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21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所述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U形框;外烘干筒,所述外烘干筒转动连接于U形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外烘干筒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内烘干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通过将柜门打开,柜门转动间接带动两个第三齿轮分别退离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手动转动转柄,转柄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外烘干筒进行转动,从而配合加热管实现对黑茶的烘干,从而可以通过手动对转动轴进行驱动,避免了驱动电机出现故障时烘干装置无法正常的工作,从而可以维持烘干装置的正常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捷。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黑茶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黑毛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
[0003]现有的黑茶大多数通过电机带动烘干筒进行翻转,从而使得烘干筒内部的黑茶能够受热均匀,提高黑茶烘干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电动驱动带动烘干筒进行转动对黑茶进行烘干时,当驱动电机出现故障时,整个烘干装置将无法正常进行加工工作,特别是在黑茶烘干处理到一半的时候,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黑茶加工的效率。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动驱动带动烘干筒进行转动对黑茶进行烘干时,当驱动电机出现故障时,整个烘干装置将无法正常进行加工工作,特别是在黑茶烘干处理到一半的时候,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黑茶加工的效率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U形框;
[0007]外烘干筒,所述外烘干筒转动连接于U形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外烘干筒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内烘干筒;
[0008]装置箱,所述装置箱的一侧固定连接于U形框相对的一侧,所述装置箱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一侧贯穿装置箱和U形框并延伸至U形框的内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U形框内部的一端与外烘干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装置箱内壁的一侧且位于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0009]柜门,所述柜门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装置箱远离U形框的一侧,所述柜门靠近装置箱的一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外接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外烘干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端依次贯穿外烘干筒和内烘干筒并延伸至内烘干筒的内部,所述外烘干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顶端依次贯穿外烘干筒和内烘干筒并延伸至内烘干筒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内烘干筒内壁的底部且位于出料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板,通过斜板的设置可以对黑茶进行导向,进而便于在下料时黑茶滑进出料斗的内部,避免了下料时黑茶在内烘干筒的内部发生堆积的现象。
[0012]优选的,所述内烘干筒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内部设
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外接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柜门远离装置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套。
[0014]优选的,所述内烘干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靠近内烘干筒的一端均延伸至内烘干筒内部,所述外烘干筒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的顶部均延伸至外烘干筒的内部,所述外烘干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泵,所述吸泵的吸气端连通有吸尘管。
[0015]优选的,所述吸尘管的顶部连通有若干个吸尘嘴。
[00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通过将柜门打开,柜门转动间接带动两个第三齿轮分别退离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手动转动转柄,转柄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外烘干筒进行转动,从而配合加热管实现对黑茶的烘干,从而可以通过手动对转动轴进行驱动,避免了驱动电机出现故障时烘干装置无法正常的工作,从而可以维持烘干装置的正常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所述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U形框,2、外烘干筒,3、内烘干筒,4、装置箱,5、转动轴,6、转柄,7、第一齿轮,8、驱动电机,9、第二齿轮,10、柜门,11、套筒,12、转动杆,13、第三齿轮,14、进料斗,15、出料斗,16、斜板,17、加热管,18、把手,19、橡胶套,20、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吸泵,23、吸尘管,24、吸尘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第一实施例
[0025]请结合参阅图1、图2,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U形框1;
[0026]外烘干筒2,所述外烘干筒2转动连接于U形框1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外烘干筒2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内烘干筒3;
[0027]装置箱4,所述装置箱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U形框1相对的一侧,所述装置箱4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6,所述转动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装置箱4内壁的一侧且位于转动轴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
[0028]柜门10,所述柜门10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装置箱4远离U形框1的一侧,所述柜门10靠近装置箱4的一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3。
[0029]所述外烘干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4,所述外烘干筒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斗15。
[0030]所述内烘干筒3内壁的底部且位于出料斗1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板16,通过斜板16的设置可以对黑茶进行导向,进而便于在下料时黑茶滑进出料斗15的内部,避免了下料时黑茶在内烘干筒3的内部发生堆积的现象。
[0031]所述内烘干筒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7。
[0032]所述柜门10远离装置箱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8,所述把手18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套19。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4]工作时,先将进料斗14内部的阀门打开,从进料斗14将所需烘干的黑茶放进内烘干筒3的内部,通过控制开关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第二齿轮9转动带动转动杆12底端的第三齿轮13转动,进而带动另一个第三齿轮13转动,从而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框;外烘干筒,所述外烘干筒转动连接于U形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外烘干筒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内烘干筒;装置箱,所述装置箱的一侧固定连接于U形框相对的一侧,所述装置箱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装置箱内壁的一侧且位于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柜门,所述柜门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装置箱远离U形框的一侧,所述柜门靠近装置箱的一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茶生产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烘干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外烘干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舒予李胜夫
申请(专利权)人:安化县永泰福茶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