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敞开式触头盒和触头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91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敞开式触头盒和触头盒组件,敞开式触头盒包括盒体,盒体具有与盒体内腔连通的进线口,盒体还具有外露的安装端,安装端设有与盒体内腔连通的用于插装静触头的出线孔,安装端具有相对上凸布置的支撑凸起,支撑凸起用于支撑所述出线母排或静触头,安装端还具有相对下凹布置的下凹散热通道,下凹散热通道用于与支撑在支撑凸起上的所述出线母排或静触头对应以对其进行散热,下凹散热通道的内外两端均为开口端,且内端延伸至所述出线孔的孔壁上,以使出线孔通过下凹散热通道与触头盒外界环境连通,可以进一步改善插配在出线孔中静触头的散热效果,进而可有效改善盒体内腔中的温升情况。体内腔中的温升情况。体内腔中的温升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敞开式触头盒和触头盒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绝缘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敞开式触头盒和触头盒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触头盒作为开关柜内起绝缘防护和联结过渡作用的绝缘件,其功能是安装断路器的触臂、梅花触头、铜排和静触头,并起到绝缘防护保护的作用。
[0003]现有的梅花触头和静触头滑动连接,电阻较大,在正常运行时,发热较为严重。而且触头盒结构比较封闭,仅靠铜排出口处的狭小缝隙进行散热,造成触头盒内部的热量集中,无法更好更快的散出去。当将触头盒应用在开关柜中时,触头盒内部的温升值一旦超过国标规定的65K,就会影响开关柜的正常运行。同时,触头盒长期运行温度高,绝缘材料老化速度加快,造成绝缘能力下降,减少触头盒的使用寿命。
[0004]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3774668U、授权公告日为2014.08.13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触头盒,该触头盒包括进线口、出线口和连接进线口与出线口的筒体。触头盒在出线口的凸缘上设置有多个静触头安装孔,用于与母线静触头固定连接,而铜排与母线静触头在筒体外侧进行连接,静触头与铜排的连接部外露,相较于传统在内腔内进行连接的触头盒提高了一定的散热效果,但这种触头盒在装配静触头时,一般是将母排和静触头固定装配在一起,并将两者固定安装在盒体的相应凸缘端面上,由于上述触头盒中的凸缘端面整体上为平面结构,安装母排和静触头时,会直接贴合安装在平面上,散热效果不好,此时的散热则主要依靠母排的背离凸缘布置的暴露侧面,散热效果有限,严重时会影响开关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内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敞开式触头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头盒上用于安装母排和静触头的端面为平面结构导致贴合安装后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触头盒的触头盒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头盒上用于安装母排和静触头的端面为平面结构导致贴合安装后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敞开式触头盒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敞开式触头盒,包括具有内腔的盒体,盒体具有进线口,进线口与盒体内腔连通以供相应动触头插入盒体内腔,盒体还具有外露的用于安装出线母排和静触头的安装端,安装端设有与盒体内腔连通的用于插装静触头的出线孔,所述安装端具有相对上凸布置的支撑凸起,支撑凸起用于支撑所述出线母排或静触头,所述安装端还具有相对下凹布置的下凹散热通道,下凹散热通道用于与支撑在支撑凸起上的所述出线母排或静触头对应以对其进行散热,所述下凹散热通道的内外两端均为开口端,且内端延伸至所述出线孔的孔壁上,以使出线孔通过下凹散热通道与触头盒外界环境连通。
[0007]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敞开式触头盒中,触头盒的安装端为外露结构,当将出线母排和静触头安装在安装端处时,出线母排和静触头的背离安装端的一侧外露,可
以获得较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在安装端设置相对布置的支撑凸起和下凹散热通道,利用支撑凸起支撑出线母排或静触头,利用与支撑在支撑凸起上的出线母排或静触头对应的下凹散热通道进行散热,改善出线母排散热效果。而且,由于下凹散热通道的内外两端均为开口端,且内端延伸至相应出线孔的孔壁上,利用下凹散热通道将出线孔与触头盒外接环境连通,这样可以进一步改善插配在出线孔中静触头的散热效果,进而可有效改善盒体内腔中的温升情况。
[0008]作为敞开式触头盒的下凹散热通道的延伸方向的优化,所述下凹散热通道沿所述出线孔的径向延伸。
[0009]作为敞开式触头盒的沿出线孔径向延伸的下凹散热通道的优化,所述下凹散热通道为扇形结构。扇形结构的下凹散热通道在保证通气散热的情况下,可进一步优化安装端受力均匀性。
[0010]基于上述各敞开式触头盒方案,作为触头盒的下凹散热通道的数量优化,所述下凹散热通道沿所述出线孔的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沿出线孔周向设置两个以上下凹散热通道可以改善散热效果。
[0011]基于上述各敞开式触头盒方案,作为触头盒中支撑凸起的优化,所述支撑凸起沿所述出线孔的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任意相邻两支撑凸起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的下凹散热通道。利用相邻两支撑凸起形成下凹散热通道,方便成型下凹散热通道。
[0012]基于上述各敞开式触头盒方案,作为触头盒中支撑凸起和下凹散热通道成型方式的优化,所述支撑凸起和下凹散热通道与所述盒体一体浇注成型。
[0013]基于上述各敞开式触头盒方案,作为触头盒中安装出线母排或静触头方式的优化,所述安装端设有螺纹紧固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支撑在支撑凸起上的出线母排或静触头安装在所述安装端,所述螺纹紧固安装结构处设有所述的支撑凸起。
[0014]作为螺纹紧固安装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螺纹紧固安装结构为螺母嵌件,螺母嵌件浇注固设在所述盒体上。
[0015]基于上述各敞开式触头盒方案,作为触头盒的安装端的结构优化,所述盒体的安装端的一侧为供所述出线母排引出的母排出线侧,所述盒体的安装端于相对于母排出线侧的另一侧凸出布置有沿所述出线孔周向延伸的半包围绝缘段,用于对出线母排形成绝缘防护。利用半包围绝缘段实现对出线母排的绝缘防护,同时,不影响出现母排的外露散热。
[0016]基于上述各敞开式触头盒方案,作为触头盒的盒体的结构优化,所述盒体为筒体,筒体的一端为进线端,另一端为所述的安装端,所述进线端的开口形成所述进线口,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处具有从所述安装端沿着朝向所述进线端方向延伸布置的伞裙段,伞裙段包括大小交替布置的多个伞裙。设置大小交替的伞裙能够增加筒体外表面的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能,并且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伞裙段长度。
[0017]本技术所提供的触头盒组件的技术方案是:触头盒组件,包括触头盒、出线母排和静触头,所述触头盒包括具有内腔的盒体,盒体具有进线口,进线口与盒体内腔连通以供所述动触头插入盒体内腔,盒体还具有安装所述出线母排和静触头的安装端,安装端设有与盒体内腔连通的供静触头插装的出线孔,所述安装端具有相对上凸布置的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支撑所述出线母排和/或静触头,所述安装端还具有相对下凹布置的下凹散热通道,下凹散热通道与支撑在所述支撑凸起上的所述出线母排和/或静触头对应以进行
散热,所述下凹散热通道的内外两端均为开口端,且内端延伸至所述出线孔的孔壁上,以使出线孔通过下凹散热通道与触头盒外界环境连通。
[0018]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触头盒组件中,触头盒的安装端为外露结构,当将出线母排和静触头安装在安装端处时,出线母排和静触头的背离安装端的一侧外露,可以获得较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在安装端设置相对布置的支撑凸起和下凹散热通道,利用支撑凸起支撑出线母排或静触头,利用与支撑在支撑凸起上的出线母排或静触头对应的下凹散热通道进行散热,改善出线母排散热效果。而且,由于下凹散热通道的内外两端均为开口端,且内端延伸至相应出线孔的孔壁上,利用下凹散热通道将出线孔与触头盒外接环境连通,这样可以进一步改善插配在出线孔中静触头的散热效果,进而可有效改善盒体内腔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敞开式触头盒,包括具有内腔的盒体,盒体具有进线口,进线口与盒体内腔连通以供相应动触头插入盒体内腔,盒体还具有外露的用于安装出线母排和静触头的安装端,安装端设有与盒体内腔连通的用于插装静触头的出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具有相对上凸布置的支撑凸起,支撑凸起用于支撑所述出线母排或静触头,所述安装端还具有相对下凹布置的下凹散热通道,下凹散热通道用于与支撑在支撑凸起上的所述出线母排或静触头对应以对其进行散热,所述下凹散热通道的内外两端均为开口端,且内端延伸至所述出线孔的孔壁上,以使出线孔通过下凹散热通道与触头盒外界环境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开式触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散热通道沿所述出线孔的径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敞开式触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散热通道为扇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敞开式触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散热通道沿所述出线孔的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敞开式触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沿所述出线孔的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任意相邻两支撑凸起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的下凹散热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敞开式触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师军伟檀金华周鸿段晓静邓小玉杨伟国穆俊超樊锐甘中利杨孟超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