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33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

技术介绍

[0002]1,4-丁烷磺酸内酯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12.5-14.5℃,沸点134-136℃(0.53kPa),相对密度1.331,它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不溶于水。1,4-丁烷磺酸内酯可广泛应用于电镀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感光材料、锂电池、日用化工等的生产制造中。随着1,4-丁烷磺酸内酯被开发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特别是在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中表现出的卓越性能,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0003]中国专利CN 106397392 A公开了一种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其通过磺化、酸化和脱水环合制备了1,4-丁烷磺酸内酯产品。经精制后,最高总收率可达82%,纯度为99.9%以上。然而,该反应酸化过程繁琐、需大量使用有机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中酸化过程繁琐、需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将3-丁烯-1-醇与磺化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磺化,得到中间产物;
[0007]将中间产物旋转蒸发浓缩至粘稠,再加入强酸,进行微波辅助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析出盐,过滤取滤液,得到粗1,4-丁烷磺酸内酯;
[0008]将粗1,4-丁烷磺酸内酯进行精制,得到1,4-丁烷磺酸内酯成品。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本专利技术通过微波辅助酯化,并将强酸作为酸化试剂和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产生,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收率;该过程无需加入有机溶剂,减少了回收有机溶剂的过程,步骤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将3-丁烯-1-醇与磺化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磺化,得到中间产物;其中,磺化剂包括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硫中的一种;引发剂包括过氧化氢、过硫酸盐、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空气、氧气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添加亚硫酸钠形成缓冲体系,采用引发剂和亚硫酸钠形成稳定的氧化还原体系,反应步骤少,产品收率、纯度高,便于工业化生产。进一步地,3-丁烯-1-醇、磺化剂、引发剂和亚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1.1~
1.2):(0.22~0.24):(0.22~0.24);磺化的时间为1.5~2.5h,磺化的温度为35~45℃,磺化的pH为6.5~7.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3-丁烯-1-醇和磺化剂以双滴加的方式加入到含有亚硫酸钠的反应釜中,以保证磺化反应充分进行。
[0014]S2将中间产物旋转蒸发浓缩至粘稠,再加入强酸,进行微波辅助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析出盐,过滤取滤液,得到粗1,4-丁烷磺酸内酯。该过程中,强酸既作为酸化试剂,能够使羟基丁烷磺酸钠转化为羟基丁烷磺酸,又作为催化试剂,促进酯化反应进行,提高酯化效率;通过结合微波,能够提高反应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产生,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收率;该过程无需加入有机溶剂,减少了回收有机溶剂的过程,步骤简单。其中,强酸为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中的一种,优选为浓硫酸;进一步地,强酸提供的的H
+
的摩尔量为3-丁烯-1-醇摩尔量的1.5~2.5倍;微波的功率为90~150W,优选为110~130W,进一步为125W,微波的频率为2000~3000Hz,优选为2450Hz,微波的温度为90~110℃,优选为100℃,微波的时间为10~30min,优选为20min。
[0015]S3将粗1,4-丁烷磺酸内酯进行精制,得到1,4-丁烷磺酸内酯成品。具体地,精制具体为:在粗1,4-丁烷磺酸内酯中加入除酸剂进行除酸,随后加水分层,去除水层后,向有机层中加入活性炭脱色,再在氮气保护下过滤去除活性炭,干燥,得到1,4-丁烷磺酸内酯成品。进一步地,除酸剂包括三甲胺、三乙胺、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除酸剂的用量为粗1,4-丁烷磺酸内酯内酯量的2~10%;活性炭的加入量为粗1,4-丁烷磺酸内酯内用量的2~10%;加水分层过程中,水的用量为粗1,4-丁烷磺酸内酯内用量的2~5倍,去除有机层的水层可在后续加水分层过程中继续使用。
[0016]实施例1
[0017]将3-丁烯-1-醇(72.11g,1mol)、质量分数为25%的双氧水(29.92g,0.22mol)和90g水配制成A液,将亚硫酸氢钠(114.4g,1.1mol)和550g水配制成B液;在40℃下,将A液和B液同时滴加到含有亚硫酸钠(27.72g,0.22mol)和120g水的1L四口烧瓶中进行磺化,控制磺化的温度为40℃;控制磺化的pH为6.5~7.5,当pH过低时,以亚硫酸钠水溶液调节pH;控制A液和B液在40min同时滴加完毕,保温2h,得到反应液(中间产物)。
[0018]将上述反应液旋转蒸发浓缩至粘稠,再加入浓硫酸(100g,1mol),进行微波辅助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析出盐,过滤取滤液,得到粗1,4-丁烷磺酸内酯。该过程中,微波的功率为125W,微波的频率为2450Hz,微波的温度为100℃,微波的时间为20min。
[0019]在上述粗1,4-丁烷磺酸内酯中加入粗1,4-丁烷磺酸内酯质量2%的三乙胺进行除酸,随后加入粗1,4-丁烷磺酸内酯质量3倍的水分层,去除水层后,向有机层中加入粗1,4-丁烷磺酸内酯质量5%的活性炭脱色,再在氮气保护下过滤去除活性炭,干燥,得到1,4-丁烷磺酸内酯成品。该过程中,去除有机层的水层可在后续加水分层过程中继续使用。
[0020]实施例2
[0021]本实施例中,中间产物与实施例1的制备过程完全一致,区别在于:
[0022]将上述反应液旋转蒸发浓缩至粘稠,再加入浓硫酸(75g,0.75mol),进行微波辅助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析出盐,过滤取滤液,得到粗1,4-丁烷磺酸内酯。该过程中,微波的功率为110W,微波的频率为2450Hz,微波的温度为110℃,微波的时间为10min。
[0023]在上述粗1,4-丁烷磺酸内酯中加入粗1,4-丁烷磺酸内酯质量10%的氧化钙进行除酸,随后加入粗1,4-丁烷磺酸内酯质量2倍的水分层,去除水层后,向有机层中加入粗1,
4-丁烷磺酸内酯质量10%的活性炭脱色,再在氮气保护下过滤去除活性炭,干燥,得到1,4-丁烷磺酸内酯成品。该过程中,去除有机层的水层可在后续加水分层过程中继续使用。
[0024]实施例3
[0025]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3-丁烯-1-醇与磺化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磺化,得到中间产物;将所述中间产物旋转蒸发浓缩至粘稠,再加入强酸,进行微波辅助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析出盐,过滤取滤液,得到粗1,4-丁烷磺酸内酯;将所述粗1,4-丁烷磺酸内酯进行精制,得到1,4-丁烷磺酸内酯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剂包括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硫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包括过氧化氢、过硫酸盐、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空气、氧气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3-丁烯-1-醇、磺化剂和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1.1~1.2):(0.22~0.24);所述磺化的时间为1.5~2.5h,所述磺化的温度为35~45℃,所述磺化的pH为6.5~7.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过程中,还可以添加亚硫酸钠形成缓冲体系,所述3-丁烯-1-醇与亚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0.22~0.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1,4-丁烷磺酸内酯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庆诚付远波杨威黄开伟肖忠新付启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吉和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