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93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属于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用于种植蔬菜和牧草的苗床、用于养殖家禽的禽笼和用于禽笼移动至不同苗床上方的轨架;所述轨架呈矩形多格状,所述轨架上每格均设有轨道,所述苗床设在轨架的空格内,每组轨架上苗床的数量至少为四组,所述禽笼滑动在轨架的轨道上,每组所述禽笼位于一组苗床上方,所述轨架上禽笼的数量为至少一组,所述禽笼底端与苗床之间的高度为可调节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较现有技术,在禽笼下方设置种植蔬菜、牧草的苗床,利用家禽的粪便给蔬菜、牧草提供养分,不需要费时费力去清理鸡粪;蔬菜、牧草长出来后给家禽提供食物,降低饲料成本。降低饲料成本。降低饲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养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家禽集约化养殖给动物性食品安全带来了难以消除的隐患,出现了动物疫病增加、药物残留、动物福利差、禽肉缺乏风味、养殖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现有的养殖鸡一般设置在厂房内的鸡笼里,不放养,厂房透气性差,臭气熏天,特别是夏天,鸡舍内温度较高,影响鸡的进食积极性,还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会对家禽肉质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鸡舍内的鸡粪处理也是很大的工程,需要经常清扫,收集后运出处置,费时费力。单位面积的牧草中含有的有机物总量,是粮食作物的3-5倍,产出的蛋白质是粮食作物的4-8倍,这就意味着,发展草食家禽业对于当下的中国,带来的经济效益毫无疑问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草的生命力要远远强于其他作物,并且家禽食用牧草,可以促进排便,帮助消化,有利于家禽的肉质生长。基于上述内容,我们提出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包括用于种植蔬菜和牧草的苗床、用于养殖家禽的禽笼和用于禽笼移动至不同苗床上方的轨架;
[0006]所述轨架呈矩形多格状,所述轨架上每格均设有轨道,所述苗床设在轨架的空格内,每组轨架上苗床的数量至少为四组,所述禽笼滑动在轨架的轨道上,每组所述禽笼位于一组苗床上方,所述轨架上禽笼的数量为至少一组,所述禽笼底端与苗床之间的高度为可调节高度。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禽笼包括四组下支撑柱以及与下支撑柱一体连接的上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的底端设有万向轮,每两组所述上支撑柱顶端设有设有顶架,所述顶架的上端设有用于遮阳或遮雨的遮挡装置,四组所述上支撑柱之间、以及两组顶架之间均设有固定围网,四组所述下支撑柱与下支撑柱交汇处设有底网,底网在下支撑柱上活动,所述底网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水食槽,水食槽位于两组上支撑柱之间,所述底网的上端设有活动围网,下支撑柱上设有若干组穿孔,且所述顶端穿孔上设有用于固定底网的固定条,底网下降至底端穿孔时,活动围网和上支撑柱之间固定围网平齐。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位于水食槽位置的活动围网上开设有与水食槽相匹配的安装口,所述水食槽均内部倾斜的长槽状,底端面为外高内低。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遮挡装置包括分别位于两组顶架上的支撑架和两组支撑架上端的顶板,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两组转轴,转轴上设有布卷,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带动转轴转动的收拉链。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布卷的末端设有重条,重条上固定设有拉绳。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万向轮包括在轨道上滑动的轮盘和与下支撑柱连接的轮架,所述轮架的前后端为推刀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轨道包括单轨和双轨,轨道的外边缘为单轨,轨道的空格分割处均为双轨,所述苗床直角转弯处轨道均为弧形。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苗床中混合种植黑麦草、菊苣、苜蓿和绿叶蔬菜。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在禽笼下方设置苗床种植蔬菜、牧草,利用家禽的粪便给蔬菜、牧草提供养分,蔬菜、牧草长出来后给家禽提供食物,且营养均衡,不需要清理费时费力去清理鸡粪。该装置所实现的养殖方式是圈养和散养的过度方式,半回归自然,既避免了圈养空间污浊,又避免了散养方式下雨水易造成禽类感冒等不利影响;养出来的禽类羽毛光亮、风味独特、肉质鲜嫩味浓。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禽生态养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禽生态养殖装置的轨架和苗床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禽生态养殖装置的禽笼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家禽生态养殖装置的遮挡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轨架;11、轨道;2、苗床;3、禽笼;31、下支撑柱;32、上支撑柱;33、顶架;34、遮挡装置;341、支撑架;342、顶板;343、转轴;344、布卷;345、收拉链;346、重条;347、拉绳;35、固定围网;36、底网;37、活动围网;38、万向轮;381、轮盘;382、轮架;39、水食槽;310、固定条;31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畜禽生态养殖装置,包括用于种植蔬菜和牧草的苗床2、用于养殖家禽的禽笼3和用于禽笼3移动至不同苗床2上方的轨架1,轨架1呈矩形多格状,轨架1上每格均设有轨道11,轨道11上有出口,便于将禽笼3滑至轨道11上,苗床2设在轨架1的空格内,每组轨架1上苗床2的数量为四组,苗床2上分别种植不同的蔬菜和牧草,包括黑麦草、菊苣、苜蓿和绿叶蔬菜,每亩苗床2可养鸡2000只、养鸭500只、养鹅200只,禽笼3滑动在轨架1的轨道11上,每组禽笼3位于一组苗床2上方,轨架1上禽笼3的数量为两组,禽笼3内的家禽排出粪便后直接落入到苗床2中,利用家禽的粪便给蔬菜、牧草提供养分,蔬菜、牧草长出至禽笼3高度后给家禽提供食物,不需要清理费时费力去清理鸡粪,在清理禽笼3时,清理用水流入苗床2中,为蔬菜和牧草提供水分,当一苗床2上的植物被吃光后,将禽笼3顺着轨道11横向或竖向移动至另一苗床2的上方,使得前一苗床2上的植物有生长时间,而且
可以采用不同的蔬菜和牧草种类的搭配,使得不同年龄的鸡可以吃到不同的蔬菜或牧草,可以合理分配和搭配鸡的吃食,禽笼3底端与苗床2之间的高度为可调节高度,可以降低禽笼3底端与苗床2之间的高度差,使得不同年龄的鸡都能吃到苗床2上的蔬菜和牧草。
[0024]禽笼3包括四组下支撑柱31以及与下支撑柱31一体连接的上支撑柱32,下支撑柱31的底端设有万向轮38,禽笼3通过万向轮38在轨道11上滑动,万向轮38包括在轨道11上滑动的轮盘381和与下支撑柱31连接的轮架382,轮架382的前后端为推刀状,轨道11上可能会堆积土壤或其它物体阻碍移动,轮架382前后端的推刀始终位于轮盘381前进的方向,可以将轨道11上阻碍物体推开,轨道11包括单轨和双轨,轨道11的外边缘为单轨,轨道11的空格分割处均为双轨,当轨架1上存在多组禽笼3时,相互交汇时不会阻碍相互移动,苗床2直角转弯处轨道11均为弧形,便于万向轮38的转动;
[0025]每两组上支撑柱32顶端设有设有顶架33,顶架33的上端设有用于遮阳或遮雨的遮挡装置34,遮挡装置34包括分别位于两组顶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种植蔬菜和牧草的苗床(2)、用于养殖家禽的禽笼(3)和用于禽笼(3)移动至不同苗床(2)上方的轨架(1);所述轨架(1)呈矩形多格状,所述轨架(1)上每格均设有轨道(11),所述苗床(2)设在轨架(1)的空格内,每组轨架(1)上苗床(2)的数量至少为四组,所述禽笼(3)滑动在轨架(1)的轨道(11)上,每组所述禽笼(3)位于一组苗床(2)上方,所述轨架(1)上禽笼(3)的数量为至少一组,所述禽笼(3)底端与苗床(2)之间的高度为可调节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禽笼(3)包括四组下支撑柱(31)以及与下支撑柱(31)一体连接的上支撑柱(32),所述下支撑柱(31)的底端设有万向轮(38),每两组所述上支撑柱(32)顶端设有设有顶架(33),所述顶架(33)的上端设有用于遮阳或遮雨的遮挡装置(34),四组所述上支撑柱(32)之间、以及两组顶架(33)之间均设有固定围网(35),四组所述下支撑柱(31)与下支撑柱(31)交汇处设有底网(36),底网(36)在下支撑柱(31)上活动,所述底网(36)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水食槽(39),水食槽(39)位于两组上支撑柱(32)之间,所述底网(36)的上端设有活动围网(37),下支撑柱(31)上设有若干组穿孔(311),且所述顶端穿孔(311)上设有用于固定底网(36)的固定条(310),底网(36)下降至底端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万文汪贵斌蔡金峰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