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067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印染废水进行生物曝气的预处理操作,一段时间之后将水排放,进行介质过滤;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一段时间的搅拌处理,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和缓污剂,通过搅拌使混凝剂迅速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通过在废水过滤前进行沉淀处理,可以先将大颗粒物除去,而且配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的速率,解决了目前在进行废水处理时,用于过滤的部分容易被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堵塞,而且在进行反应时处理速度较慢,影响废水处理进程的问题,该深度处理方法具备能够实现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的优点,同时抽样检测能确保处理的质量,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丝绸为主的印染、毛织染整及丝绸厂等排出的废水,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不同,印染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也不同,其中,印染厂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t纺织品耗水100~200t,其中80%~90%成为废水排出,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0003]目前在进行废水处理时,用于过滤的部分容易被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堵塞,而且在进行反应时处理速度较慢,影响了废水处理的进程,为此提出一种可以预先对废水中浑浊物进行处理,且配合催化剂,能有效提高反应速度的深度处理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0004]专利技术专利内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具备能够实现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在进行废水处理时,用于过滤的部分容易被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堵塞,而且在进行反应时处理速度较慢,影响废水处理进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初步处理:首先对印染废水进行生物曝气的预处理操作,一段时间之后将水排放,进行介质过滤;(2)沉淀: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一段时间的搅拌处理,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和缓污剂,通过搅拌使混凝剂迅速融合;(3)液体检测:沉淀后的废水中,上层是清液而下层是固态浑浊物,对位于上层的清液进行抽样检测,如果上层清液不达标,则重复沉淀反应操作数次,直至达标;(4)固液分离:将达标后且位于上层的清液集中排放,接着向其中投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和氧化剂,随后在离心机中作离心处理;(5)最终排放:在离心操作之后静置一段时间,随后将液体通过膜组件排出至外界。
[0006]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曝气操作采用微量曝气,且曝气的时间范围控制在3-10h,用于过滤的介质采用石英砂、活性炭或粉煤灰,且这些介质的颗粒直径在1mm左右。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整个沉淀操作在混凝沉淀池中进行,搅拌的停留时间为1.5-2h。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投入的混凝剂为高分子混凝剂,具体为聚合氯化铝,且其中氧化铝的含量为大于10%,碱化度为50-80%,池中源水的PH值控制在5-9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进行混凝剂的投放时,利用重力将药剂投加在水泵吸水管内或者吸水井的吸水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混合即可。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在对液体进行取样时,使用专门的液体取样器进行操作,
且取样时在不同水域取样5-10次,然后求得平均值作为参照标准。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在使用取样器时,将取样器的底端深入清液水平面下五分之四的位置进行取样,判断水质达标的标准为清液中所含浑浊物的含量。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投入的催化剂有固态的Fe3O4/Fe2O3作为非均相催化剂,FeSO4作为均相反应催化剂,投入的氧化剂为H2O2,且它的投入浓度为30%。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氧化剂的投入量占清液总量的0.2-0.6

,FeSO4的投入量占清液处理水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4-1.2

,且FeSO4配制的溶液浓度为15%。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膜组件的类型为中空纤维式膜组件,且它通过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膜组件的使用PH范围为2-10,使用温度范围为5-45℃。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在废水过滤前进行沉淀处理,可以先将大颗粒物除去,而且配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的速率,解决了目前在进行废水处理时,用于过滤的部分容易被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堵塞,而且在进行反应时处理速度较慢,影响废水处理进程的问题,该深度处理方法具备能够实现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的优点,同时抽样检测能确保处理的质量,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
[0017]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初步处理:首先对印染废水进行生物曝气的预处理操作,一段时间之后将水排放,进行介质过滤;(2)沉淀: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一段时间的搅拌处理,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和缓污剂,通过搅拌使混凝剂迅速融合;(3)液体检测:沉淀后的废水中,上层是清液而下层是固态浑浊物,对位于上层的清液进行抽样检测,如果上层清液不达标,则重复沉淀反应操作数次,直至达标;(4)固液分离:将达标后且位于上层的清液集中排放,接着向其中投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和氧化剂,随后在离心机中作离心处理;(5)最终排放:在离心操作之后静置一段时间,随后将液体通过膜组件排出至外界。
[0018]实施例一: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初步处理:首先对印染废水进行生物曝气的预处理操作,一段时间之后将水排放,进行介质过滤,曝气操作采用微量曝气,且曝气的时间范围控制在3-10h,用于过滤的介质采用石英砂、活性炭或粉煤灰,且这些介质的颗粒直径在1mm左右;(2)沉淀: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一段时间的搅拌处理,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和缓污剂,通过搅拌使混凝剂迅速融合,整个沉淀操作在混凝沉淀池中进行,搅拌的停留时间为1.5-2h,投入的混凝剂为高分子混凝剂,具体为聚合氯化铝,且其中氧化铝的含量为大于
10%,碱化度为50-80%,池中源水的PH值控制在5-9之间,在进行混凝剂的投放时,利用重力将药剂投加在水泵吸水管内或者吸水井的吸水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混合即可;(3)液体检测:沉淀后的废水中,上层是清液而下层是固态浑浊物,对位于上层的清液进行抽样检测,如果上层清液不达标,则重复沉淀反应操作数次,直至达标;(4)固液分离:将达标后且位于上层的清液集中排放,接着向其中投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和氧化剂,随后在离心机中作离心处理;(5)最终排放:在离心操作之后静置一段时间,随后将液体通过膜组件排出至外界。
[0019]实施例二: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初步处理:首先对印染废水进行生物曝气的预处理操作,一段时间之后将水排放,进行介质过滤,曝气操作采用微量曝气,且曝气的时间范围控制在3-10h,用于过滤的介质采用石英砂、活性炭或粉煤灰,且这些介质的颗粒直径在1mm左右;(2)沉淀: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一段时间的搅拌处理,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和缓污剂,通过搅拌使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初步处理:首先对印染废水进行生物曝气的预处理操作,一段时间之后将水排放,进行介质过滤;沉淀: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一段时间的搅拌处理,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和缓污剂,通过搅拌使混凝剂迅速融合;液体检测:沉淀后的废水中,上层是清液而下层是固态浑浊物,对位于上层的清液进行抽样检测,如果上层清液不达标,则重复沉淀反应操作数次,直至达标;固液分离:将达标后且位于上层的清液集中排放,接着向其中投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和氧化剂,随后在离心机中作离心处理;最终排放:在离心操作之后静置一段时间,随后将液体通过膜组件排出至外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曝气操作采用微量曝气,且曝气的时间范围控制在3-10h,用于过滤的介质采用石英砂、活性炭或粉煤灰,且这些介质的颗粒直径在1mm左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整个沉淀操作在混凝沉淀池中进行,搅拌的停留时间为1.5-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投入的混凝剂为高分子混凝剂,具体为聚合氯化铝,且其中氧化铝的含量为大于10%,碱化度为50-80%,池中源水的PH值控制在5-9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游淑洪
申请(专利权)人:连江明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