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205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隔热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包括5~20层层叠组坯且相互胶合的单板,所述单板均经过热处理,多个所述单板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该种隔热胶合板的芯层处向所述隔热胶合板的表层处逐层递增。所制得的胶合板兼备隔热效果与力学强度。备隔热效果与力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木质板材制品的
,具体涉及一种隔热胶合板,本申请还涉及该种隔热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胶合板是常用于建筑结构搭建、室内外装饰、家具制造等领域的木质板材制品。当其用于建筑结构搭建或家具制造时,常有隔热的需求。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711102394.1所公开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保温隔热胶合板的制备工艺”,以改性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为主体胶合剂用于各层单板之间的胶合,以使胶合板具备隔热的性能;或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0310113334.1所公开的“用于建筑保温隔热的胶合板”,通过在胶合板中复合隔热层(例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以使胶合板具备隔热的性能。然而,此两种技术方案使胶合板的制备工艺相对复杂化,且增加了制备成本。
[0003]为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备成本、且充分利用木材固有材性,现有技术中形成了对构成胶合板的单板进行热处理,通过降低单板的导热性能以使制备所得的胶合板具备隔热的性能的技术方案。然而,热处理的处理工艺,在降低木材的导热性能的同时,亦会降低木材的力学强度,这会影响胶合板在建筑结构的搭建领域的使用,因为周知的,在建筑结构的搭建中,需要胶合板具有相对较高的力学强度。
[0004]综上,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兼备隔热效果与力学强度隔热胶合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一个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隔热胶合板,其通过不同热处理程度的单板的复合,使所制得的胶合板兼备隔热效果与力学强度;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用于制备该种隔热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0006]为实现本申请的第一个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隔热胶合板,包括5~20层层叠组坯且相互胶合的单板,所述单板均经过热处理,组成该种隔热胶合板的所述单板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所述隔热胶合板的芯层处向所述隔热胶合板的表层处逐层递增。
[0007]借由上述产品,通过不同热处理程度的单板的组坯复合,特别的,其组坯方式为热处理程度相对较高的单板置于表层或靠近表层的位置、热处理程度相对较低的单板置于芯层或靠近芯层的位置,从而,热处理程度较高的单板(具备相对较低的导热性能的单板)提供了制备所得的胶合板的隔热性能,而热处理程度较低的单板(具备相对较高的力学强度的单板)提供了制备所得的胶合板的力学强度,由此,本申请的一种隔热胶合板兼备了隔热性能与力学强度,从而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隔热胶合板在用于家具制作,特别是阳台用柜时,能够降低柜体内的温度,以避免放置于阳台柜体内的物品收到日照高温的破坏。
[0008]在本技术方案中,热处理程度通过热处理质量损失率以表征,其中热处理质量损失率是指单位厚度(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单位厚度被定义为0.5mm)的单板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损失的质量与其原始质量的比值。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胶合板的厚度方向上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其芯层处向表层处逐渐递增。
[0010]在本技术方案中,用于构成所述胶合板单元芯层部分结构的单板,其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其上构成所述胶合板单元的芯层处向其上靠近所述胶合板单元的表层处逐渐递增;用于构成所述胶合板单元表层部分结构的单板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其上构成所述胶合板单元的表层处向靠近所述胶合板单元的芯层一侧逐渐递减;用于构成所述胶合板单元表层与芯层之间部分结构的单板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其靠近所述胶合板单元的表层一侧向靠近所述胶合板单元的芯层一侧逐渐递减。从而,实现隔热胶合板的厚度方向上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其芯层处向表层处逐渐递增的技术效果。
[0011]通过使单层的单板内同样形成热处理程度的梯度差,使一单板的热处理程度最大值的一侧表面与一第二单板的热处理程度最小值的一个表面胶合,其热处理程度最小值的另一侧面则与一第三单板的热处理程度最大值的一个表面胶合,各层单板之间的热处理程度差异是梯度变化的,从而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因各层间热处理程度不同而在相邻两层的结合处形成断层。这种断层来自于热处理程度不同而带来的尺寸稳定性的不同、力学强度的不同,而这种断层在一定程度上会负面的影响制备所得的胶合板的实用性能(例如胶合强度、剪切强度等)。这种影响在由15~20层单板构成的胶合板中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5~7层单板构成的胶合板则形成较为明显的影响。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胶合板的表层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是其芯层的2.0~3.6倍。
[0013]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有且仅有在隔热胶合板的表层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与其芯层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的比值为2.0~3.6、其厚度方向上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其芯层处向表层处逐渐递增时,组坯制得的胶合板才能够达到力学性能较未经过热处理的胶合板相比损失最少且隔热效果最佳的技术效果。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胶合板的表层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是其芯层的2.6~3.2倍。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单板的密度为400~650kg/m3。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单板的厚度为1~5mm。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单板均经过防霉处理。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胶合板的平均导热系数为0.10~0.14w/m*k、对霉菌、蓝变菌、黑曲霉防治率为90%以上。
[0019]为实现本申请的第二个技术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该种隔热胶合板的方法,至少包括单板干燥处理的步骤、单板热处理的步骤,所述单板干燥处理的步骤,以5~20层单板作为处理单元,处理后,位于表层的单板的板内平均含水率为5~8%、位于芯层的单板的板内平均含水率为18~25%,位于表层的单板与位于芯层的单板的含水率梯度为15~20%。
[0020]借由上述方法,通过将5~20层单板作为整体的处理单元,从而能够利用单板干燥处理的步骤,以在处理单元内形成外低内高的含水率梯度,即组成处理单元的各层单板的含水率,自处理单元的芯层处向处理单元的表层处逐层递减,且在各层单板中亦形成含水率的梯度。利用这一含水率梯度,能够在单板热处理的步骤中,在处理单元内形成热处理温
度差,具有相对较低含水率的厚度部分较具有相对较高含水率的厚度部分会形成相对较高的热处理温度。从而,在相对表层处及表层处的单板的热处理程度相对较高,而在相对芯层处及芯层处的单板的热处理程度相对较低,以此得到的处理单元的厚度方向上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其芯层处向表层处逐渐递增。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隔热胶合板是通过胶合处理单元中的各层单板制得的,因此,其厚度方向上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亦自其芯层处向表层处逐渐递增。
[0021]在本技术方案中,仅通过改进现有的干燥处理与热处理的工艺,实现了梯度化的热处理效果,并使制备所得的胶合板兼具隔热效果与力学强度。并且该种改进并不涉及生产要素的增加,因此较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处理工艺相对简单、且成本相对较低。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胶合板,包括5~20层层叠组坯且相互胶合的单板,所述单板均经过热处理,其特征在于,组成该种隔热胶合板的所述单板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所述隔热胶合板的芯层处向所述隔热胶合板的表层处逐层递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胶合板的厚度方向上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自其芯层处向表层处逐渐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胶合板的表层的热处理质量损失率是其芯层的2.0~3.6倍。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板均经过防霉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胶合板的平均导热系数为0.10~0.14w/m*k、对霉菌、蓝变菌、黑曲霉防治率为90%以上。6.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胶合板的方法,至少包括单板干燥处理的步骤、单板热处理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板干燥处理的步骤,以3~20层单板作为处理单元,处理后,位于表层的单板的板内平均含水率为5~8%、位于芯层的单板的板内平均含水率为18~25%,位于表层的单板与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正林叶润露黎健冰卢俊彭冲康彦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居整装阳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