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893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选择:选用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氯甲烷、硅油、二甲基乙醇胺、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搅拌:将将上述原料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氯甲烷、硅油、二甲基乙醇胺、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T9按照合适的比例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发泡:将搅拌均匀的原料放入发泡机中进行发泡;冷却:将发泡后的混合料倒入模具中进行冷却注模;干燥:将发泡后的海绵置于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切割:将干燥完成后的成品海绵按照所需要的模型用切割机进行切割,该工艺生产出来的海绵性能非常全面,适合大量推广使用。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一种海绵复合流程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用于清洁物品。
[0003]人们常用的海绵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另外,也有由海绵动物制成的天然海绵,大多数天然海绵用于身体清洁或绘画。另外,还有三类其他材料制成的合成海绵,分别为低密度聚醚(不吸水海绵)、聚乙烯醇(高吸水材料,无明显气孔)和聚酯。
[0004]现有技术中烧结出来的海绵防火性能差、不耐水、抗腐蚀性不强、加工复杂、其抗震动性能差、韧性也很低,而且保温性和隔热性能也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原料选择:选用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氯甲烷、硅油、二甲基乙醇胺、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T9;
[0008]S2、搅拌:将将上述原料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氯甲烷、硅油、二甲基乙醇胺、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按照合适的比例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加热搅拌混合均匀;
[0009]S3、发泡:将搅拌均匀的原料放入发泡机中进行发泡;
[0010]S4、冷却:将发泡后的混合料倒入模具中进行冷却注模;
[0011]S5、干燥:将发泡后的海绵置于干燥机中进行干燥;
[0012]S6、切割:将干燥完成后的成品海绵按照所需要的模型用切割机进行切割。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配方成分占比如下:聚醚多元醇3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I20份、二氯甲烷20份、硅油10份、二甲基乙醇胺10份、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10份。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加热温度为200℃。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将80份乙烯乙酸乙烯酯、20份APAOPT3385、20份偶氮二甲酰胺、l9份CaCO和0.6份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在一起,置于模具中发泡,并用机械力击破闭孔,即可制得发泡海绵。
[0016]进一步的,其密度为0.028g/cm,25%的压缩硬度为1.9KPa。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模具成型温度为115-130℃,经过水冷缺至90℃经过抽真空产品表面膨胀率减少一定值85℃,才能脱模。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通过风机将其干燥,除去其水分。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切割工艺为:
[0020]S1、首先通过电脑将绘制出产品的三维模型图;
[0021]S2、然后将三维模型图通过电脑输入程序;
[0022]S3、接着通过电脑输出程序;
[0023]S4、切割设备通过接收到电脑的程序,根据所得到的电脑程序切割出需要的成品海绵。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防火性:海绵在燃烧的时候,不会产生明火。
[0026]耐水性:密闭泡孔结构,吸水性能良好。
[0027]耐腐性:耐海水、油脂、酸、碱等化学品腐蚀,抗菌、无毒、无味、无污染。
[0028]加工性:无接头,且易于进行热压、剪裁、涂胶、贴合等加工。
[0029]防震动:回弹性和抗张力高,韧性强,具有良好的防震/缓冲性能。
[0030]保温性:隔热,保温防寒及低温性能优异,可耐严寒和曝晒。
[0031]隔音性:密闭泡孔,隔音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7]S1、原料选择:选用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氯甲烷、硅油、二甲基乙醇胺、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T9;
[0038]S2、搅拌:将将上述原料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氯甲烷、硅油、二甲基乙醇胺、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按照合适的比例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加热搅拌混合均匀;
[0039]S3、发泡:将搅拌均匀的原料放入发泡机中进行发泡;
[0040]S4、冷却:将发泡后的混合料倒入模具中进行冷却注模;
[0041]S5、干燥:将发泡后的海绵置于干燥机中进行干燥;
[0042]S6、切割:将干燥完成后的成品海绵按照所需要的模型用切割机进行切割。
[0043]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的使用功能,所述步骤S1中配方成分占比
如下:聚醚多元醇3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I20份、二氯甲烷20份、硅油10份、二甲基乙醇胺10份、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10份。
[0044]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的使用功能,所述步骤S2中加热温度为200℃。
[0045]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的使用功能,所述步骤S3中将80份乙烯乙酸乙烯酯、20份APAOPT3385、20份偶氮二甲酰胺、l9份CaCO和0.6份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在一起,置于模具中发泡,并用机械力击破闭孔,即可制得发泡海绵。
[0046]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的使用功能,其密度为0.028g/cm,25%的压缩硬度为1.9KPa。
[0047]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的使用功能,所述步骤S4中模具成型温度为115-130℃,经过水冷缺至90℃经过抽真空产品表面膨胀率减少一定值85℃,才能脱模。
[0048]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的使用功能,所述步骤S5中通过风机将其干燥,除去其水分。
[0049]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的使用功能,所述步骤S6中切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选择:选用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氯甲烷、硅油、二甲基乙醇胺、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S2、搅拌:将将上述原料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氯甲烷、硅油、二甲基乙醇胺、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T9按照合适的比例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加热搅拌混合均匀;S3、发泡:将搅拌均匀的原料放入发泡机中进行发泡;S4、冷却:将发泡后的混合料倒入模具中进行冷却注模;S5、干燥:将发泡后的海绵置于干燥机中进行干燥;S6、切割:将干燥完成后的成品海绵按照所需要的模型用切割机进行切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配方成分占比如下:聚醚多元醇3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I20份、二氯甲烷20份、硅油10份、二甲基乙醇胺10份、防火剂以及辛酸亚锡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加热温度为2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海滨李志宇刘华健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旷达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