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除尘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00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我除尘装置,包含一台风扇以及一个控制部件。风扇位于一台投影机内部,包含扇叶转向可变的一台风扇,通过扇叶转向的改变,使风扇吸气与排气的方向互相交换。控制器与风扇电连接,用来驱动风扇,并控制扇叶的转向。在使用投影机显示影像的情况下,扇叶以第一旋转方向转动,以引导冷却空气进入投影机内部,而将投影机内部元件的热量排出投影机外。在不使用投影机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驱动扇叶呈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使风扇吸气与排气的方向交换,改变通常吸气侧与通常排气侧流场的流向与特性,从而破坏元件上的灰尘的附着力,以风压将灰尘排出投影机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我除尘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投影机,特别是关于一种投影机的自我除尘装置。现有技术如图1A所示,常规投影机10的冷却结构,是将进风口11及出风口12设置在投影机壳体13上,并在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之间设置一台风扇14,通过风扇14将冷却空气由进气口11吸入至壳体13内冷却电源供应器15,然后冷却空气被引导至冷却灯泡16,最后,冷却空气由出风口12排出壳体13外。如图1B所示,因为风扇14吸气侧(即邻近进风口11的一侧)141的空气是稳定的层流(Laminar flow),而排气侧(即邻近出风口12一侧)142是具有旋转(Swirl)效应的紊流(Turbulent flow),由于层流其边界层(Boundary layer)较厚,因此将会造成空气中夹带的灰尘易于渐渐沉积在风扇14上及设置在其吸气侧141的元件(例如:电源供应器15)上;随着灰尘尘积的量增加,将降低风扇效率及提升电源供应器15的热阻而造成散热不良,因此,投影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则需清除风扇14或电源供应器15上的积尘,一般而言,利用拆卸投影机壳体13来清除积尘,但此方式随着投影机体积及内部空间的缩小,而越来越显得困难;另外,也可以在投影机10的进风口11设置滤网(图未示)来过滤进入投影机10内的冷却空气,以减少灰尘进入投影机内,但滤网的设置容易造成空气流量减少,因此需要利用提升风扇转速来提升流量,但这将伴随噪音产生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清除-->投影机内的灰尘,有待于研发人员提供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我除尘装置,不需要拆卸投影机壳体,即可将附着在投影机内部元件的灰尘排出投影机外,达到除尘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自我除尘装置包含一台风扇以及一个控制器,风扇位于一台投影机内部,包含扇叶转向可变的一台风扇,通过改变扇叶的转向,使风扇吸气与排气的方向互相交换。控制器与风扇电连接,用来驱动风扇,并控制扇叶的转向。在通常使用投影机显示影像的情况下,扇叶是以第一旋转方向转动,引导冷却空气进入投影机内部,流经元件时,带走元件的热量,排出投影机外。在不使用投影机的情况下,用控制器驱动扇叶以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使风扇吸气与排气的方向交换,改变通常吸气侧与通常排气侧流场的流向与特性,从而破坏元件上的灰尘的附着力,以风压将灰尘排出投影机外。附图简述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A是常规投影机的冷却结构的示意图;图1B是常规风扇的吸气侧与排气侧的流场与流向的特性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我除尘装置的控制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自我除尘装置的控制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自我除尘装置在显示影像状态下,风扇的吸气侧与排气侧的流场与流向的特性示意图;以及图5是本专利技术自我除尘装置于除尘状态下,风扇的吸气侧与排气-->侧的流场与流向的特性示意图。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后,应该可以由本专利技术所示出的技术,加以变化及修改,这并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2及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自我除尘装置包含一台轴流风扇600、一个控制器700以及一个启动元件500。轴流风扇600位于一台投影机900内部,轴流风扇600包括一个通常吸气侧610、一个通常排气侧620,一个可变转向的扇叶630、一个工作线圈640及一个转子650,借助于工作线圈640及转子650的作用而带动扇叶630转动,使扇叶630提供第一旋转方向及第二旋转方向,第一旋转方向及第二旋转方向的吸气与排气的方向互相交换,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方向为正转,第二旋转方向为逆转,而通常吸气侧610及通常排气侧620是指轴流风扇600在对投影机进行冷却时的吸气侧及排气侧;控制器700与轴流风扇600电连接,用来驱动轴流风扇600,并控制扇叶的旋转方向,控制器700包含一个感应元件710、连接到感应元件710的一个第一控制回路720以及一个第二控制回路730;启动元件500连接到控制器700,以提供一个控制信号至控制器700的感应元件710,控制信号是通过触动OSD(On-Screen Display)接口、按键或遥控器来产生。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当投影机处于显示影像的情况下,启动投影机且不触动启动元件500,此时,感应元件710未接收到控制信号,因此驱动第一控制回路720,使轴流风扇600扇叶呈第一旋转方向转动,引导冷却空气进入投影机900内部,流经电路或光学元件800时,带走电路或光学元件800的热量后,排出投影机900外,达到冷却投影机的目的。-->随着冷却空气进入投影机900内部的同时,灰尘也被吸入投影机900内部,被吸入投影机900内部的的灰尘会因为通常吸气侧610为层流且边界层厚,渐渐的沉积在投影机900内部与风扇600的吸风面叶片上,因此,投影机900使用一段时间后,即需执行自我除尘模式。执行自我除尘模式,是在停止使用投影机时,触动启动元件500产生一个控制信号,感应元件710感应控制信号后,驱动第二控制回路730工作,使工作线圈640产生电磁场,以转子650带动扇叶630呈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从而改变风扇600其通常吸气侧610与通常排气侧620的流场(如图5所示),使空气由通常排气侧620将空气吸入投影机900内,再由通常吸气侧610将空气排出投影机外,由于此时通常吸气侧610为边界层薄的紊流,而通常排气侧620为边界层厚的层流,因此可以利用紊流具有的边界层薄及乱流的特性,破坏灰尘的附着力,将灰尘排出投影机900外,从而清洁投影机900内的灰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我除尘方式,不需要利用拆卸投影机壳体来达到清除积尘,而只需要通过改变风扇的旋转方向,使风扇吸气与排气的方向交换,改变通常吸气侧与通常排气侧流场的流向与特性,即可达到除尘效果,因此清洁工作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另外,当轴流风扇600扇叶呈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时,从通常排气侧620吸入冷却空气,同时也吸入灰尘,但因为扇叶仅仅为了清除投影机900内部灰尘而短时间且低速的转动,所以此时吸入的灰尘并不多,并且当扇叶恢复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这些由通常排气侧620吸入的灰尘将被吹出投影机900外,因此,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清洁方式,可以有效达到清洁灰尘的效果。由上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可知,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将投影机内部的灰尘排出投影机外,以维持投影机内部元件的冷却效果,并防止尘积而造成的电路短路或热阻提升的问题。2、无须拆卸投影机壳体,只需改变风扇旋转方向,即可将投影-->机内的灰尘排出投影机外,达到自我除尘的功能。虽然本专利技术已经用一个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这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应该可以做出各种变化与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后面附上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我除尘装置,至少包含:一台轴流风扇,位于一台投影机内部,该轴流风扇包括一个可变转向的扇叶,以提供第一旋转方向与第二旋转方向;一个控制器,与该轴流风扇电连接,以驱动该轴流风扇;以及一个启动元件,连接到该控制器,以 提供一个控制信号到该控制器,当该控制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时,该控制器驱动该轴流风扇由该第一旋转方向切换至该第二旋转方向,从而改变该轴流风扇的吸气侧与排气侧的流场,以将该投影机内的灰尘排出该投影机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我除尘装置,至少包含:一台轴流风扇,位于一台投影机内部,该轴流风扇包括一个可变转向的扇叶,以提供第一旋转方向与第二旋转方向;一个控制器,与该轴流风扇电连接,以驱动该轴流风扇;以及一个启动元件,连接到该控制器,以提供一个控制信号到该控制器,当该控制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时,该控制器驱动该轴流风扇由该第一旋转方向切换至该第二旋转方向,从而改变该轴流风扇的吸气侧与排气侧的流场,以将该投影机内的灰尘排出该投影机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我除尘装置,其中该第一旋转方向与第二旋转方向可以是正转及逆转。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我除尘装置,其中该控制器更包括一个感应元件、一个连接到该感应元件的第一控制回路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年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