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线清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747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线清理机构,包括:料线管,收集部件,固定在料线管上的转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料线管为空心管体结构,料线管竖直管道与猪圈侧壁贴合,料线管水平管道与猪圈地面贴合,料线管与猪圈地面贴合位置设有底部开口,料线管内设有导线,导线与料线管轴向平行,导线上连接有刮板,若干刮板在导线长度路径上规律排布,料线管在其两端头分别设置有端头开口;任一刮板都有两根导线贯穿,导线在靠近料线管两端头位置分别进行一次交叉设置,使得刮板在交叉位置处相对于料线管径向完成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线清理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场清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料线清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猪场粪便及污水合理的处理和利用,既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又能变废为宝。猪粪及污水处理方法是与其利用和饲养工艺直接相关的。一般采用干清粪方式的,污水比较少,容易处理;采用自动清粪方式的,污水量大,先要经过固液分离后再做处理,进行利用。猪粪及污水常用作肥料和能源(沼气),还有用于养鱼、养藻等。用作肥料猪粪还田是我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环节,“粮—猪一肥一粮”型传统的农业生产,即猪多肥多、肥多粮多是比较典型的生态农业,猪粪还田在改良土壤、提高农业产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猪粪便污水还田的方式,与清粪工艺直接相关。世界上有些国家养猪采用水冲清粪,将粪水发酵后采用罐车随播种或专用机具破土埋在耕地里施用,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要有足够的发酵池或发酵罐。采用干清粪方式养猪,粪便可以通过土壤的自净作用处理,土壤获得肥料的同时净化粪污,节省了处理费用。但是土壤的净化能力有限,施用过多容易造成污染,鲜粪在土壤里发酵产热及其分解物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所以施用量受到限制,每公顷耕地鲜粪施用量7.5-9吨。对鲜粪进行腐熟堆肥后施用,可以解决上述矛盾,又能提高肥力。
[0003]然而现有的多数猪圈采用实心底板,少有对应的机械化清理装置,大都采用人工进圈清理,操作者将粪便进行收集取出,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料线清理机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料线清理机构,包括:料线管,收集部件,固定在所述料线管上的转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线管为空心管体结构,所述料线管竖直管道与猪圈侧壁贴合,所述料线管水平管道与猪圈地面贴合,所述料线管与所述猪圈地面贴合位置设有底部开口,所述料线管内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料线管轴向平行,所述导线上连接有刮板,所述若干所述刮板在所述导线长度路径上规律排布,所述料线管在其两端头分别设置有端头开口;所述收集部件位于所述料线管远离所述猪圈地面的上端头开口处,所述收集部件与所述料线管固定连接;所述料线管在所述上端头开口附近与所述猪圈侧壁活动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料线管在所述上端头开口附近管壁上设有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料线管固定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猪圈侧壁上的滑轨可滑动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穿透所述猪圈侧壁与外部驱动机构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在外部驱动机构带动下能够将所述导线绷紧。
[0010]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在外部驱动机构带动下能够将所述料线管
绕所述连接柱轴线转动。
[0011]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料线管竖直管道与所述料线管水平管道之间通过一拐头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拐头内导线附近设置有变向轴,所述变向轴位于所述导线远离所述猪圈地面一侧。
[0013]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任一所述刮板都有两根所述导线贯穿。
[0014]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在靠近所述料线管两端头位置分别进行一次交叉设置。
[0015]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刮板为半圆形弧度板。
[0016]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拐头为柔性材料。
[0017]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料线管上端头到所述猪圈地面距离大于猪圈隔板高度。
[0018]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料线管外壁为柔性材料。
[0019]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料线管为空心管体结构,且所述料线管与所述猪圈地面贴合位置设有底部开口,使得料线管内刮板能够通过底部开口将粪便抓取收集运输至高处的收集部件内,确保了本专利技术的可行性,且本专利技术中除了料线管两端头开口处,其余位置都是密封状态,保证了猪粪能够顺利从逐圈底部被全部抬高收集,不会中途掉落影响清理效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料线管竖直管道与猪圈侧壁贴合,所述料线管水平管道与猪圈地面贴合,使得料线管在猪圈中移动清理过程中,能够使猪从其内环空间通过,在不影响猪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完成对猪圈的清理工作,本专利技术排除了猪的空间占用影响因素,提高了清理工作的便利性以及效率;且本专利技术中环状料线管内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料线管轴向平行且所述导线上连接有刮板,使得刮板能够随导线在环状料线管中做不间断的循环移动,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清理工作具备连贯性,刮板能够在料线管移动全程始终保持抓取状态,保证了工作效率,且若干所述刮板在所述导线长度路径上规律排布,使得刮板能够提前根据猪圈地面猪粪的数量进行间距调试,以获得最佳抓取能力,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料线管在其两端头分别设置有端头开口,导线在所述端口处进行180
°
掉头,两个所述端头相配合,实现导线360
°
的封闭式循环系统,且两个端头开口中,底部端头开口能够使刮板的刮取能力一致延伸到导线脱离地面处,尽可能的在水平料线管长度范围内扩大了刮取范围,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清理收集效率;而顶部端头开口使得刮板能够将刮取的猪粪在排出至收集部件前在料线管竖直管道中尽可能多的储藏,使得最终排出的猪粪更加紧实,节约了收集部件的空间;且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例中,任一所述刮板都有两根所述导线贯穿,两根所述导线在所述刮板平面范围内间距尽可能拉大,使得刮板在导线上固定更为牢靠稳固,且所述导线在靠近所述料线管两端头位置分别进行一次交叉设置,(由于原本朝向猪圈壁的刮板在经过料线管两端头180
°
的调头后,会变为朝向猪圈内部,增大了本专利技术占用的空间),导线的交叉设置使得相对于料线管轴向翻转的刮板在交叉位置处径向再次翻转180
°
,使得本专利技术刮板占用空间减少,且在经过拐头时不会与拐头以及变向轴发生干涉,确保了本专利技术运作时的
流畅性。
[0020](3)本专利技术中收集部件位于所述料线管远离所述猪圈地面的上端头开口处,使得收集部件靠近猪粪出口,是收集部件与料线管配合紧密,减少猪粪重新落回猪圈的可能;所述收集部件与所述料线管固定连接,保证了在料线管移动过程中,收集部件能够始终跟随料线管移动。
[0021](4)本专利技术中料线管在所述上端头开口附近管壁上设有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料线管固定连接,确保料线管运动状态能够与连接柱完全同步,确保料线管运动的协同性与可控性;连接柱与所述猪圈侧壁上的滑轨可滑动连接,使得连接柱能够带动料线管沿滑轨滑动,从而达到是料线管水平管道经过猪圈地面所有位置的功能,且所述连接柱穿透所述猪圈侧壁与外部驱动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抬高方式为,外部驱动机构能够使连接柱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带动料线管绕连接柱轴线位置翘起,从而抬高料线管本体,使其越过猪圈之间隔板,同时本专利技术中料线管上端头到所述猪圈地面距离大于猪圈隔板高度,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线清理机构,包括:料线管,收集部件,固定在所述料线管上的转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线管为空心管体结构,所述料线管竖直管道与猪圈侧壁贴合,所述料线管水平管道与猪圈地面贴合,所述料线管与所述猪圈地面贴合位置设有底部开口,所述料线管内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料线管轴向平行,所述导线上连接有刮板,若干所述刮板在所述导线长度路径上规律排布,所述料线管在其两端头分别设置有端头开口;任一所述刮板都有两根所述导线贯穿,所述导线在靠近所述料线管两端头位置分别进行一次交叉设置,带动所述刮板在所述交叉位置处相对于所述料线管径向完成180
°
翻转;所述料线管在所述端头开口附近与所述猪圈侧壁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线清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线管竖直管道与所述料线管水平管道之间通过一拐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线清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拐头内导线附近设置有变向轴,所述变向轴位于所述导线远离所述猪圈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杰邵金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