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部分存储集群是一种无元数据服务器的分布式架构,其通过CRUSH算法实现了数据分配到指定后端磁盘资源,并能通过该算法找到数据存储节点,从而解决了专门构建元数据服务器的成本问题。然而当写入数据的类型为小写覆盖写数据时,会记录日志到KV(Key-Value,键值)数据库,若存在大量小写覆盖写型数据,那么KV数据库的性能将成为瓶颈。
[0003]为了提高小写覆盖写型数据的写入数据性能,常规的做法是把KV数据库建立在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上以提高写入数据的性能,也就是以SSD作为日志盘。
[0004]然而SSD的成本过高,并且当SSD损坏时,SSD上的元数据丢失,会导致元数据在数据存储盘上关联的所有数据全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以解决现有数据存储技术中将SSD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高速缓冲存储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获取的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根据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目标缓存区域,并将所述待存储数据缓存到所述目标缓存区域,其中,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包括至少两种缓存区域,各缓存区域对应存储的数据类型是预先配置的;若所述目标缓存区域的缓存量达到该目标缓存区域对应的预设缓存量阈值,则根据所述目标存储地址信息,将所述目标缓存区域中存储的数据,通过异步刷新同步到所述磁盘中相应的存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获取的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根据获取的待存储数据在磁盘中的目标存储地址信息,确定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缓存区域的大小,以及各缓存区域各自对应的预设缓存量阈值,均是依据各缓存区域对应存储的数据类型进行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储优先级高的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的大小,大于存储优先级低的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的大小;相应的,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预设缓存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缓存区域对应的预设缓存量阈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对应存储的数据类型包括元数据或日志数据;所述第二缓存区域对应存储的数据类型包括写入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各缓存区域的物理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物理地址信息用于当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无法正常运行时,根据所述物理地址信息提取各缓存区域内缓存的待存储数据。7.一种数据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所述装置包括:数据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获取的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待存储数据缓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目标缓存区域,并将所述待存储数据缓存到所述目标缓存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