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80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包括底座和架体,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底座设有用于转运穴盘的输送机构,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支撑柱架设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方,所述支撑板上依次设有用于向穴盘装入基质的下料机构、去除多余基质的刮板机构和用于开设种子穴槽的开孔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料仓,所述料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料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开孔机构包括压板和用于驱动所述压板的伸缩机构,所述压板上设有与穴盘孔位对应的插杆,所述伸缩机构固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压板连接所述伸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穴盘自动填充及开设用于播种的穴槽,大大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林设备
,具体为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播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在幼苗培育中需先将种子播种至穴盘中,以便于对种子进行填土培育,目前现有的穴盘填土都是通过人工方式,人工将基质装入穴盘的孔位中,再挖出用于放入种子的穴槽,此方式较为繁琐,费时费力,大大浪费人力,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人工装填穴盘进行播种的方式费事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包括底座和架体,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设有用于转运穴盘的输送机构,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支撑柱架设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方,所述支撑板上依次设有用于向穴盘装入基质的下料机构、去除多余基质的刮板机构和用于开设种子穴槽的开孔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料仓,所述料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料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开孔机构包括压板和用于驱动所述压板的伸缩机构,所述压板上设有与穴盘孔位对应的插杆,所述伸缩机构固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压板连接所述伸缩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的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两侧均有固定块,所述输送带通过所述固定块架设在所述底座上。
[0008]优选的,所述料仓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四周的搅拌叶,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料仓顶部,所述料仓顶部设有轴承座,所述搅拌轴嵌设在所述轴承座中并与所述电机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出料口设有用于控制出料的电动阀门。
[0010]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底部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连接所述电动阀门。
[0011]优选的,所述刮板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之间的间距等于穴盘厚度。
[0012]优选的,所述刮板机构两侧设有加固板。
[0013]优选的,所述开孔机构底部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连接所述伸缩机构。
[0014]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为气缸,所述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的伸出端。
[0015]优选的,所述压板顶部两端设有导向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对应的
滑套,所述导向杆嵌套设置在所述滑套内。
[0016]本技术的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通过输送机构对穴盘进行输送,通过下料机构对穴盘装填基质,通过刮板机构对穴盘进一步装填并将多余基质进行刮除,通过开孔机构开设种子穴槽以便后续播种使用,本技术能够实现穴盘自动填充及开孔,大大减少人力劳动,提高穴盘填土及后续播种的工作效率。
[0018]2、本技术料仓内设有搅拌机构,能够对基质进行充分搅拌,保证下料后每个穴盘孔位的基质组分均匀,保证种子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便于后续种子生长。
[0019]3、本技术下料机构和开孔机构均设有红外线传感器,能够用于检测是否有穴盘经过,从而实现自动下料和开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0020]4、本技术所述压板两侧设有导向杆,能够有效保证压板在向下或回原位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本技术料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3]图中:10、底座;20、架体;21、支撑柱;22、支撑板;221、滑套;30、输送机构;31、固定块;40、下料机构;41、料仓;42、进料口;43、出料口;431、电动阀门;44、搅拌机构;441、电机;442、搅拌轴;443、搅拌叶;50、刮板机构;51、加固板;60、开孔机构;61、伸缩机构;62、压板;621、导向杆;63、插杆;70、穴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有人工装填穴盘70进行播种的方式存在费事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本技术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
[0025]参见图1-2,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包括底座10和架体20,所述架体20包括支撑柱21和支撑板22。所述底座10设有用于转运穴盘70的输送机构30,所述支撑柱21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支撑板22通过所述支撑柱21架设在所述输送机构30上方,所述输送机构30包括输送带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的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0两侧均有固定块31,所述输送带机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块31上,所述输送带通过所述固定块31架设在所述底座10上。
[0026]所述支撑板22上依次设有用于向穴盘70装入基质的下料机构40、去除多余基质的刮板机构50和用于开设种子穴槽的开孔机构60。
[0027]所述下料机构40包括料仓41,所述料仓41顶部设有进料口42,所述料仓41底部设有出料口43。
[0028]所述料仓41内设有搅拌机构44,所述搅拌机构44包括电机441、搅拌轴442和设置在搅拌轴442四周的搅拌叶443,所述电机441固定设置在所述料仓41顶部,所述料仓41顶部设有轴承座,所述搅拌轴442嵌设在所述轴承座中并与所述电机441连接。所述搅拌机构44能够对基质进行充分搅拌,保证下料后每个穴盘70孔位的基质组分均匀,保证种子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便于后续种子生长。
[0029]所述出料口43设有用于控制出料的电动阀门431。
[0030]所述下料机构40底部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未示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连接所述电动阀门431。
[0031]所述刮板机构50与所述输送机构30之间的间距等于穴盘70厚度,保证穴盘70通过后能将穴盘70上多余的基质刮除,并且在输送过程中多余的基质对穴盘70进一步装填保证穴盘70每个孔位都能够填满。
[0032]所述刮板机构50两侧设有加固板51,能够加强刮板机构50的稳定性。
[0033]所述开孔机构60包括压板62和用于驱动所述压板62的伸缩机构61,所述压板62上设有与穴盘70孔位对应的插杆63,所述伸缩机构61固设在所述支撑板22上,所述压板62连接所述伸缩机构61。
[0034]所述开孔机构60底部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未示出),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连接所述伸缩机构61。
[0035]所述伸缩机构61为气缸,所述压板62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的伸出端。
[0036]所述压板62顶部两端设有导向杆621,所述支撑板2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621对应的滑套221,所述导向杆621嵌套设置在所述滑套221内。所述导向杆621与滑套221配合能够有效保证压板62在向下或回原位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架体,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设有用于转运穴盘的输送机构,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支撑柱架设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方,所述支撑板上依次设有用于向穴盘装入基质的下料机构、去除多余基质的刮板机构和用于开设种子穴槽的开孔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料仓,所述料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料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开孔机构包括压板和用于驱动所述压板的伸缩机构,所述压板上设有与穴盘孔位对应的插杆,所述伸缩机构固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压板连接所述伸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的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两侧均有固定块,所述输送带通过所述固定块架设在所述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用穴盘自动填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四周的搅拌叶,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料仓顶部,所述料仓顶部设有轴承座,所述搅拌轴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丰陈剑锋张前荣陈宇华钟声远邱思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