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11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原基础机构,所述原基础机构的上表面垂直设置有原基础梁,且原基础机构的两侧下表面均嵌入安装有原承台灌注桩,所述原基础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新基础承台,两个所述新基础承台的下表面均嵌入安装有新钢管桩。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厂房改造技术领域,该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原基础承台上设置了一个抗震件,当该厂房改造完毕后,若发生地震时,利用橡胶支座的弹性,能够对新基础承台起到很好的缓冲抗震作用,保证了厂房的稳定性,防止厂房发生坍塌,对人员的生命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该厂房的安全性能,进而延长了该厂房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该厂房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该厂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厂房改造
,具体为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厂房是指采用钢筋混凝土柱、钢柱承重的柜架或排架结构的用于工商业用途的房子,厂房长时间使用后,其基础稳定性差,需要对其基础进行加固处理。
[0003]中国专利号为CN110273441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旧厂房基础采用新增钢管桩和新增混凝土承台的结构加固及施工方法,包括原结构基础梁、原基础承台以及原沉管灌注桩。所述原结构基础梁设置于原基础承台上;所述原沉管灌注桩锚固于原基础承台底部两侧,包括新增混凝土承台、新增钢管桩以及新增锚固钢筋;所述新增混凝土承台架设于新增钢管桩上方,且所述新增混凝土承台和新增钢管桩同时设置在原基础承台两侧,两侧的所述新增混凝土承台与原基础承台锚固连接,本专利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在老旧厂房加固改造中原基础承载力较差或不均匀沉降的技术问。
[0004]但是该厂房基础在改造完毕后,其稳定性不够理想,且抗震性能不理想,当发生地震时,厂房容易发生坍塌情况,从而对人员的健康造成了威胁,没有对此缺陷进行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了厂房基础在改造完毕后,其稳定性不够理想,且抗震性能不理想,当发生地震时,厂房容易发生坍塌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包括原基础机构,所述原基础机构的上表面垂直设置有原基础梁,且原基础机构的两侧下表面均嵌入安装有原承台灌注桩,所述原基础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新基础承台,两个所述新基础承台的下表面均嵌入安装有新钢管桩。
[0007]所述原基础机构包括有原基础承台,所述原基础承台的两侧上表面均开设有与新基础承台相匹配的搭接槽,所述搭接槽的前后侧上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抗震件,所述搭接槽的上表面位于两个抗震件的之间位置处设置有锚固钢筋架。
[0008]所述抗震件包括有第一钢板垫座,所述第一钢板垫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所述橡胶支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钢板垫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板垫座是安装于安装槽的内部,且第一钢板垫座的上表面与搭接槽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新基础承台的前后侧下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二钢板垫座相匹配的卡槽。
[0010]优选的,所述锚固钢筋架的横向设置有四根,且锚固钢筋架的纵向设置有三根,各
个所述锚固钢筋架之间是通过钢丝进行绑扎连接,所述新基础承台是搭接于搭接槽上。
[0011]优选的,所述新基础承台的上表面贯穿安装有与新钢管桩相对应的第二锚固钢筋,所述第二锚固钢筋的下端嵌入安装于新钢管桩的上端,所述新基础承台的另一侧嵌入安装于第二锚固钢筋,所述第二锚固钢筋的一端是穿过新钢管桩的上端一侧面,所述第一锚固钢筋和第二锚固钢筋均设置为四根。
[0012]优选的,一种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其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根据需要加固的老旧厂房所在的位置,确定出老旧厂房承载力不够的位置,确定完毕后,设计员绘出加固老旧厂房的基础图纸,基础图纸设计完毕后,根据图纸的尺寸,用全站仪在老旧厂房的基础两侧处测出新钢管桩的位置;
[0014]S2、所述步骤S1中,新钢管桩的位置确定好后,用成孔机在新钢管桩的位置进行钻孔工作,钻出的孔径为30cm,孔深为10m,在钻孔的过程中,采用泥浆循环进行护壁;
[0015]S3、所述步骤S2中,在钻孔2m至3m的阶段时,泥浆的比重设置为1~1.04,粘度设置为20~24,含沙量设置为2~4%,PH值设置为7~9,在钻孔3m至9m时,泥浆的比重设置为1.06~1.13,粘度设置为22~26,含沙量设置为1~3%,PH值设置为7~9,在钻孔至10m时,泥浆的比重设置为1.04~1.07,粘度设置为18~21,含沙量设置为1~1.8%,PH值设置为7~9;
[0016]S4、所述步骤S3中,钻孔完毕后,取出10.7~10.8m的新钢管桩,在新钢管桩上量出溢浆孔的位置,然后采用气割方式,将溢浆加工出来,之后在新钢管桩的下端套上一个无缝钢管,并使其与新钢管桩焊接固定,焊接完毕后,将新钢管桩插入到钻好的孔中,并用重锤击实,击实完毕后,向新钢管桩中倒入的碎石粗骨料和泥浆混合物,直至与新钢管桩的上端齐平;
[0017]S5、在原基础承台的两侧上表面凿出搭接槽的位置,然后在搭接槽的上表面凿出两个安装槽,并且对搭接槽和安装槽的内部进行凿毛,凿毛完毕后,将抗震件放入到安装槽中,接着在搭接槽上绑扎出锚固钢筋架,绑扎完毕后,将第二锚固钢筋绑扎到第一锚固钢筋上,并且使第二锚固钢筋的另一端固定到搭接槽上,固定好后,进行支模板,接着在模板上进行浇筑混凝土,使新基础承台成型出来,最终完成对老旧厂房基础的加固工作。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碎石粗骨料的粒径为3~5cm,泥浆的比重设置为1.04~1.17,粘度设置为23~28,含沙量设置为2~6%,PH值设置为7~9。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新钢管桩中碎石粗骨料和泥浆注入前,将四根第一锚固钢筋插入到新钢管桩的上端,之后对新钢管桩进行养护7~10天。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浇筑的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所述新基础承台浇筑完毕后,对其养护14~20天。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该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原基础承台上设置了一个抗震件,当该厂房改造完毕后,若发生地震时,利用橡胶支座的弹性,能够对新基础承台起到很好的缓冲抗震作用,保证了厂房的稳定性,防止厂房发生坍塌现象,进而对人员的生命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该厂房的安全性能,进而延长了该厂房的使用寿命。
[0024](2)、该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对护壁的泥浆参数进行多重改进,使得钻孔三个阶段都采用不同参数的泥浆护壁,保证了孔内壁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使内壁不发生坍塌情况,提高了泥浆护壁和排渣的效果,进而使改造后的厂房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原基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抗震件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中:1、原基础机构;11、原基础承台;12、搭接槽;13、安装槽;14、抗震件;141、第一钢板垫座;142、橡胶支座;143、第二钢板垫座;15、锚固钢筋架;2、原基础梁;3、原承台灌注桩;4、新基础承台;41、第一锚固钢筋;42、第二锚固钢筋;5、新钢管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包括原基础机构(1),所述原基础机构(1)的上表面垂直设置有原基础梁(2),且原基础机构(1)的两侧下表面均嵌入安装有原承台灌注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基础机构(1)的两侧均设置有新基础承台(4),两个所述新基础承台(4)的下表面均嵌入安装有新钢管桩(5);所述原基础机构(1)包括有原基础承台(11),所述原基础承台(11)的两侧上表面均开设有与新基础承台(4)相匹配的搭接槽(12),所述搭接槽(12)的前后侧上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抗震件(14),所述搭接槽(12)的上表面位于两个抗震件(14)的之间位置处设置有锚固钢筋架(15);所述抗震件(14)包括有第一钢板垫座(141),所述第一钢板垫座(1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142),所述橡胶支座(1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钢板垫座(1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垫座(141)是安装于安装槽(13)的内部,且第一钢板垫座(141)的上表面与搭接槽(12)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新基础承台(4)的前后侧下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二钢板垫座(143)相匹配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筋架(15)的横向设置有四根,且锚固钢筋架(15)的纵向设置有三根,各个所述锚固钢筋架(15)之间是通过钢丝进行绑扎连接,所述新基础承台(4)是搭接于搭接槽(1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基础承台(4)的上表面贯穿安装有与新钢管桩(5)相对应的第二锚固钢筋(42),所述第二锚固钢筋(42)的下端嵌入安装于新钢管桩(5)的上端,所述新基础承台(4)的另一侧嵌入安装于第二锚固钢筋(42),所述第二锚固钢筋(42)的一端是穿过新钢管桩(5)的上端一侧面,所述第一锚固钢筋(41)和第二锚固钢筋(42)均设置为四根。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老旧厂房基础建设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需要加固的老旧厂房所在的位置,确定出老旧厂房承载力不够的位置,确定完毕后,设计员绘出加固老旧厂房的基础图纸,基础图纸设计完毕后,根据图纸的尺寸,用全站仪在老旧厂房的基础两侧处测出新钢管桩(5)的位置;S2、所述步骤S1中,新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顺昌罗媛媛罗阳罗均荣李鸿龙胡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建昌龙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