分比浓度20%的硝酸水溶液,控温80℃,搅拌反应1-5h,过滤,放入到100kg水中,加入0.02kg2-呋喃甲胺,3kgL-精氨酸,0.2kg次亚磷酸钠,控温50℃,反应5h,完成后过滤,滤液循环使用,秸秆纤维在60℃下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所述的一种酰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其方法操作如下:1)将秸秆纤维粉碎后铺撒到土壤田面上,按照50-200g/m2的量进行铺撒;2)将发酵制剂按照20-80m2的量在土壤表层喷洒,使土壤表层达到湿润的效果;3)按照传统耕作法进行翻耕土壤3-6次;4)将发酵制剂稀释,然后用稀释后的发酵制剂对土壤进行漫灌;5)自然晾晒1-3天,然后再用稀释后的发酵制剂对土壤进行漫灌,重复操作2-10次,土壤各项指标合格后即可完成农业土壤的改良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制剂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质量份数,将50-60份的猪粪,40-80份的酰胺化秸秆纤维,5-20份的糠醛渣,10-18份的豆粕粉,2-5份的石膏粉混合均匀后加水调节混合物含水量为50%-65%,然后加入质量份0.1%-0.35%的快速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发酵7-14天,发酵过程中18-36h进行翻堆一次,控制发酵温度为40-65℃,发酵完成后加入10-20份的高岭土、1-10份的蛭石粉和180-300份的水,混合均匀后即可得到所述的发酵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法土壤原位发酵改良农业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发酵菌剂包括:5%-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元景之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