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522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白蚁监测诱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本装置采用了纯机械化设计,无需设置传感器、电机及电路等电气元件,依然可以实现对白蚁的智能化监测及诱杀;利用落在一号板的白蚁量使一号板发生升降,并通过感应组件实现二号杆的上移,最终使顶盖从固定柱上脱落,实现封板对进蚁管的封堵,将白蚁封在装置内,有效避免白蚁逃逸,也方便后续对白蚁进行集中灭杀;利用活塞原理,配合两个控制液体流向的单向阀,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使顶杆上下移动,即可实现活塞筒的吸药、排药动作,可在封板完成封堵后向一号板喷灭蚁剂,实现对白蚁进行诱杀。现对白蚁进行诱杀。现对白蚁进行诱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白蚁监测诱杀
,涉及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蚁(termite,white ant),亦称虫尉。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网翅总目,是一种半变态完全社会性昆虫。
[0003]地球陆地2/3面积上有白蚁分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各大洲中仅南极洲尚未发现白蚁活动的痕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净初级生产量占到陆地生态系统的50-60%。
[0004]白蚁巢群中具有多种不同品级的个体,各品级白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白蚁的品级包括繁殖蚁、兵蚁、工蚁和若蚁,繁殖蚁又有原始型繁殖蚁和补充型繁殖蚁之分。原始型繁殖蚁是从母巢中分飞出来的长翅型繁殖蚁,后配对脱翅建立巢群,当巢内原始蚁王蚁后衰老或死亡后,补充型繁殖蚁就会补充或替代有蚁王蚁后进行繁殖以保持巢群稳定。
[0005]白蚁能蛀食多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林木、果树和种苗。黑翅土白蚁对江河堤坝的破坏更为严重,白蚁对房屋、仓储物资、埋地塑料电缆等的蛀蚀造成巨大损失。
[0006]全球每年因白蚁危害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多达数百亿美元。我国是受白蚁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已知白蚁470多种,其中造成严重危害的最常见的主要种类有台湾乳白蚁、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土垅大白蚁、栖北散白蚁等。白蚁危害区域非常广泛,无论是房屋建筑、水利电力、文物古建、风景园林,还是农林果木,都已成为白蚁危害的目标。白蚁对房屋建筑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对文物古迹、水库堤坝以及电力电缆、图书、档案、纸张、布匹等造成毁坏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此外,白蚁对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茶、桑等农作物和杉树、桉树、白杨、山核桃、杨梅等林木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0007]现有的白蚁监测诱杀装置,为了实现智能化,大多需要传感器、电机及电路等电气原件,成本较高;同时在对白蚁进行灭杀时,白蚁容易出现逃逸的情况,降低了诱杀的效果。
[0008]所以,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采用纯机械设计,无需设置传感器、电机及电路,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0011](二)技术方案
[0012]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包括主体箱、插杆、隔板、进蚁管及塞子;
[0013]主体箱下方设置有插杆,插杆下段设置有尖头;主体箱内设置有隔板,主体箱右侧下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设置有塞子;主体箱左侧底部设置有进蚁管,进蚁管右端连通主体
箱,左端设置有开闭组件;主体箱左端顶部设置有一号释放组件;
[0014]主体箱内底设置有诱饵组件,隔板上设置有感应组件;感应组件一端与诱饵组件配合,另一端通过一号释放组件与开闭组件配合;主体箱右部还设置有杀蚁组件,杀蚁组件位于诱饵组件上方。
[0015]进一步的,诱饵组件包括一号板、一类弹簧、二号板及升降杆;
[0016]一号板位于隔板和主体箱内底之间,并通过一类弹簧连接主体箱内底;一号板左端铰接有二号板右端,二号板左端伸入进蚁管并搭接进蚁管内底;一号板顶部还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向上穿过隔板。
[0017]进一步的,感应组件包括三号板、一号杆、支撑杆、杠杆、二号杆及导向套;
[0018]升降杆顶端连接有三号板,三号板左端向下连接有一号杆;隔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铰接杠杆中段;一号杆底端压住杠杆右段;主体箱顶板设置有竖直的导向套;二号杆贯穿导向套,底端压住杠杆左段。
[0019]进一步的,开闭组件包括封板、一号转动杆、二类弹簧、一号拉绳及一号导线轮;
[0020]一号转动杆右端铰接在进蚁管外顶上,左端连接有封板;一号转动杆和主体箱外壁之间还连接有二类弹簧;主体箱外壁还设置有一号导线轮,一号拉绳底端连接一号转动杆、顶端绕过一号导线轮。
[0021]进一步的,一号释放组件包括固定柱、顶盖及侧板;
[0022]一号拉绳右端连接有顶盖,顶盖右侧连接有侧板;主体箱外顶连接有固定柱;
[0023]顶盖包住固定柱时,二号杆与侧板对应设置并位于侧板下方。
[0024]进一步的,二号杆顶端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螺接有螺纹杆。
[0025]进一步的,杀蚁组件包括活塞筒、吸液管、排液管、软管、喷药嘴、活塞板、活塞杆、顶杆及二号转动杆;
[0026]活塞筒固定在隔板上方,活塞筒内设置有上下活动的活塞板,活塞板顶部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伸出活塞筒并高于主体箱;活塞杆顶端设置有顶杆;二号转动杆顶端铰接顶杆;
[0027]活塞筒底端连接有吸液管,吸液管伸出主体箱并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入活塞筒的一号单向阀;活塞筒底端还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向下穿过隔板并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出活塞筒的二号单向阀;隔板下方设置有喷药嘴,喷药嘴通过软管与排液管底端连通。
[0028]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二号拉绳、二号导线轮、三号导线轮及连接块;
[0029]隔板下方设置水平的滑杆,滑杆两端和主体箱内壁连接;滑杆上设置有滑套,滑套和主体箱内壁之间连接有三类弹簧;喷药嘴设置在滑套底部;滑套顶部连接有连接块;隔板顶面设置有二号导线轮,底面设置有三号导线轮;二号拉绳一端连接有连接块,另一端依次绕过三号导线轮、穿过隔板、绕过二号导线轮、穿过主体箱顶部并连接顶杆。
[0030]进一步的,还包括二号释放组件;二号释放组件包括四号弹簧、套环及三号拉绳;
[0031]活塞板和活塞筒内顶之间连接有四号弹簧;三号拉绳右端连接套环,左端连接侧板;
[0032]二号转动杆底端支住主体箱外顶时,套环套在二号转动杆上。
[0033]进一步的,进蚁管左端设置有进口板,进口板上分布有若干进蚁孔;进蚁孔左端
大、右端小。
[0034](三)有益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36]1,利用落在一号板的白蚁量使一号板发生升降,并通过感应组件实现二号杆的上移,最终使顶盖从固定柱上脱落,实现封板对进蚁管的封堵,将白蚁封在装置内,有效避免白蚁逃逸,也方便后续对白蚁进行集中灭杀。
[0037]2,利用活塞原理,配合两个控制液体流向的单向阀,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使顶杆上下移动,即可实现活塞筒的吸药、排药动作,可在封板完成封堵后向一号板喷灭蚁剂,实现对白蚁进行诱杀。
[0038]3,本装置采用了纯机械化设计,无需设置传感器、电机及电路等电气元件,依然可以实现对白蚁的智能化监测及诱杀。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箱(101)、插杆(102)、隔板(103)、进蚁管(104)及塞子(105);所述主体箱(101)下方设置有插杆(102),插杆(102)下段设置有尖头;所述主体箱(101)内设置有隔板(103),主体箱(101)右侧下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设置有塞子(105);所述主体箱(101)左侧底部设置有进蚁管(104),进蚁管(104)右端连通主体箱(101),左端设置有开闭组件(4);所述主体箱(101)左端顶部设置有一号释放组件(5);所述主体箱(101)内底设置有诱饵组件(2),隔板(103)上设置有感应组件(3);所述感应组件(3)一端与诱饵组件(2)配合,另一端通过一号释放组件(5)与开闭组件(4)配合;所述主体箱(101)右部还设置有杀蚁组件(6),杀蚁组件(6)位于诱饵组件(2)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组件(2)包括一号板(201)、一类弹簧(202)、二号板(203)及升降杆(204);所述一号板(201)位于隔板(103)和主体箱(101)内底之间,并通过一类弹簧(202)连接主体箱(101)内底;所述一号板(201)左端铰接有二号板(203)右端,二号板(203)左端伸入进蚁管(104)并搭接进蚁管(104)内底;所述一号板(201)顶部还连接有升降杆(204),升降杆(204)向上穿过隔板(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3)包括三号板(301)、一号杆(302)、支撑杆(303)、杠杆(304)、二号杆(305)及导向套(306);所述升降杆(204)顶端连接有三号板(301),三号板(301)左端向下连接有一号杆(302);所述隔板(103)上设置有支撑杆(303),支撑杆(303)顶端铰接杠杆(304)中段;所述一号杆(302)底端压住杠杆(304)右段;所述主体箱(101)顶板设置有竖直的导向套(306);所述二号杆(305)贯穿导向套(306),底端压住杠杆(304)左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组件(4)包括封板(401)、一号转动杆(402)、二类弹簧(403)、一号拉绳(404)及一号导线轮(405);所述一号转动杆(402)右端铰接在进蚁管(104)外顶上,左端连接有封板(401);所述一号转动杆(402)和主体箱(101)外壁之间还连接有二类弹簧(403);所述主体箱(101)外壁还设置有一号导线轮(405),一号拉绳(404)底端连接一号转动杆(402)、顶端绕过一号导线轮(40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释放组件(5)包括固定柱(501)、顶盖(502)及侧板(503);所述一号拉绳(404)右端连接有顶盖(502),顶盖(502)右侧连接有侧板(503);所述主体箱(101)外顶连接有固定柱(501);所述顶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光义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额尔齐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