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染纱的织带卷绕装置,属于染纱领域,一种辅助染纱的织带卷绕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有卷筒,所述支架前后两端均设有与卷筒相匹配的限位机构,所述支架前端设有绕卷机构,可以通过将卷筒放置在支架上端,再通过限位机构对卷筒进行限位,使得卷筒能够与绕卷机构配合产生转动,有效对对纱线进行绕卷,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带动转块产生转动,有效实现对卷筒的放松和夹紧,便于更换和取下卷筒,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通过使用伸缩杆控制,有效提高更换卷筒的自动化程度,使卷筒能够有效与绕卷机构配和产生转动。卷机构配和产生转动。卷机构配和产生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染纱的织带卷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染纱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辅助染纱的织带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染纱是将染料以物理、化学或两者结合的反应方式上染到纱线的过程。按照纱线染色时的形态一般分为筒子染色、经轴染色、绞纱染色。染纱所用的染料主要分为活性、酸性、直接、分散、还原、阳离子、硫化、冰染料等等,一般的纤维素纤维(包括纯棉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大多使用活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一般为60℃~80℃;涤纶纤维多采用分散染料,110℃~140℃染色。羊毛等蛋白质纤维以酸性染染料为主,染色温度70℃~100℃。
[0003]纱线染色时需要使用卷绕筒对纱线进行卷绕收集,并且听过传送辊引导,实现纱线在染色缸内的移动,对纱线进行染色。在卷绕筒收卷完成后,需要将带有纱线的卷绕筒搬运至下道工序处,对染色后的纱线进行处理,还需要更换上新的卷线筒进行工作。
[0004]由于纱线在染色后会带有水份,使的带有纱线的卷筒重量增加,现有更换卷筒的方式是采用人工拆卸的方式,使卷筒与转轴脱离,并更换新的卷筒,使工人劳动轻度较大,更换卷筒操作麻烦,自动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染纱的织带卷绕装置,可以通过将卷筒放置在支架上端,再通过限位机构对卷筒进行限位,使得卷筒能够与绕卷机构配合产生转动,有效对对纱线进行绕卷,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带动转块产生转动,有效实现对卷筒的放松和夹紧,便于更换和取下卷筒,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通过使用伸缩杆控制,有效提高更换卷筒的自动化程度,使卷筒能够有效与绕卷机构配和产生转动。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辅助染纱的织带卷绕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有卷筒,所述支架前后两端均设有与卷筒相匹配的限位机构,所述支架前端设有绕卷机构;
[0010]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伸缩杆,所述支架前后两端均铰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块,且转块下端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块上端靠近卷筒一侧转动连接有一对转筒,所述转筒与卷筒相匹配;
[0011]所述绕卷机构包括有电机,所述支架前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前端贯穿支架,所述支架前端靠近卷筒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摩擦轮,且摩擦轮与卷筒相匹配,所述转轴与转杆通过一号传动带传动。通过将卷筒放置在支架上端,再通过限位机构对卷筒进行限位,使得卷筒能够与绕卷机构配合产生转动,有效对对纱线进行绕卷,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带动转块产生转动,有效实现
对卷筒的放松和夹紧,便于更换和取下卷筒,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通过使用伸缩杆控制,有效提高更换卷筒的自动化程度,使卷筒能够有效与绕卷机构配和产生转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摩擦轮外端设有粗糙的摩擦面,所述卷筒前端设有与摩擦轮相匹配的磨砂面。摩擦轮外端设有粗糙的摩擦面,卷筒前端设有与摩擦轮相匹配的磨砂面,有效增大摩擦轮和卷筒之间的摩擦力,使绕卷机构能够有效带动卷筒转动,有效避免卷筒出现打滑现象,有效使卷筒正常收卷纱线。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端与卷筒相配的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95-100
°
。支架上端为倾斜面,使得在限位机构不对卷筒进行限位时,卷筒能够从支架上端向下滑落,节省工人取下卷筒的力,支架上端为倾斜面为95-100
°
,有效防止由于倾斜角度过大,使得卷筒快速下滑,造成危险,有效提高安全性。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位于卷筒左侧的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包括有上压线辊,所述支架上端滑动连接有上压线辊,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位于上压线辊正下方的下压线辊。通过将纱线穿过上压线辊和下压线辊之间,使得上压线辊对下压线辊进行限位,有效避免纱线在收卷过程中产生移动,对收卷工作造成影响,并且通过上压线辊和下压线辊的配合,有效对纱线上带有的水份进行挤压,有效降低纱线的含水量,降低卷筒的重量。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上压线辊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块,所述支架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连块正上方的螺块,所述螺块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贯穿螺块,并与连块转动连接。通过螺杆能够有效带动上压线辊产生移动,便于调节上压线辊和下压线辊之间的间隙大小,能够有效满足不同规格的纱线使用,有效提高压线机构的适应性。
[001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上压线辊相匹配的长形孔,所述螺块位于长形孔正上方。通过长形孔对上压线辊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有效避免上压线辊与下压线辊的位置产生偏移,使上压线辊和下压线辊能够有效作用与纱线。
[0017]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连块内开设有与挡块相匹配的腰槽,且螺杆通过挡块与连块转动连接。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轮,便于使用手轮转动螺杆,有效提高操作的舒适度,并且通过挡块和腰槽相配合,有效使螺杆带动上压线辊移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位于压线机构左侧的铺平机构,所述铺平机构包括有输送辊和铺平辊,所述支架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位于压线机构左侧的输送辊和铺平辊,且输送辊位于铺平辊左侧,所述输送辊和铺平辊上绕接有铺平带。通过铺平机构能够在卷筒进行收卷前,预先将纱线进行铺平,有效避免纱线在守军时产生折叠起皱等现象,有效提高卷筒的收卷质量和效果,有效保证纱线的质量。
[0019]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绕接有二号传动带,且二号传动带分别与下压线辊和铺平辊绕接,所述二号传动带位于一号传动带后侧。通过二号传动带传动,使的电机能够同时带动下压线辊和铺平辊转动,有效提高卷筒的收卷效率,并使得纱线在输送过程中有效保持平整。
[0020]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下内壁固定连接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右端固定连接有与其相接通的出水管。通过在支架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接水盒,对纱线在输送和收卷过程中洒落的水份进行收集,并通过出水管进行排除处理,有效保证工作环境的洁净度。
[0021]3.有益效果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3](1)本方案通过将卷筒放置在支架上端,再通过限位机构对卷筒进行限位,使得卷筒能够与绕卷机构配合产生转动,有效对对纱线进行绕卷,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带动转块产生转动,有效实现对卷筒的放松和夹紧,便于更换和取下卷筒,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通过使用伸缩杆控制,有效提高更换卷筒的自动化程度,使卷筒能够有效与绕卷机构配和产生转动。
[0024](2)摩擦轮外端设有粗糙的摩擦面,卷筒前端设有与摩擦轮相匹配的磨砂面,有效增大摩擦轮和卷筒之间的摩擦力,使绕卷机构能够有效带动卷筒转动,有效避免卷筒出现打滑现象,有效使卷筒正常收卷纱线。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染纱的织带卷绕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端设有卷筒(2),所述支架(1)前后两端均设有与卷筒(2)相匹配的限位机构(3),所述支架(1)前端设有绕卷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有伸缩杆(301),所述支架(1)前后两端均铰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1),所述伸缩杆(301)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块(302),且转块(302)下端与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转块(302)上端靠近卷筒(2)一侧转动连接有一对转筒(303),所述转筒(303)与卷筒(2)相匹配;所述绕卷机构(4)包括有电机(401),所述支架(1)前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401),所述电机(4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02),且转轴(402)前端贯穿支架(1),所述支架(1)前端靠近卷筒(2)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403),所述转杆(403)上固定连接有摩擦轮(404),且摩擦轮(404)与卷筒(2)相匹配,所述转轴(402)与转杆(403)通过一号传动带(405)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染纱的织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轮(404)外端设有粗糙的摩擦面,所述卷筒(2)前端设有与摩擦轮(404)相匹配的磨砂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染纱的织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端与卷筒(2)相配的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95-10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染纱的织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位于卷筒(2)左侧的压线机构(5),所述压线机构(5)包括有上压线辊(501),所述支架(1)上端滑动连接有上压线辊(501),所述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位于上压线辊(501)正下方的下压线辊(502)。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超学,刘健,朱华,
申请(专利权)人:候超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