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正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50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4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修正带,包括舌片,送、收带轮,上、下壳体,盖子以及摆动件;摆动件具中心环,中心环外分布至少两个摆头,摆头由摆臂从中心环向外引出,摆头均在外侧具外卡爪;送带轮一侧有外环,外环内侧有若干内齿;摆动件由中心环装于下壳体中心轴上,由中心轴与中心环契合限制其转动;送带轮由中心孔装于中心轴,外卡爪可与内齿接触;外卡爪与内齿构成下列关系:送带轮正向转动操作,某一内齿可通过压迫某一外卡爪使摆臂向内摆动而让内齿沿着该外卡爪移动,同时,另一个内齿与另一个外卡爪处于相互脱离的形态。修正带中摆动件通过摆头卡爪与送带轮环中齿接触,可实现送带轮单向转动并阻止其逆转,并可大大地降低使用中产生的噪音。音。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正带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文具,涉及一种通过收、送带轮输送的卷带,由压头将卷带上的功能薄膜覆盖在纸张上并将基带予以卷起回收的装置,具体的,是一种卷绕式的修正带。

技术介绍

[0002]修正带多是以卷起的方式供人们使用,系由基带作为载体,于载体上附着一层涂改膜片,且以卷绕的方式出现,通常,配置有供卷带释放、基带回收以及涂改膜片剥离的机构,人们习惯上将连同这些机构的卷带仍称之为修正带。
[0003]传统的修正带,其卷带系卷安装在送带轮上,由卷带牵引,通过齿轮传动,让送带轮释放而由收带轮回收,期间卷带经过舌片的上下面,通过舌片的按压移动,使卷带上的膜片覆盖在纸张上,将错字、污点等予以遮盖,以便于改正。
[0004]在这种修正带中,送带轮的转动系要求单一向的,譬如,只能沿顺时针转动,而相反方向的逆时针转动应当受到阻止,因为逆时针方向转动将会使基带受反向牵引释出并造成卷带松脱。
[0005]为此,送带轮中还设置有棘轮机构,由棘轮作用着棘爪,以防止送带轮反向转动,通常,送带轮的棘轮中齿的分布十分密集,齿与齿之间间距非常小,使棘爪处于齿与齿之间可回转的余地很小,才能确保卷带不松脱,另外,棘爪的根部也较粗,在与棘轮的相互作用中,具有较强的回弹力。
[0006]这种结构给修正带在使用中带来了问题,棘爪较强的回弹力,加强了棘轮与棘爪之间碰撞的程度,齿的密集分布又使碰撞的发生非常频繁,由此而产生咔、咔、咔
……
的噪声,这对于有特殊要求安静的环境,譬如考试或听课等场合,仍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修正带,该修正带提供一种摆动件的结构,该摆动件通过摆头的卡爪与送带轮环中的齿接触,实现了送带轮的单向转动并阻止其逆转,可取代传统的棘轮机构,大大地降低了修正带在使用中产生的噪音。
[0008]本技术的目的由下列方案实现:
[0009]一种修正带,包括舌片、送带轮、收带轮、上壳体、下壳体以及盖子;其特点是:还包括摆动件,摆动件具有一个中心环,中心环外分布有至少两个摆头,摆头由摆臂从中心环呈弧形向外引出,每个摆头均在外侧形成有外卡爪;送带轮一侧具有外环,外环内侧形成有若干内齿;下壳体上形成有中心轴;摆动件通过其中心环装于中心轴上,由中心轴与中心环相契合而限制摆动件转动;送带轮通过其中心孔装于中心轴,让外环罩在摆动件上,且外卡爪可与内齿接触;外卡爪与内齿构成下列关系:送带轮的正向转动操作,某一内齿可通过压迫某一外卡爪使摆臂向内摆动而让内齿沿着该外卡爪移动,同时,另一个内齿与另一个外卡爪处于相互脱离的形态;送带轮正向转动而释放卷带并带动收带轮将基带回收。
[0010]这样,可利用内齿沿外卡爪的移动以及外卡爪向内摆动而实现送带轮的正向转
动,满足卷带释出的需要,同时,利用另一个内齿与另一个外卡爪脱离,外卡爪产生形变复位,借助内齿可受到外卡爪的阻挡来阻止送带轮的反向转动,从而可起到防止卷带松脱的作用。
[0011]较好的是,上述方案中,外环内于送带轮同一侧,还形成有内环,内环与外环为同心环,且每个摆头均在内侧形成有内卡爪,内环外侧形成有若干外齿,内卡爪可与外齿接触;内卡爪与外齿构成下列关系:送带轮正向转动操作可通过外齿沿着内卡爪移动或处于相互脱离而可使送带轮相对运动。
[0012]于是,外齿与内卡爪的设置不会妨碍送带轮正向的转动,且当摆头因长期受压产生蠕变不能复位时,利用外齿在送带轮转动过程中对内卡爪的作用,可使摆头迅速复位,以利于摆头发挥作用。
[0013]更好的是,上述方案中,下壳体于中心轴周边形成限制环,摆动件中每个摆头背面形成有二级阶梯,外卡爪或内、外卡爪形成于较高阶梯,较高阶梯位于限制环上而较低阶梯处于限制环内。
[0014]这样,当使用者操作产生失误,试图让送带轮反向转动,且当扭力较大时,处于复位的摆头将产生较大的向外摆动的趋势,这时,限制环能够发挥作用,它将摆头的较低阶梯限制在限制环内,从而可限制该摆头摆动的程度。
[0015]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修正带,外卡爪与内齿或者处于接触,或者外卡爪与内齿处于脱离,当外卡爪与内齿脱离时,外卡爪经瞬间复位而处于形变恢复的状态,当外卡爪通过与内齿的相对移动来实现送带轮的转动时,由摩擦运动产生的噪声相对于碰撞将大大减弱,另外,外卡爪复位过程及随后处于形变恢复的情况下,将不与任何部件发生接触,因而不会产生声响。
[0016]本技术的修正带,内齿分布疏,内齿间具足够空间,利于外卡爪在复位过程中可不与任何部件接触,且摆头的摆臂可做得很薄,其受压回弹的力度也将大大减弱,外卡爪与内齿之间接触产生的声音不仅可大大减弱,外卡爪与内齿接触的频率也将大为地减少,可进一步减少噪声的产生。
[0017]本修正带中,外齿与内卡爪的设置不会对送带轮正向转动产生妨碍,且当摆头因长期受压产生蠕变不能复位时,可利用外齿在转动过程中对内卡爪的作用使摆头迅速复位,从而有利于确保产品的正常使用。
[0018]还有,修正带中,摆头的较低阶梯被限制在限制环内,当使用者试图让送带轮反向转动且当扭力较大时,刚刚恢复形变的摆头将产生较大向外摆动的趋势,限制环这时可提供作用力以抵除扭力,起到防止摆头过渡摆动而损坏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修正带左视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修正带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4是图2修正带沿B-B向剖视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2修正带沿C-C向剖视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3修正带中送带轮的示意图;
[0025]图7是图4修正带中送带轮内齿f和外齿e在某一时刻分别与摆头42外卡爪42a和内卡爪42b的关系位置示意图;
[0026]图8是图7内齿f和外齿e向下一位置演变的示意图;
[0027]图9是图8内齿f和外齿e向下一位置演变的示意图;
[0028]图10是图9内齿f和外齿e向下一位置演变的示意图;
[0029]图11是图10内齿f和外齿e向下一位置演变的示意图;
[0030]图12是图9内齿f和外齿e向下一位置演变摆头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详述:
[0032]参见图1—图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修正带,包括送带轮1、收带轮2、舌片3、摆动件4、上壳体5、下壳体6以及盖子7;其中,摆动件4具有一个中心环41,六个摆头42分别由六根摆臂43从中心环41外侧呈弧形向外引出,每个摆头42背面形成有二级阶梯,外卡爪42 a和内卡爪42b形成于较高阶梯;中心环41内侧形成有若干齿41a;送带轮1同一侧具有两个同心环,分为内环11和外环12,内环11外侧形成有若干外齿e,外环12内侧形成有若干内齿f;下壳体6中,于中心轴61周边形成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正带,包括舌片、送带轮、收带轮、上壳体、下壳体以及盖子;其特征是:还包括摆动件,摆动件具有一个中心环,中心环外分布有至少两个摆头,摆头由摆臂从中心环呈弧形向外引出,每个摆头均在外侧形成有外卡爪;送带轮一侧具有外环,外环内侧形成有若干内齿;下壳体上形成有中心轴;摆动件通过其中心环装于中心轴上,由中心轴与中心环相契合而限制摆动件转动;送带轮通过其中心孔装于中心轴,让外环罩在摆动件上,且外卡爪可与内齿接触;外卡爪与内齿构成下列关系:送带轮的正向转动操作,某一内齿可通过压迫某一外卡爪使摆臂向内摆动而让内齿沿着该外卡爪移动,同时,另一个内齿与另一个外卡爪处于相互脱离的形态;送带轮正向转动而释放卷带并带动收带轮将基带回收。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少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