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式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78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8
本申请公开了柱式举升装置,包括举升柱、安装在所述举升柱上的举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举升柱顶部或底部的驱动组件,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臂和设置在所述举升柱内部的传动部件,所述举升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传动部件穿设并与所述举升臂配合的避让槽,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驱动所述举升臂相对于所述举升柱运动;所述举升臂上设有用于保持自身与所述举升柱相对位置的举升锁定机构。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举升柱内置的传动部件实现举升臂的运动,实现了举升柱和驱动组件的一体化设置,整体结构简单稳定,对于整体装置的小型化和紧凑设计具有积极意义。化和紧凑设计具有积极意义。化和紧凑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式举升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柱式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举升机能够实现重物的举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柱式举升装置是在载具维保过程中用于举升载具的设备。
[0003]现有的柱式举升装置多通过液压的方式实现顶柱举升或者剪式举升。例如公开号为CN21034022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举升机构,其包括控制部和两个升降部,控制部与其中一个升降部连接,每个升降部包括立柱、支撑平台、丝杆和与丝杆驱动连接的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顶端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丝杆的底端和立柱的底端连接,支撑平台通过第一丝杆螺母与丝杆滑动连接,立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均与电动机电连接;每个立柱的顶端连接有检测丝杆转速的检测装置,两个转速检测装置与控制部电连接,两个电动机与控制部电连接。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举升装置结构复杂且笨重,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柱式举升装置,包括举升柱、安装在所述举升柱上的举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举升柱顶部或底部的驱动组件,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臂和设置在所述举升柱内部的传动部件,所述举升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传动部件穿设并与所述举升臂配合的避让槽,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驱动所述举升臂相对于所述举升柱运动;所述举升臂上设有用于保持自身与所述举升柱相对位置的举升锁定机构。
[0006]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07]可选的,所述柱式举升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举升柱顶端的吊装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举升柱底部的支撑机构;
[0008]所述吊装机构包括:
[0009]吊装座,安装在所述举升柱的顶端且内部设有吊装室;
[0010]吊装固定块,收容在所述吊装室内且用于连接所述举升柱上的举升机构;
[0011]吊装旋转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吊装座和所述吊装固定块在所述举升柱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并释放所述吊装座和所述吊装固定块之间的相对旋转;
[0012]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0013]支撑座,一端与支撑面相抵,另一端与所述举升柱的底端连接;
[0014]止转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和所述举升柱的底端之间,且用于限制所述举升柱和所述支撑座之间的旋转。
[0015]可选的,所述吊装旋转组件包括:
[0016]旋转座,收容在所述吊装室内,且一端与所述吊装座相抵,另一端开放以形成旋转室;
[0017]旋转件,收容在所述旋转室内且用于释放所述吊装座和所述吊装固定块之间的相对旋转。
[0018]可选的,所述吊装室在截面上为台阶状,所述吊装座和所述旋转座在所述举升柱的轴向上通过的第一台阶相抵。
[0019]可选的,所述吊装固定块直接或通过中间部件抵压在所述旋转件上。
[0020]可选的,所述举升柱为筒形,所述吊装座至少一部分插设在所述举升柱的顶端内且所述吊装座与所述举升柱在轴向上通过的第二台阶相抵。
[0021]可选的,所述吊装座背向所述举升柱的一侧设有吊装盖板,所述吊装盖板用于配合所述吊装座封闭所述吊装室。
[0022]可选的,所述举升柱为筒形,所述支撑座至少收容一部分所述举升柱的底端,所述止转座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举升柱底端和所述支撑座之间的缝隙之间。
[0023]可选的,所述止转座包括:
[0024]连接筒体,套设于所述举升柱底端和所述支撑座之间的缝隙之间;
[0025]止转部,自所述连接筒体的顶缘外翻并径向延伸,所述止转部与所述支撑座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筒体相对所述支撑座转动。
[0026]可选的,所述止转座还包括支撑侧缘,所述支撑侧缘自所述连接筒体的内侧壁或者底缘径向延伸并与所述举升柱的底缘相抵。
[0027]可选的,所述止转部为环形,环形的内侧缘与所述连接筒体的顶缘连接,环形的外缘上设有定位齿,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齿相互啮合的定位件。
[0028]可选的,所述举升柱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筒状且底面与支撑面相抵,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插接室,所述插接室用于与所述举升柱的底部配合;
[0029]所述底座内设有驱动室,所述驱动室用于安装驱动组件且与所述插接室连通,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插接室与所述举升柱内的传动部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室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受力抵靠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底座的内侧壁。
[0030]可选的,所述插接室朝向所述举升柱开放,所述插接室在所述支撑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或非圆形,所述举升柱直接或通过中间部件间接插设在所述插接室内。
[0031]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供所述驱动组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所述支撑件避让所述安装开口。
[0032]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封闭顶部的支撑上盖和封闭底面的支撑下盖,所述支撑上盖上开孔供所述举升柱进入所述插接室,所述支撑下盖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并至少开放部分区域以暴露所述驱动组件。
[0033]可选的,所述支撑下盖相较于所述底座底缘回缩,所述支撑下盖上开设有检修开口以暴露部分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检修开口的侧缘连接,所述检修开口较所述支撑下盖所在平面回缩。
[0034]可选的,所述底座内还设有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包括:
[0035]上加强框,侧缘与所述底座的内侧壁贴靠且中部避让所述插接室;
[0036]下加强框,侧缘与所述底座的内侧壁贴靠且底面与所述支撑下盖贴靠;
[0037]加强件,设有多个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加强框和所述下加强框,所述加强件为所述支撑件。
[0038]可选的,所述下加强框中部设有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的约束区,所述约束区在所述支撑面上的投影形状为非圆形,所述驱动组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约束区形状互补并卡合在所述约束区内。
[003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箱,所述减速箱收容于所述驱动室内,所述驱动电机自所述驱动室延伸至所述驱动室外。
[0040]可选的,所述减速箱的外侧壁通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内侧壁相抵。
[0041]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举升柱的轴线存在夹角。
[0042]可选的,所述举升机构包括:
[0043]所述传动部件,配置为螺杆且在所述举升柱的内部且沿着所述举升柱的轴向延伸,所述螺杆联动有所述驱动组件;
[0044]所述举升臂,一端为滑动安装在所述举升柱的外部的驱动端,另一端为背向所述举升柱延伸且用于承托的载荷端;
[0045]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螺杆转动配合的滑块和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自所述滑块经由所述避让槽延伸至所述举升臂。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柱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举升柱、安装在所述举升柱上的举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举升柱顶部或底部的驱动组件,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臂和设置在所述举升柱内部的传动部件,所述举升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传动部件穿设并与所述举升臂配合的避让槽,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驱动所述举升臂相对于所述举升柱运动;所述举升臂上设有用于保持自身与所述举升柱相对位置的举升锁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式举升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举升柱顶端的吊装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举升柱底部的支撑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吊装座,安装在所述举升柱的顶端且内部设有吊装室;吊装固定块,收容在所述吊装室内且用于连接所述举升柱上的举升机构;吊装旋转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吊装座和所述吊装固定块在所述举升柱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并释放所述吊装座和所述吊装固定块之间的相对旋转;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一端与支撑面相抵,另一端与所述举升柱的底端连接;止转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和所述举升柱的底端之间,且用于限制所述举升柱和所述支撑座之间的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座,收容在所述吊装室内,且一端与所述吊装座相抵,另一端开放以形成旋转室;旋转件,收容在所述旋转室内且用于释放所述吊装座和所述吊装固定块之间的相对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柱为筒形,所述支撑座至少收容一部分所述举升柱的底端,所述止转座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举升柱底端和所述支撑座之间的缝隙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柱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筒状且底面与支撑面相抵,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插接室,所述插接室用于与所述举升柱的底部配合;所述底座内设有驱动室,所述驱动室用于安装驱动组件且与所述插接室连通,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插接室与所述举升柱内的传动部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室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受力抵靠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底座的内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柱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封闭顶部的支撑上盖和封闭底面的支撑下盖,所述支撑上盖上开孔供所述举升柱进入所述插接室,所述支撑下盖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并至少开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亮邓向斌丁文兵陈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莱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