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条校正机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09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辐条校正机的下料装置,属于自行车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架、下料组件和挡杆,支架正对间隔设置有两个,下料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下料组件分设在支架的两侧,下料组件包括连接架、导向杆和承接板,连接架分设在两个支架上,导向杆的两端搭接在两侧的连接架上并形成固定,承接板置于导向杆的下方并与导向杆平行设置;挡杆置于下料装置远离定位系统一侧,且挡杆置于导向杆和承接板的中间位置处,挡杆与支架可拆卸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下料装置的使用便利性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条校正机的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生产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辐条校正机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提升,骑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们通过骑行实现绿色环保出行或者强身健体的目的。自行车的车轮圈在轮圈和花鼓之间上好辐条后,需要调节辐条的松紧度来校正轮圈的圆度,现有的自行车轮圆度校正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和下料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较高。
[0003]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458464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轮圆度校正设备,包括机体、运输架、定位系统以及拧紧臂,运输架包括位于机体两侧的上料架和下料架以及连接机体与下料架的分类机构,定位系统包括两个车轴固定机构、与车轮车圈连接的车轮找中定位机构以及车轮竖直定位机构,所述车轮找中定位机构位于车圈的正上方,拧紧臂固定于机体上,并位于校正车轮的两侧。本技术的自行车轮圆度校正设备利用导槽自动送料和进料,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充分利用设备的生产能力,定位系统自动进行定位夹紧,分类机构根据校正设备中的车轮合格情况判定结果,预设好车轮相应地滚动轨道,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自行车轮圆度校正设备在对车轮进行校正后,车轮按照相应的轨道滚动,但轨道缺少必要的调节装置,使得轨道无法对不同的车轮进行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辐条校正机的下料装置,达到提高下料装置的使用便利性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辐条校正机的下料装置,包括支架、下料组件和挡杆,支架正对间隔设置有两个,下料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下料组件分设在支架的两侧,下料组件包括连接架、导向杆和承接板,连接架分设在两个支架上,导向杆的两端搭接在两侧的连接架上并形成固定,承接板置于导向杆的下方并与导向杆平行设置;挡杆置于下料装置远离定位系统一侧,且挡杆置于导向杆和承接板的中间位置处,挡杆与支架可拆卸固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下料装置时,将连接架安装在支架上,然后将导向杆安装在两个连接架上并形成固定,接着将承接板安装在导向杆下方的中间位置处,并将挡杆安装在下料装置远离定位系统一侧的导向杆和承接板之间,当车轮校正结束后,分类机构根据校正设备中的车轮合格情况判定结果,预设车轮滚落到对应的下料组件中,挡杆对车轮起到阻挡的作用,可根据车轮的大小、宽窄调节下料组件与支架之间的位置关系,适应下料组件对不同车轮进行输送,达到提高下料装置使用便利性的效果。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杆和限位杆,限位杆的顶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且限位杆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定位螺栓,限位杆的底端与导向杆卡接相连。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卡接在连接架的限位杆上,当需要调节导向杆之间的宽度时,旋转限位杆,限位杆带动导向杆进行移动,进而改变导向杆之间的宽度,对于调节后的限位杆,使用定位螺栓对限位杆和连接杆进行加固,加强限位杆和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提高导向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连接架的使用效果。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架靠近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套管和调节阀,套管套设在支架上并与支架固定相连,调节阀置于套管背离连接杆的一侧,调节阀穿过套管并与支架抵接相连。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连接架在支架上的高度,根据车轮的直径调节连接架与承接板之间的距离,套管带动连接架沿着支架上下移动,当套管带动连接架移动到合适位置高度后,操作调节阀加强调节装置与支架之间的连接,增强调节装置与之间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方便对不同直径的车轮进行运输,增强车轮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连接架的使用效果。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板的上表面为开槽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板用于抵接运输过程中的车轮,承接板配合导向杆的使用完成对车轮的运输,在承接板的上表面开槽,使得车轮在承接板的槽内滚动,提高车轮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承接板对车轮的抵接效果。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板靠近定位系统的一端固接有过渡板,过渡板的上表面为开槽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轮校正结束后被输送到承接板上,在承接板靠近定位系统的一端设置过渡板,过渡板首先与车轮接触,然后车轮沿着过渡板滚落至承接板上,提高车轮进入到承接板上的稳定性,提高承接板的使用效果。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对应承接板位置处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调节管和调节柄;调节板水平设置于承接板的下表面,调节板正对承接板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承接板下表面正对滑槽的位置处固接有滑杆,滑杆插设于滑槽内设置,且滑杆置于调节板下方的周向面上套设有调节螺栓;调节管套设于支架上且调节管靠近调节板的一侧与调节板固定相连;调节柄置于调节管背离调节板的一侧,且调节柄穿过调节管与支架抵接相连。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板置于调节板上,且承接板下表面的滑杆插设于调节板的滑槽中,承接板可沿着调节板的延伸方向滑动,进而调节承接板相对于导向杆的位置,确保承接板置于导向杆的中间位置处,增强车轮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当承接板移动到指定位置后,使用调节螺栓对承接板下方的滑杆进行固定,加强承接板与调节板之间的连接,增强承接板与调节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调节组件在支架上的高度可以调节,调节管带动调节板沿着支架上下移动,调节柄对调节管具有固定作用,增强承接板的使用效果。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块所述承接板之间设置有加强
装置,加强装备包括加强杆和加强管,加强杆分设在两块承接板相对的一侧并与承接板固定相连,加强管套设在两根加强杆相对的一端。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块承接板之间设置加强装置,加强两块承接板之间的连接,提高车轮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加强装置包括加强杆和加强管,当需要移动承接板的位置时,调节加强杆和加强管的相对位置关系,方便承接板的调节,进一步提高加强装置的使用效果。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的连接杆和限位杆,限位杆带动导向杆进行移动,进而改变导向杆之间的宽度,增强连接架的使用效果;
[0023]2、通过在承接板靠近定位系统的一端固接过渡板,过渡板首先与车轮接触,提高车轮进入到承接板上的稳定性;
[0024]3、通过在两块承接板之间设置加强装置,加强装置加强两块承接板之间的连接,提高车轮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条校正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下料组件(2)和挡杆(3),支架(1)正对间隔设置有两个,下料组件(2)设置有两组,两组下料组件(2)分设在支架(1)的两侧,下料组件(2)包括连接架(21)、导向杆(22)和承接板(23),连接架(21)分设在两个支架(1)上,导向杆(22)的两端搭接在两侧的连接架(21)上并形成固定,承接板(23)置于导向杆(22)的下方并与导向杆(22)平行设置;挡杆(3)置于下料装置远离定位系统一侧,且挡杆(3)置于导向杆(22)和承接板(23)的中间位置处,挡杆(3)与支架(1)可拆卸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条校正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包括连接杆(211)和限位杆(212),限位杆(212)的顶端与连接杆(211)转动连接,且限位杆(212)与连接杆(211)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定位螺栓(2121),限位杆(212)的底端与导向杆(22)卡接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辐条校正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靠近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装置(4),调节装置(4)包括套管(41)和调节阀(42),套管(41)套设在支架(1)上并与支架(1)固定相连,调节阀(42)置于套管(41)背离连接杆(211)的一侧,调节阀(42)穿过套管(41)并与支架(1)抵接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条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钦刘正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钦通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