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010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循环净化子系统;所述空气循环净化子系统包括多个空气过滤置换窗和与该空气过滤置换窗相配套的风机装置,其用于将室外的空气过滤后吸进室内,并将室内的空气处理后排出室外完成室内空气置换,从而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纯净。这种空气过滤置换窗的模式,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安全,同时保证排出的空气安全无害,且能把整个室内空间的气体进行清洁置换。再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还设有杀菌除尘子系统和冷暖温控子系统对室内的病菌进一步杀灭,保证空间环境的安全,使室内环境四季均舒适。系统还配置智能控制器,通过物联网随时控制系统的运行,构造简洁合理,空气净化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境污染的问题,特别空气质量,在雾霾天气人们出行常常会带着口罩,而在室内,空气质量也没得到多大的提高。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在空气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空气净化器逐渐成为居家生活的常见设备。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是独立的机器设备,其一般是安置在房间内,通过风机抽吸房间的空气过滤后释放,这样的空气净化方式存在如下的弊端:(1)由于净化器安装在房间内,仅对其周围空气过滤净化,净化范围被局限,而不能阻挡新进入房间的空气所携带的灰尘、细菌等;(2)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功能较为单一,对室内空气的净化水平不十分理想,且杀菌作用欠缺;(3)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现有的空气净化器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该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循环净化子系统,杀菌除尘子系统和冷暖温控子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循环净化子系统;所述空气循环净化子系统包括多个空气过滤置换窗和与该空气过滤置换窗相配套的风机装置,其用于将室外的空气过滤后吸进室内,并将室内的空气处理后排出室外完成室内空气置换,从而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纯净。
[0005]前述的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所述空气过滤置换窗,包括置换窗本体和用于安装的窗框,所述置换窗本体包括空气初效过滤层、光触分解层、石墨烯吸附层和/或二次除尘层;空气依次经空气初效过滤层、光触分解层、石墨烯吸附层和/或二次除尘层的过滤及处理后进入或排出室内。
[0006]优选的,所述空气初效过滤层为透明的防水透气膜,所述光触分解层为涂有光触酶的PP滤纸瓦楞过滤网,所述石墨烯吸附层为中间填充有含石墨烯纳米矿物晶体的蜂窝空气过滤网,所述二次除尘层为无纺布过滤网,所述无纺布过滤网为含有抗菌消毒物质的材料制成,所述抗菌物质优选为二氧化氯或银离子。
[0007]前述的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所述空气初效过滤层、光触分解层、石墨烯吸附层和二次除尘层按照要求叠置在窗框内,且优选的,每层均可单独从窗框内抽出更换。叠置的具体要求一般为:进气的置换窗,即配有内吸涡轮风机的空气过滤置换窗,其各层的顺序为:空气初效过滤层

光触分解层

石墨烯吸附层

二次除尘层,空气初效过滤层位于最外侧与室外空气接触,涡轮风机和排风罩位于二次除尘层位于二次除尘层侧。此外,为了防止飞虫或大颗粒灰尘对窗体破坏,在窗体的外侧还可以加设钢丝网;出气的置换
窗,即配有外排涡轮风机的空气过滤置换窗,其各层的顺序为:光触分解层

石墨烯吸附层

二次除尘层

空气初效过滤层,同样是空气初效过滤层位于最外侧与室外空气接触,涡轮风机和排风罩位于光触分解层侧,且根据需要可取舍各层。
[0008]优选的,所述窗框为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
[0009]前述的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所述风机装置包括内吸涡轮风机、外排涡轮风机和风罩,所述风罩设置在空气过滤置换窗二次除尘层的一侧,所述内吸涡轮风机用于将空气抽入室内,所述外排涡轮风机用于将空气排出室外。
[0010]前述的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还包括杀菌除尘子系统和温控子系统;所述杀菌除尘子系统用于对房间内的环境消毒及进一步除尘,所述冷暖温控子系统用于调控房间温度及湿度。
[0011]前述的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所述杀菌除尘子系统包括设置在房间内的紫外灯和设置在入户大门处的风淋设备。
[0012]前述的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所述冷暖温控子系统包括与空气循环净化子系统中内吸涡轮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上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内吸涡轮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制冷和加热设备。
[0013]根前述的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该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还包括家居控制器,其通过物联网的控制系统的运行,包括风机、紫外灯、风淋设备及加热电丝的运转。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系统通过空气循环净化子系统采用空气过滤置换窗的模式,将室外空气净化后吸入室内,隔离了空间空气进入带来的灰尘,降地室内PM2.5,同时可以杀菌抗菌,防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保证室内空气安全;另外,空气过滤置换窗所用的材料还可以净化甲醛,对室内的空间抽滤,然后排出室外,既净化置换了室内的空气,又避免室内的甲醛气体或病菌进入室外环境,保证排出的空气安全无害。而且本技术采用空气过滤置换窗,能把整个室内空间的气体进行清洁置换,解决现有净化器的局限性,另外置换窗本体包括多层过滤杀菌模式,除了除尘还通过光触酶分解细菌病毒,含石墨烯纳米矿物晶体可进一步的吸附病菌及细微颗粒,无纺布过滤网进一步过滤空气,使室内空气实现真正的洁净安全,且配合风机的作用,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让居住更舒畅。
[0016]再者,本技术系统还设有杀菌除尘子系统和冷暖温控子系统。杀菌除尘子系统通过紫外灯对室内的病菌进一步杀灭,而风淋设备,进一步减少人体携带回家的病菌,进一步保证空间环境的安全。而冷暖温控子系统的管道使室内空气流通更分散,管道出风口的水/槽可加水或冰,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而加设的加热电丝能将管道内的空气加热后吹出,使室内环境四季均舒适。
[0017]此外,本技术系统还配有智能控制器,通过物联网随时控制系统的运行,实现空气清洁的智能化。
[0018]总之,本技术系统,构造简洁合理,空气净化效果好,实现整个空间空气的彻底净化,保证室内室外环境的安全,并满足了人们对智能家居的追求,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平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空气过滤置换窗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空气过滤置换窗;2、风机装置;211、内吸涡轮风机;212、外排涡轮风机;22、风罩;3、置换窗本体;31、初效过滤层;32、光触分解层;33、石墨烯吸附层;34、二次除尘层;4、窗框;5、紫外灯;6、风淋设备;7、通风管道;8、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亦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等同变化。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23]本实施例是一种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循环净化子系统;所述空气循环净化子系统包括多个空气过滤置换窗(1)和与该空气过滤置换窗(1)相配套的风机装置(2),其用于将室外的空气过滤后吸进室内,并将室内的空气处理后排出室外完成室内空气置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置换窗(1),包括置换窗本体(3)和用于安装的窗框(4),所述置换窗本体(3)包括空气初效过滤层(31)、光触分解层(32)、石墨烯吸附层(33)和/或二次除尘层(34);空气经空气初效过滤层(31)、光触分解层(32)、石墨烯吸附层(33)和/或二次除尘层(34)的过滤及处理后进入或排出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初效过滤层(31)为透明的防水透气膜,所述光触分解层(32)为涂有光触酶的PP滤纸瓦楞过滤网,所述石墨烯吸附层(33)为中间填充有含石墨烯纳米矿物晶体的蜂窝空气过滤网,所述二次除尘层(34)为无纺布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空间智能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初效过滤层(31)、光触分解层(32)、石墨烯吸附层(33)和/或二次除尘层(34)按照要求叠置在窗框(4)内,且每层均可单独从窗框(4)内抽出更换;所述窗框(4)为不锈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良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庞浙伟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