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转动功能康复用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081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腕部转动功能康复用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的丝杠和滚轮形成丝杠螺母传动,底座上的电机驱动丝杠转动时,滚轮不仅能在支撑盘上沿圆周运动,还能沿着丝杠向支撑盘的中心运动,因此滚轮的运动能够带着U形支架在支撑盘上螺旋的向内或向外运动,支撑盘的中部和边沿设有多个对应的电机正反转接触开关,滚轮运动到支撑盘的中间或边沿时均能够触碰到接触开关,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切换,因此能够驱动U形支架在支撑盘上内外往复且快慢交替的螺旋运动来提供牵引动力;该牵引装置为康复训练提供了自动化的牵引动力,不需要额外人员的帮助,康复训练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腕部转动功能康复用牵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肢体康复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腕部俯转功能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中风病,现代医学称之为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死亡率高, 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医学对中风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目前中风患者的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明显上升,大约75%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后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语言障碍、 肢体疼痛等,以偏瘫的发生率最高。
[0003]而在偏瘫的康复中,又以手功能的康复最为困难,患者的手在后期往往因肌肉痉挛,形成一个俯垂且屈曲的半握拳姿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因此手功能的康复一直是患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中风患者最难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市场上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辅助训练器具虽然不少,但针对手部的康复训练器还处于研发阶段,基本上都是让患者的手部握持住刚性的机械连杆机构,通过连杆机构的转动或者移动来活动患者的手指和手腕,以恢复手部肌肉机能;但是由于患者的手部处于俯垂屈曲的痉挛状态,缺乏自主的握持力,很难自主握持紧连杆机构的手柄进行连续训练,往往需要康复人员的帮助才能完成,导致患者的康复训练进程缓慢,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有效约束痉挛的手部摆动且自动化程度高的训练器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腕部转动功能康复用牵引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腕部转动功能康复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牵引装置包括圆筒形支座、安装在圆筒形支座内的牵引装置;圆筒形支座的内侧面沿轴向均布有多条延伸至圆筒形支座底面的滑轨;牵引装置包括均呈圆形且直径相同的盘形座和支撑盘,支撑盘上设置的俯转幅度调节组件,盘形座的侧面向下均布有多个外侧面和盘形座的侧面共面的滑动支撑块,滑动支撑块的外侧面上沿轴向设有两端贯穿的滑槽甲,多个滑槽甲匹配的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多个滑轨上,滑槽甲的中间开有贯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插入有定位螺栓,盘形座上表面的中心固定有竖向的电机,支撑盘通过台阶轴状连接件同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上部,电机轴穿过连接件从支撑盘的中心伸出,支撑盘的侧面沿轴向设有多个滑槽乙与滑轨滑动连接;俯转幅度调节组件包括丝杠、U形支架、中心设有螺纹轴孔的滚轮,电机轴伸出部分的侧面上沿径向设有套接孔,丝杠的一端插入在该套接孔内并固定,另一端靠近支撑盘的边沿,U形支架通过其下部中间开设的滑孔套装在丝杠上形成滑动副,滚轮套在U形支架内且其螺纹轴孔套装在丝杠上形成丝杠螺母传动,丝杠的中心距支撑盘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和滚
轮的半径相同;滚轮的滚动面两侧边沿均设有倒角,支撑盘上表面的中心处设有环形凸台且该环形凸台的外侧面上均布有多个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接触开关甲,支撑盘上表面的边沿处沿圆周均布有多个方形凸台,多个方形凸台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控制电机正反转的并与接触开关甲一一对应的接触开关乙,滚轮位于正反转接触开关甲和正反转接触开关乙之间;U形支架的上端面的中间设有与上述拉簧上的挂钩挂接的可旋转挂钩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圆筒形支座的下端连接有底座,底座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两个竖向的耳板,耳板上部的中间设有上下相邻的轴孔甲和轴孔乙,圆筒形支座外侧面的下部对称的设有两个转动支撑块,转动支撑块外侧面上部的中间设有转轴匹配的插入到耳板上的轴孔甲内,转动支撑块外侧面的中部以转轴为中心设有90度的弧形槽,弧形槽的两端均设有能够和轴孔乙对应的定位盲孔,竖向的耳板的外侧面和轴孔乙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轴销组件,定位轴销组件上的定位轴销匹配的插入到轴孔乙内。
[0007]优选的,所述的定位轴销组件包括门字形支架、定位轴销、弹簧,门字形支架通过其两端的支腿固定在竖向的耳板上,门字形支架的中间设有导向孔,定位轴销穿过该导向孔插入到轴孔乙内,定位轴销的外端设有推拉块,定位轴销的中部设有位于门字形支架内的挡块,挡块和门字形支架的顶端之间套有所述的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的可旋转挂钩装置包括球形座、旋转挂钩,球形座的底面固定在U形支架的上端面中间,球形座的底面向上开有柱形腔,球形座的顶部向下开有和贯通到柱形腔内的通孔,旋转挂钩包括中间的圆柱形竖杆、竖杆上端连接的挂钩乙、竖杆下端连接的圆球,圆球匹配的安装在柱形腔内,竖杆向上穿过球形座的通孔,挂钩乙与所述拉簧上的挂钩甲挂接。
[0009]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上端口处和下端口处均设有圆角,竖杆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圆球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
[0010]优选的,所述圆筒形支座的高度大于牵引装置的底座和支撑盘之间高度的二倍。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牵引装置的丝杠和滚轮形成丝杠螺母传动,底座上的电机驱动丝杠转动时,滚轮不仅能在支撑盘上沿圆周运动,还能沿着丝杠向支撑盘的中心运动,因此滚轮的运动能够带着U形支架在支撑盘上螺旋的向内或向外运动,支撑盘的中部和边沿设有多个对应的电机正反转接触开关,滚轮运动到支撑盘的中间或边沿时均能够触碰到接触开关,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切换,因此能够驱动U形支架在支撑盘上内外往复且快慢交替的螺旋运动来提供牵引动力;通过该牵引装置为康复训练提供了自动化的牵引动力,不需要额外人员的帮助,康复训练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0012]该牵引装置能够在圆筒形支座内沿着滑轨上下滑动来调整其与锥形套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锥形套俯转幅度的大小,定位销组件和定位盲孔能够使圆筒形支座竖向或横向固定,来调整牵引的方向。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圆筒形支座竖直固定进行训练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圆筒形支座横向固定进行训练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支撑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圆筒形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去除底座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约束牵引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支撑板上安装绑带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牵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牵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3中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局部放大图;图17是图15的A-A向剖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滚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01.圆筒形支座、11.转动支撑块、111.转轴、112.弧形槽、113定位盲孔、12.加强板、121.定位凸台、13.滑轨、14.支撑连接块、02.手部俯转约束装置、21.支撑板组件、22.固定支撑板、23.活动支撑板、231.绑带孔、232.绑带、24.合页、25.折叠支撑杆、251.支撑杆甲、252.支撑杆乙、253.圆孔、03.锥形套、31.牵引绳、32.收口绳、33.收口带、331.穿线套、34.拉簧、341.挂钩甲、35.套口、04.牵引装置、41.盘形座、411.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部转动功能康复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牵引装置包括圆筒形支座、安装在圆筒形支座内的牵引装置;圆筒形支座的内侧面沿轴向均布有多条延伸至圆筒形支座底面的滑轨;牵引装置包括均呈圆形且直径相同的盘形座和支撑盘,支撑盘上设置的俯转幅度调节组件,盘形座的侧面向下均布有多个外侧面和盘形座的侧面共面的滑动支撑块,滑动支撑块的外侧面上沿轴向设有两端贯穿的滑槽甲,多个滑槽甲匹配的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多个滑轨上,滑槽甲的中间开有贯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插入有定位螺栓,盘形座上表面的中心固定有竖向的电机,支撑盘通过台阶轴状连接件同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上部,电机轴穿过连接件从支撑盘的中心伸出,支撑盘的侧面沿轴向设有多个滑槽乙与滑轨滑动连接;俯转幅度调节组件包括丝杠、U形支架、中心设有螺纹轴孔的滚轮,电机轴伸出部分的侧面上沿径向设有套接孔,丝杠的一端插入在该套接孔内并固定,另一端靠近支撑盘的边沿,U形支架通过其下部中间开设的滑孔套装在丝杠上形成滑动副,滚轮套在U形支架内且其螺纹轴孔套装在丝杠上形成丝杠螺母传动,丝杠的中心距支撑盘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和滚轮的半径相同;滚轮的滚动面两侧边沿均设有倒角,支撑盘上表面的中心处设有环形凸台且该环形凸台的外侧面上均布有多个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接触开关甲,支撑盘上表面的边沿处沿圆周均布有多个方形凸台,多个方形凸台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控制电机正反转的并与接触开关甲一一对应的接触开关乙,滚轮位于正反转接触开关甲和正反转接触开关乙之间;U形支架的上端面的中间设有与上述拉簧上的挂钩挂接的可旋转挂钩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部转动功能康复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支座的下端连接有底座,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裴景冯晓东刘承梅陈耀刚张朝阳王晓丹王莉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