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乐乐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32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桩,包括外冲击桩头,外冲击桩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桩主杆,外桩主杆的内部开设有密封增压槽,外桩主杆内部的竖向位置贯穿有夯击顶杆,夯击顶杆位于密封增压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板,外冲击桩头外部侧面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导泥斜槽,外桩主杆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纵向引导槽,外冲击桩头内部的前后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爆炸驱动机构,外冲击桩头外部的前后两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密封限制机构,密封垫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动压杆,传动压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挤压滚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桩技术领域。该建筑桩,达到了通过夯击实现桩的钻进,同时实现桩内增压,为桩的横向稳定提供动力。为桩的横向稳定提供动力。为桩的横向稳定提供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桩
,具体为一种建筑桩。

技术介绍

[0002]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
[0003]如中国专利技术公开号为:CN108589712A的一种建筑桩,涉及建筑设备
,包括桩芯,桩芯的外部套设有桩体,桩芯和桩体均为中空圆柱体状结构,桩芯的另一端设置在桩体的另一端外部,桩芯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浇灌孔,桩芯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桩头,桩头包括桩头本体,桩头本体为圆锥体状结构,桩芯的另一端垂直设置在桩头本体的底面上,桩头本体的底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浇灌槽,桩头本体的侧面上还设置有若干出浆孔,桩体的外部还固定套设有防护套,防护套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防滑杆槽。本专利技术具有可通过浇灌混凝土提高桩头与土地之间结合的牢固性,还可通过防滑块提高本建筑桩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提高本建筑桩与土地上的孔之间的牢固性等优点。
[0004]传统桩夯击进入地基时,多次夯击后桩的方向会发生轻微偏移,从而泥土与桩之间的间隙增大,不利于桩的贴合固定,并且传统的桩进入土地后不具备横向限制能力,从而很容易将桩从竖向位置拉出,并且桩横向位置的稳定支撑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桩,解决了传统的桩进入土地后不具备横向限制能力,从而很容易将桩从竖向位置拉出,并且桩横向位置的稳定支撑性差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桩,包括外冲击桩头,所述外冲击桩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桩主杆,所述外桩主杆的内部开设有密封增压槽,所述外桩主杆内部的竖向位置贯穿有夯击顶杆,所述夯击顶杆位于密封增压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板,所述密封垫板的外侧与密封增压槽内部接触并滑动,所述夯击顶杆位于外桩主杆外部的两侧表面均匀转动连接有行走限制板,所述外冲击桩头外部侧面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导泥斜槽,所述外桩主杆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纵向引导槽,所述外冲击桩头内部的前后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爆炸驱动机构,所述外冲击桩头外部的前后两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密封限制机构,所述密封限制机构与爆炸驱动机构对应设置,所述密封垫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动压杆,所述传动压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挤压滚轮,所述挤压滚轮的底部表面与爆炸驱动机构对应设置。实现桩内部的密封,通过夯击实现桩的钻进,同时实现桩内增压,为桩的横向稳定提供动力。
[0009]优选的,所述纵向引导槽表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引导斜槽,上下两个所述引导斜槽之间通过引导曲槽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外桩主杆靠近外部的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排料斜板,所述排料斜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三棱插板。将排挤的泥土向桩上方的两侧排放,保证桩上方与土地之间的贴附没保证桩上方支撑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增压槽内部且靠近上方的位置均匀且等间距固定连接有限制卡槽,所述行走限制板与限制卡槽对应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密封增压槽的内部且靠近下方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制底板,所述限制底板与密封垫板对应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爆炸驱动机构包括冲击滑杆,所述冲击滑杆的右侧与外冲击桩头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冲击外挡杆,所述冲击外挡杆位于冲击滑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接触缓冲板。冲击滑杆和冲击外挡杆之间处于密封状态,将气压充分转化为动力势能,保证桩横向限制的驱动力。
[0014]优选的,所述外接触缓冲板采用向斜上方倾斜结构,所述外接触缓冲板的表面与挤压滚轮滚动连接。压滚轮与外接触缓冲板表面挤压滚动,将冲击锥杆逐渐挤压穿透密封限制机构,桩进入土地后实现主动驱动的作用,传动压杆抵住外接触缓冲板,保证桩使用时不会出现向内溃缩现象。
[0015]优选的,所述冲击外挡杆位于冲击滑杆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冲击片,所述密封冲击片与冲击滑杆的内部接触滑动。
[0016]优选的,所述冲击外挡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冲击锥杆,所述冲击锥杆的右侧采用圆锥结构,并且冲击锥杆与密封限制机构对应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密封限制机构包括冲击挡盖,所述冲击挡盖的内测与外冲击桩头固定连接,并且冲击挡盖的内部与冲击滑杆连通。
[0018]优选的,所述冲击挡盖外部底端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增阻挡板,所述冲击挡盖内部且靠近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辅助刻划槽,所述冲击锥杆的右端与冲击挡盖内部对应设置。辅助刻划槽处的连接强度小,爆炸驱动机构对密封限制机构冲击时,实现密封限制机构的定向翻转,保证密封限制机构均向上翻转打开。
[0019]工作原理:外冲击桩头的底部采用锥形结构,上方采用椭圆球形面结构,将外冲击桩头的底部先与地面接触,将其逐渐向土地中夯击,实现桩的初步稳定,再向夯击顶杆的顶部沿着竖直方向夯击,夯击顶杆沿着密封增压槽向下方移动,密封垫板与密封增压槽表面密封滑动,从而增加外冲击桩头内部的空气压力,随着夯击顶杆不断向外桩主杆内部移动,行走限制板与限制卡槽表面接触限制,可保证夯击顶杆受空气压力不会反向抬升,外冲击桩头内部逐渐增加的空气压力可对夯击力进行支撑,保证桩能平稳向下推进,密封垫板逐渐向下移动,同时挤压滚轮逐渐向下挤压爆炸驱动机构,挤压滚轮与外接触缓冲板表面挤压滚动,从而带动冲击锥杆向外侧移动,直至冲击锥杆接触挤压密封限制机构,同时外冲击桩头内部的空气压力挤压密封冲击片,密封冲击片向外侧气压力也为冲击锥杆的移动提供动力;桩逐渐向泥土内移动,增阻挡板阻挡泥土,从而阻力面冲击挡盖逐渐向上转动,并在冲击锥杆和气压冲击力的作用下,辅助刻划槽处逐渐断裂,从而此时冲击挡盖瞬间打开,在气压的作用下,冲击锥杆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向外侧泥土中冲击,从而冲击锥杆插入泥土的
横向位置,实现桩横向位置的主动稳定;桩向土地内移动时,外冲击桩头底部排挤出的泥土向导泥斜槽内测移动,并且随着桩不断的下移,泥土排向纵向引导槽,并在引导斜槽和三棱插板的引导下,向桩上方的两侧排放,向桩上方的两侧填补泥土,保证桩上方与土地之间的贴合性。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建筑桩,外冲击桩头、外桩主杆、密封增压槽、夯击顶杆和密封垫板,实现桩内部的密封,通过夯击实现桩的钻进,同时实现桩内增压,为桩的横向稳定提供动力。
[0023](2)、该建筑桩,导泥斜槽、引导斜槽、引导曲槽、排料斜板和三棱插板,将排挤的泥土向桩上方的两侧排放,保证桩上方与土地之间的贴附没保证桩上方支撑的稳定性。
[0024](3)、该建筑桩,行走限制板与限制卡槽表面接触限制,可保证受空气压力不会反向抬升,提高桩高压时的稳定性。
[0025](4)、该建筑桩,挤压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桩,包括外冲击桩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冲击桩头(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桩主杆(2),所述外桩主杆(2)的内部开设有密封增压槽(3),所述外桩主杆(2)内部的竖向位置贯穿有夯击顶杆(4),所述夯击顶杆(4)位于密封增压槽(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板(5),所述密封垫板(5)的外侧与密封增压槽(3)内部接触并滑动,所述夯击顶杆(4)位于外桩主杆(2)外部的两侧表面均匀转动连接有行走限制板(6),所述外冲击桩头(1)外部侧面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导泥斜槽(7),所述外桩主杆(2)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纵向引导槽(8),所述外冲击桩头(1)内部的前后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爆炸驱动机构(9),所述外冲击桩头(1)外部的前后两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密封限制机构(10),所述密封限制机构(10)与爆炸驱动机构(9)对应设置,所述密封垫板(5)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动压杆(11),所述传动压杆(1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挤压滚轮(12),所述挤压滚轮(12)的底部表面与爆炸驱动机构(9)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引导槽(8)表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引导斜槽(13),上下两个所述引导斜槽(13)之间通过引导曲槽(1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桩主杆(2)靠近外部的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排料斜板(15),所述排料斜板(1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三棱插板(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增压槽(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李乐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