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变电铁塔的钢材的热浸锌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88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输变电铁塔的钢材的热浸锌工艺,包括筛选、倒角、抛丸、酸洗、助渡剂处理、烘干、热镀锌、冷却、钝化、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品的镀层均匀性好、同时降低锌液用量和热能消耗,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减少锌灰锌渣的产生,提高镀件质量,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输变电铁塔的钢材的热浸锌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镀锌
,具体涉及用于输变电铁塔的钢材的热浸锌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钢材本身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又容易因为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氧化或者腐蚀,降低使用寿命,为改善此问题,人们通常采用镀锌的方式提高钢材本身的耐腐蚀特性,镀锌通常分为热镀锌及冷镀锌。
[0003]热镀锌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性价比最优的钢材表面处理方法,实践表明,热镀锌工艺对钢铁的减蚀延寿、节能节材起着不可估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热镀锌工艺通常包括酸洗、助镀、烘干、热镀锌、冷却、钝化等工序。
[0004]现有的热镀锌工艺流程技术中存在如对金属表面处理不完全、镀锌热量消耗大、锌灰锌渣严重、镀锌均匀性差等问题。现有的工艺流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会影响车间内的操作工人的健康,而且废水和废气收集后需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排放,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的用于输变电铁塔的钢材的热浸锌工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输变电铁塔的钢材的热浸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筛选:对需要进行热镀锌的钢材进行检查,筛选出可进行镀锌的钢材,并将筛选出的钢材按照规格、形状、尺寸等方面用吊具进行吊挂;2)倒角:将步骤1)筛选出来的钢材进行倒角处理;3)抛丸:将步骤2)筛选出来的钢材通过抛丸机进行处理,去掉钢材表面氧化皮、锈蚀等污染物,同时使钢材表面粗糙度达到40~75μm;4)酸洗:a、将步骤3)处理后的钢材浸入酸洗液内直至浸没,浸没后钢材水平设置,酸洗过程中,吊带先将钢材的一端提起落下,再将另一端提起落下,每一端至少提起3次且每次提起的角度不大于15
°
,提起落下过程中钢材始终浸没在酸洗液内,酸洗温度为室温,酸洗时间为30~40min,所述酸洗液中盐酸含量为18%~20%,b、将酸洗合格的钢材浸没在流动的清水槽中,再通过吊带将钢材提起落下至少2次,直至去除表面残留的酸洗液,提起落下过程中,钢材始终浸没在清水中,清水的PH>6;5)助渡剂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钢材吊出清水槽,待表面积水滴后立即将钢材浸没在助渡剂溶液中,钢材在助渡剂处理过程中,温度为60~65℃,PH值为4.5~5.5,浸没时间为 1~2min;6)烘干:将步骤5)处理后的钢材吊出并烘干,烘干温度在80
°
~120
°
,烘干时间在 5~
10min;7)热镀锌:将步骤6)处理后的钢材放入锌液之前,先将锌液表面的氧化层清除,锌液中铁含量<0.02%,镀锌温度为430~440℃;平稳缓慢的将步骤6)处理后的钢材放入锌液中,钢材浸没在锌液中,吊带带动钢材上下吊动,钢材镀锌完成脱离锌液时,保持液面无锌灰及异物,并通过振动或汽刀去除钢材表面多余的锌液,钢材浸入锌液的时间<15min,钢材移动速度为1.5米/min;8)冷却:将步骤7)处理后的钢材浸没在流动的冷却水中,冷却水温在40℃~60℃;9)钝化:将步骤8)处理后的钢材浸没在钝化液内,并通过吊带将钢材在钝化液内上下串动一次,钢材脱离钝化液后,通过振动或汽刀将钢材表面多余的钝化液去除;10)检验:将吊带与步骤9)处理后的钢材脱离,清除钢材表面的残渣与滴瘤,使钢材表面外观光滑,无毛刺、滴瘤、起皮、麻面、多余结块和锌灰,无缺陷。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步骤1)需要进行热镀锌的钢材为Q235钢、Q345钢、 Q420钢或Q460钢。钢材种类的不同,热镀锌前后及热镀锌时的变量控制也有所不同,本工艺适用于Q235钢、Q345钢、Q420钢以及Q460钢的镀锌。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步骤2)所述倒角的半径为3mm。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步骤3)所述的抛丸机所用的磨料为钢丸和钢丝的混合物,钢丸:钢丝=3:2,所述钢丝和钢球的粒径均在0.9~1.1mm之间,抛丸机的速度在 2~3min之间。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步骤5)所述的助镀剂各组分含量为:氯化锌120g/L、氟硅酸钠20g/L,氯化钠10g/L,表面活性剂3g/L,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氟碳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工作温度为60~80℃。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表面活性剂中氟碳表面活性剂与碳氢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1:20。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步骤7)所述锌液由锌锭熔化而成,所述锌锭牌号为Zn99.995和/或Zn99.99。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步骤7)中的锌液温度为435~440℃,所述浸锌时间为 4~6min,所述锌液中含有0.05%~0.10%的铝,含有钛0.01%~0.03%。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步骤8)中,钢材在浸没在冷却水中之前,先在空气中冷却至100~150℃。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步骤9)所述钝化液各组分含量为:氟钛酸铵10g/L、植酸16g/L、硅胶30g/L、聚乙烯醇50g/L,去离子水余量,ph为5~6。
[001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输变电铁塔的钢材的热浸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筛选:对需要进行热镀锌的钢材进行检查,筛选出可进行镀锌的钢材,并将筛选出的钢材按照规格、形状、尺寸等方面用吊具进行吊挂。
[0018]2)倒角:将步骤1)筛选出来的钢材进行倒角处理。
[0019]3)抛丸:将步骤2)筛选出来的钢材通过抛丸机进行处理,去掉钢材表面氧化皮、锈
蚀等污染物,同时使钢材表面粗糙度达到40~75μm。
[0020]4)酸洗:a、将步骤3)处理后的钢材浸入酸洗液内直至浸没,浸没后钢材水平设置,酸洗过程中,吊带先将钢材的一端提起落下,再将另一端提起落下,每一端至少提起3次且每次提起的角度不大于15
°
,提起落下过程中钢材始终浸没在酸洗液内,酸洗温度为室温,酸洗时间为 30~40min,所述酸洗液中盐酸含量为18%~20%,b、将酸洗合格的钢材浸没在流动的清水槽中,再通过吊带将钢材提起落下至少2次,直至去除表面残留的酸洗液,提起落下过程中,钢材始终浸没在清水中,清水的PH>6。
[0021]5)助渡剂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钢材吊出清水槽,待表面积水滴后立即将钢材浸没在助渡剂溶液中,钢材在助渡剂处理过程中,温度为60~65℃,PH值为4.5~5.5,浸没时间为1~2min,。
[0022]6)烘干:将步骤5)处理后的钢材吊出并烘干,烘干温度在80
°
~120
°
,烘干时间在5~10min。
[0023]7)热镀锌:将步骤6)处理后的钢材放入锌液之前,先将锌液表面的氧化层清除,锌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输变电铁塔的钢材的热浸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筛选:对需要进行热镀锌的钢材进行检查,筛选出可进行镀锌的钢材,并将筛选出的钢材按照规格、形状、尺寸等方面用吊具进行吊挂;2)倒角:将步骤1)筛选出来的钢材进行倒角处理;3)抛丸:将步骤2)筛选出来的钢材通过抛丸机进行处理,去掉钢材表面氧化皮、锈蚀等污染物,同时使钢材表面粗糙度达到40~75μm;4)酸洗:a、将步骤3)处理后的钢材浸入酸洗液内直至浸没,浸没后钢材水平设置,酸洗过程中,吊带先将钢材的一端提起落下,再将另一端提起落下,每一端至少提起3次且每次提起的角度不大于15
°
,提起落下过程中钢材始终浸没在酸洗液内,酸洗温度为室温,酸洗时间为30~40min,所述酸洗液中盐酸含量为18%~20%,b、将酸洗合格的钢材浸没在流动的清水槽中,再通过吊带将钢材提起落下至少2次,直至去除表面残留的酸洗液,提起落下过程中,钢材始终浸没在清水中,清水的PH>6;5)助渡剂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钢材吊出清水槽,待表面积水滴后立即将钢材浸没在助渡剂溶液中,钢材在助渡剂处理过程中,温度为60~65℃,PH值为4.5~5.5,浸没时间为1~2min;6)烘干:将步骤5)处理后的钢材吊出并烘干,烘干温度在80
°
~120
°
,烘干时间在5~10min;7)热镀锌:将步骤6)处理后的钢材放入锌液之前,先将锌液表面的氧化层清除,锌液中铁含量<0.02%,镀锌温度为430~440℃;平稳缓慢的将步骤6)处理后的钢材放入锌液中,钢材浸没在锌液中,吊带带动钢材上下吊动,钢材镀锌完成脱离锌液时,保持液面无锌灰及异物,并通过振动或汽刀去除钢材表面多余的锌液,钢材浸入锌液的时间<15min,钢材移动速度为1.5米/min;8)冷却:将步骤7)处理后的钢材浸没在流动的冷却水中,冷却水温在40℃~60℃;9)钝化:将步骤8)处理后的钢材浸没在钝化液内,并通过吊带将钢材在钝化液内上下串动一次,钢材脱离钝化液后,通过振动或汽刀将钢材表面多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法王邦林邱峰卢承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