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种植的搭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221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龙果种植的搭架,包括第一斜杆,第二斜杆,横梁,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上部均设置有若干插孔,所述第一斜杆,第二斜杆通过插孔相互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第二斜杆横梁通过钢丝捆绑缠绕成一个整体,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固定有竹竿,使用时,先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一侧分别插入倾斜的插入土体内部,再将另一侧和横梁通过钢丝绳捆绑缠绕形成一个整体,在横梁的固定孔中插入竹竿,火龙果苗固定在竹竿上生长,同时能根据火龙果的种植需求对横梁的架设高度,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的架设间距及角度进行快速调节并固定,且整体安装便捷,安装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龙果种植的搭架


[0001]本技术涉及于火龙果栽培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火龙果种植的搭架。

技术介绍

[0002]火龙果是仙人掌科植物,分布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生长最适温度为25~35摄氏度,为保证火龙果植株在生长过程中不受自然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还需要设计搭架结构;
[0003]在火龙果栽培种植时,主要通过搭架从而引导火龙果茎节定向发展,形成更好的生长形态,以便于满足火龙果果实更好的受到光照和通风的要求,提高火龙果的产值和质量。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种植火龙果主要是将火龙果搭架在石柱或水泥柱上,这样的种植方式,一方面,受水泥柱或石柱的影响较大,当水泥柱或石柱容易因为外部气候影响不能笔直站立,容易影响火龙果的生长状态;另一方面,石柱或水泥柱的堆砌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大,果农因此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火龙果栽培时将其搭架在水泥柱上,这种栽培方式受水泥柱影响较大并且容易降低火龙果的产量的缺点。本技术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火龙果种植的搭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龙果种植的搭架,包括第一斜杆,第二斜杆,横梁,钢丝绳,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上部均设置有若干插孔,所述第一斜杆,第二斜杆通过插孔相互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第二斜杆横梁通过钢丝捆绑缠绕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均倾斜地插入土地内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固定有竹竿,所述竹竿插入其下部的土地内部。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及横梁均为外径为5cm的空心钢管。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及竹竿插入土地内部深度均为0.5m。
[0008]优选地,所述插孔间距不等的分布在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上部。
[0009]优选地,所述横梁距地面的高度为1.5~2.5米。
[0010]优选地,所述相邻的两个竹竿的间距为1.5~2米。
[0011]本技术优点有两点:一是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上部均设置有若干插孔,所述第一斜杆,第二斜杆通过插孔相互交叉连接,第一斜杆,第二斜杆横梁通过钢丝捆绑缠绕成一个整体,利用间距不等的分布在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上部插孔,使得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相互交叉连接,然后固定横梁,能根据火龙果的种植需求对横梁的架设高度,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的架设间距及角度进行快速调节并固定,且整体安装便捷,安装效率高;
[0012]二是为了方便更好的固定竹竿,使火龙果生长时,火龙果苗固定在竹竿上生长,横梁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并将竹竿一头固定在固定孔内,便于竹竿的竖直固定,设计合理,
降低火龙果种植时的成本,提高火龙果果实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火龙果种植的搭架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一斜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横梁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横梁-3,插孔-4,钢丝绳-5,固定孔-6,竹竿-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3所示,一种火龙果种植的搭架,包括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横梁(3),其中,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及横梁(3)均为外径为5cm的空心钢管,钢丝绳(5),所述第一斜杆(1)和第二斜杆(2)上部均设置有若干插孔(4),所述插孔(4)间距不等的分布在第一斜杆(1)和第二斜杆(2)的上部;所述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通过插孔(4)相互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横梁(3)通过钢丝绳(5)捆绑缠绕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均倾斜地插入土地内部,所述横梁(3)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6),所述固定孔(6)内固定有竹竿(7),所述竹竿(7)插入其下部的土地内部。
[0018]使用时,所述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及竹竿(7)插入土地内部深度均为0.5m,所述横梁(3)距地面的高度为1.5~2.5米,所述相邻的两个竹竿(7)的间距为1.5~2米。
[0019]本技术使用时,先将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一侧分别插入倾斜的插入土体内部,再将另一侧和横梁(3)通过钢丝绳(5)捆绑缠绕形成一个整体,在横梁(3)的固定孔中插入竹竿(7),竹竿(7)插入其下部的土地内部0.5m,火龙果苗固定在竹竿上生长,同时能根据火龙果的种植需求对横梁的架设高度,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的架设间距及角度进行快速调节并固定,且整体安装便捷,安装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种植的搭架,包括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横梁(3),钢丝绳(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杆(1)和第二斜杆(2)上部均设置有若干插孔(4),所述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通过插孔(4)相互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横梁(3)通过钢丝绳(5)捆绑缠绕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斜杆(1),第二斜杆(2)均倾斜地插入土地内部,所述横梁(3)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6),所述固定孔(6)内固定有竹竿(7),所述竹竿(7)插入其下部的土地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的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恒玮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高原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