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弋翔专利>正文

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63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涉及水龙头阀门技术领域。它包括进水管,进水管前端设置有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芯;所述的阀体包括与进水管前端固定连通的导流管;导流管下方同轴对应设置有静流管和出水管;导流管与出水管之间通过静流管连通;静流管为管状超滤膜;导流管、静流管和出水管三者的内径一致;出水管上部外壁均匀开有通水口;静流管外部套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上端套接固定在导流管下部,支撑套筒下端套接固定在出水管上部;通水口处于支撑套筒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有效减小水龙头出水时产生的噪音。能够有效减小水龙头出水时产生的噪音。能够有效减小水龙头出水时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龙头阀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水龙头上在打开阀门出水时,通常会伴有较大的噪音,在阀门开小时,噪音尤其明显,其原因在于:管道内的水压大,流速快,而阀门在开闭过程中,阀门处的出水口与管道内不匹配,在水流经阀门时,会对阀门的出水口处直接造成较大冲击,导致扰流,产生较大噪音,另外,目前的阀门通常为偏阀门,阀门在管道内不能对称开闭,水流经过阀门出水口时会改变方向,发生偏转,增加了与阀门和管道之间的冲击过程,进一步加大了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其能够有效减小水龙头出水时产生的噪音。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水管前端设置有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芯;
[0005]所述的阀体包括与进水管前端固定连通的导流管;导流管下方同轴对应设置有静流管和出水管;导流管与出水管之间通过静流管连通;静流管为管状超滤膜;导流管、静流管和出水管三者的内径一致;出水管上部外壁均匀开有通水口;静流管外部套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上端套接固定在导流管下部,支撑套筒下端套接固定在出水管上部;通水口处于支撑套筒内部;
[0006]所述的阀芯包括同轴设置在导流管内的阀杆;阀杆下端安装有密封塞;密封塞与导流管、静流管均滑动密封配合;导流管上端套接固定有端盖;端盖中部套接固定有套环;阀杆滑动穿过所述套环;阀杆上端固定有把手;阀芯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用于使阀芯处于截止状态;当阀芯处于截止状态时,密封塞处于导流管内且位于进水管与导流管连通处的下方。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的出水管上部外壁沿周向均匀开有增流口;增流口位于通水口上方。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的套环与阀杆之间填充有阻尼脂。
[000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的复位机构包括套在阀杆外的拉簧;拉簧上端与端盖固定,下端与密封塞固定。
[001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的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出水管内部下侧的支架;支架与密封塞之间通过压簧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导流管下端与出水管上端之间通过静流管连通,静流管为管状超滤膜,水能够通过管状超滤膜上遍布的微孔流到静流管外,微孔结构起到了对水的减压降速作用,削减
水流造成的冲击,减小噪音;另外,传统水流的方向是直接冲击阀门出水口,而本技术方案中的微孔是环绕在在水流动方向的外侧,能够有效减小水流对微孔造成的冲击,减小冲击噪音。
[0013]通过阀杆能够控制密封塞在静流管内上下移动,改变静流管上能够出水的微孔数量,从而实现对出水流量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不会改变水在静流管内流动的方向,而且不会改变静流管与导流管的匹配状态,避免了水流对微孔冲击加大的问题。
[0014]复位机构用于使阀芯处于截止状态,当阀芯处于截止状态时,密封塞处于导流管内且位于进水管与导流管连通处的下方,通过该过程能够实现对水的阻断。
[0015]2、通水口处于支撑套筒内部,流到支撑套筒与静流管之间的水能够从通水口进入出水管,继而从出水管下端排出;出水管上部外壁沿周向均匀开有增流口,增流口位于通水口上方,通过增流口能够快速加大出水的流量,便于浇花等需要大流量水流的场合使用。
[0016]3、套环与阀杆之间填充有阻尼脂,阻尼脂能够增加阀杆与套环之间的摩擦力,使复位机构达成复位需要一定时间,从而起到延时关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微孔的结构形态示意图;
[0019]图3为复位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复位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进水管;2、导流管;3、静流管;4、出水管;5、通水口;6、支撑套筒;7、阀杆;8、密封塞;9、端盖;10、套环;11、把手;12、增流口;13、拉簧;14、支架;15、压簧;16、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2所示,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前端设置有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芯;所述的阀体包括与进水管1前端固定连通的导流管2;导流管2下方同轴对应设置有静流管3和出水管4;导流管2与出水管4之间通过静流管3连通;静流管3为管状超滤膜;导流管2、静流管3和出水管4三者的内径一致;出水管4上部外壁均匀开有通水口5;静流管3外部套有支撑套筒6;支撑套筒6上端套接固定在导流管2下部,支撑套筒6下端套接固定在出水管4上部;通水口5处于支撑套筒6内部。
[0024]所述的阀芯包括同轴设置在导流管2内的阀杆7;阀杆7下端安装有密封塞8;密封塞8与导流管2、静流管3均滑动密封配合;导流管2上端套接固定有端盖9;端盖9中部套接固定有套环10;阀杆7滑动穿过所述套环10;阀杆7上端固定有把手11;阀芯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用于使阀芯处于截止状态;当阀芯处于截止状态时,密封塞8处于导流管2内且位于进水管1与导流管2连通处的下方;出水管4上部外壁沿周向均匀开有增流口12;增流口12位于通水口5上方;套环10与阀杆7之间填充有阻尼脂。
[0025]如图3所示,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套在阀杆7外的拉簧13;拉簧13上端与端盖9固定,下端与密封塞8固定。
[0026]如图4所示,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出水管4内部下侧的支架14;支架14与密
封塞8之间通过压簧15连接。
[0027]静流管3为管状超滤膜,管状超滤膜可采用PAN、PVC、PES、PP、PVDF等材质,水在静流管3内流动时,通过静流管3上遍布的微孔16能够流出,微孔16的结构能够起到对水减压的作用,同时水在静流管3内是沿静流管3流动,而微孔16设置在水流方向的外侧,因此水流本身对微孔16造成的冲击就比较小;另外,密封塞8上下移动调节出水流量时,水在静流管3内流动的方向不变,静流管3本身的方位、形态也不变,与导流管2依旧保持匹配,因此在调节流量过程中,避免了水流冲击加剧的问题。与传统水龙头阀门装置相比,显然本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出水时产生的噪音。
[0028]初始时,通过复位机构的作用,密封塞8处于导流管2内且位于进水管1与导流管2连通处的下方,将进水管1出口与静流管3之间的路径阻断,水无法流入到静流管3内,因此出水管4不会出水。
[0029]当需要出水时,按压把手11,阀杆7推动密封塞8下移,密封塞8进入静流管3内,静流管3上的微孔16会依次与静流管3内的水流接通,水流通过这些微孔16即可流出,再通过增流口12和通水口5即可从出水管4排出;显然,随着密封塞8沿静流管3下移,与静流管3内的水连通的微孔16数量逐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流水龙头阀门装置,包括进水管,其特征在于:进水管前端设置有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芯;所述的阀体包括与进水管前端固定连通的导流管;导流管下方同轴对应设置有静流管和出水管;导流管与出水管之间通过静流管连通;静流管为管状超滤膜;导流管、静流管和出水管三者的内径一致;出水管上部外壁均匀开有通水口;静流管外部套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上端套接固定在导流管下部,支撑套筒下端套接固定在出水管上部;通水口处于支撑套筒内部;所述的阀芯包括同轴设置在导流管内的阀杆;阀杆下端安装有密封塞;密封塞与导流管、静流管均滑动密封配合;导流管上端套接固定有端盖;端盖中部套接固定有套环;阀杆滑动穿过所述套环;阀杆上端固定有把手;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弋翔
申请(专利权)人:沈弋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