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66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20
本申请属于脑电波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脑电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疾病信息,测量脑电波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的便携式脑电信号采集仪,通过将采集仪设置为具备一定弧度的瓦片状结构,但仍然无法广泛匹配不同被测试者的额头,造成测量失败或失准。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通过将检测电极设置在与壳体铰链连接的旋转部上,实现检测电极的位置局部可调,适用于不同人体额头;通过本申请的结构设置,进一步优化了设备的占用空间,两个检测电极共用一个基准电极,不仅使本申请更加小巧、便携,使两个检测电极与基准电极的距离相等,更加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确性。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
[0001]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08月0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728131.4、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的中国专利申请,以及在2019年08月0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21274892.9、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脑电波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

技术介绍

[0003]脑电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的方法,脑电波是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
[0004]脑电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疾病信息,在临床医学方面,脑电信号处理不仅可为某些脑疾病提供诊断依据,而且还为某些脑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工程应用方面,人们也尝试利用脑电信号实现脑-计算机接口(BCI),利用人对不同的感觉、运动或认知活动的脑电的不同,通过对脑电信号的有效的提取和分类达到某种控制目的。
[0005]在实际应用时,对脑电信号的采集显得非常重要。脑电测量一般是在头部一定的位置放置电极,将微弱的脑电信号精确获取,经脑电图仪等脑电设备,将脑电信号采集、放大、处理并记录其波形。目前出现了一种便携式的脑电信号采集仪,采用集成贴片式设计,将电极与信号传感器及其它配件集成到小型片状体上,通过接触佩戴者的额头区域采集其脑电信号,从而实现对人体目标的脑电信号采集。
[0006]要这种便携式的脑电信号采集仪,无法广泛匹配不同人体目标的头型,在应用到脑部额头曲率较大或者较小的目标人体头部时,会出现无法紧密贴好的现象,导致电极片粘贴不牢,稍加晃动,就会掉落,从而影响对脑电波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以解决当前采集脑电信号设备存在匹配性差、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0008]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包括壳体、处理模块以及采集模块;
[0010]所述处理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采集模块嵌入式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
[0011]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基准电极和检测电极,所述检测电极设置在与所述壳体铰接的旋转部上。
[0012]可选的,所述旋转部通过铰链旋转的角度为θ,且0
°
≦θ≦90
°
;当θ=0
°
时,所述旋转部的背面与所述壳体的外壁贴合。
[0013]可选的,所述电极对包括一个基准电极和两个检测电极,所述两个检测电极共用一个基准电极。
[0014]可选的,所述电极对中,所述两个检测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的距离相等。
[0015]可选的,所述电极对中的电极采用纽扣电极,所述纽扣电极的母扣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上,所述纽扣电极的公扣设置在电极贴上。
[0016]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电源单元和主板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主板单元电连接。
[0017]可选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嵌入式设置在与所述采集模块同侧的所述壳体的外壁上,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
[0018]可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额温传感器和心率血氧传感器。
[0019]可选的,所述传感器的测量面一侧设置有保护镜片。
[0020]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充电孔和下载孔,所述充电孔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下载孔与所述主板单元连接。
[0021]可选的,所述壳体为瓦片状,所述壳体的检测面为椭圆形,所述检测电极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长轴两端边部,所述基准电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短轴轴线上。
[0022]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申请提供的智能脑电采集仪,包括壳体、处理模块以及采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采集模块嵌入式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基准电极和检测电极,所述检测电极设置在与所述壳体铰接的旋转部上。通过设置与壳体铰链连接的旋转部,实现检测电极的位置局部可调,适用于不同人体额头;通过本申请的结构设置,进一步优化了设备的占用空间,两个检测电极共用一个基准电极,不仅使本申请更加小巧、便携,使两个检测电极与基准电极的距离相等,更加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
[002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示说明:
[0030]其中,1-壳体、2-处理模块、3-采集模块、31-基准电极、32-检测电极、33-旋转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
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0032]参见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包括壳体1、处理模块2以及采集模块3;
[0034]所述处理模块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采集模块3嵌入式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所述采集模块3与所述处理模块2相连;
[0035]所述采集模块3包括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基准电极31和检测电极32,所述检测电极32设置在与所述壳体1铰接的旋转部33上。
[0036]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作为一种载体介质,同时承载了处理模块2和采集模块3,因此在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兼顾便携性。本申请的智能脑电采集仪用于测量目标对象(一般为人体)的额头,因此,为了匹配目标对象的额头形状,壳体1本身可以是多种形状。但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检测电极32设置在与壳体1铰接的旋转部33上,参见图3和图4,针对不同的头型额头,可以做适应性调整,其实施过程仅需旋转旋转部33,调整旋转部33与壳体1的夹角即可实现。旋转部33的设置有利于本申请适配更多不同的头型额头,提升了本申请的适用性。
[0037]可选的,所述旋转部33通过铰链旋转的角度为θ,且0
°
≦θ≦90
°
;当θ=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脑电采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处理模块(2)以及采集模块(3);所述处理模块(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采集模块(3)嵌入式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所述采集模块(3)与所述处理模块(2)相连;所述采集模块(3)包括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基准电极(31)和检测电极(32),所述检测电极(32)设置在与所述壳体(1)铰接的旋转部(3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脑电采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33)通过铰链旋转的角度为θ,且0
°
≦θ≦90
°
;当θ=0
°
时,所述旋转部(33)的背面与所述壳体(1)的外壁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脑电采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对包括一个基准电极(31)和两个检测电极(32),所述两个检测电极(32)共用一个基准电极(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脑电采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对中,所述两个检测电极(32)与所述基准电极(31)的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脑电采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博杨莲科潘志家侯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慧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