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静压机泄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412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卸荷阀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等静压机泄压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等静压腔泄压后期系统压力与时间不成比例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包括比例卸荷阀和液压油输入装置,比例卸荷阀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主泄压机构、先导控制机构、液压驱动机构,主泄压机构包括下阀体、阀座、浮动阀芯,先导控制机构包括上阀体、固定阀芯、限流阀芯,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活塞、活塞压盖,主泄压机构用以承担泄压的绝大部分任务,先导控制机构用以对主泄压机构进行控制,只有先导控制机构启动主泄压机构才能启动,且对于主泄压机构的调节方式为连续减缓式,避免了由于主泄压机构与液压驱动机构直接对接导致的泄压冲击过大,从而保证了卸荷阀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静压机泄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卸荷阀
,具体是一种等静压机泄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等静压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工作压力与时间成比例的进行可控降低。现有通常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泄压:在等静压腔体开设一固定尺寸的排放口,并配置一控制其开闭的开关,通过打开排放口,让腔体内液体随时间实现阶梯泄压。但上述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系统压力的降低,排放的液体流速会降低,从而导致工作后期的系统压力与时间不能按比例进行泄压,无法满足工业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等静压腔泄压后期系统压力与时间不成比例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等静压机泄压结构,包括比例卸荷阀和液压油输入装置;比例卸荷阀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主泄压机构(承担主要泄压作用)、先导控制机构(为主泄压机构工作的前提,起到对主泄压机构的先导控制作用)、液压驱动机构(为整个泄荷阀的调节动力,改变输入液压的大小可改变卸荷阀的状态);主泄压机构包括下阀体、阀座、浮动阀芯,下阀体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等静压机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比例卸荷阀和液压油输入装置;比例卸荷阀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主泄压机构、先导控制机构、液压驱动机构;主泄压机构包括下阀体(1)、阀座(2)、浮动阀芯(3),下阀体(1)的中部设有轴线上下布置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为大径孔位于下方的一级阶梯孔,阀座(2)螺纹连接于第一通孔的大径孔内且阀座(2)顶部的侧壁与第一通孔的大径孔壁之间密封相接,阀座(2)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下端与等静压机的高压腔连通,在第二通孔的上部滑动嵌装有浮动阀芯(3)且浮动阀芯(3)的上部外壁与第二通孔内壁密封相接,第二通孔的轴向中部直径缩小形成与浮动阀芯(3)下端面适配的限位部且两者密封相接,浮动阀芯(3)在限位部与第一通孔的阶梯面之间浮动,下阀体(1)和阀座(2)共同形成第一泄压通道(4),第一泄压通道(4)的内端邻设在限位部的上方,浮动阀芯(3)内设有与第二通孔同轴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放置有弹簧(5)且第三通孔的下端直径缩小形成支撑部;先导控制机构包括上阀体(6)、固定阀芯(7)、限流阀芯(8),上阀体(6)密封固定在下阀体(1)的上端,固定阀芯(7)夹持固定在上阀体(6)和下阀体(1)之间,弹簧(5)两端分别抵接固定阀芯(7)和支撑部,上阀体(6)开设有与第三通孔同轴的第四通孔,固定阀芯(7)开设有与第四通孔同轴的第五通孔,固定阀芯(7)的上部置于第四通孔的下部,限流阀芯(8)位于第四通孔中,限流阀芯(8)为开口朝下的桶状结构且间隙套装在固定阀芯(7)上部的外侧,限流阀芯(8)与固定阀芯(7)之间置有或限流阀芯(8)集成有用以密封第五通孔的密封盖体(9),限流阀芯(8)与第四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限流通道(10),上阀体(6)内形成第二泄压通道(11),第二泄压通道(11)与限流通道(10)连通;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活塞(12)、活塞压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计平段宝锋吴安乐肖声远李斌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鸿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