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性环氧树脂的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885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性环氧树脂的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沥青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基质沥青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性环氧树脂的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性环氧树脂的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材料是路面铺设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材料,其包括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沥青乳液等。道路石油沥青适用于各类沥青面层,乳化石油沥青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人工路面、常温沥青混合料路面,液体石油沥青适用于透层、粘层及拌制常温沥青混合料,道路煤沥青适用于透层、粘层等。根据路面类型、施工条件、地区气候条件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材料。比如热拌热铺沥青路面可采用稠度较高的沥青材料,热拌冷铺类沥青路面则需采用稠度较低的沥青材料,浇灌类沥青路面适宜采用中等稠度的沥青材料。
[0003]现有的沥青在使用过程由于自身韧性不高,会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现象,进而使得沥青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性环氧树脂的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现有的沥青在使用过程由于自身韧性不高,会出现裂纹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性环氧树脂的沥青,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基质沥青80-100份、三聚磷酸钠4-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6份、改性水性环氧树脂胶溶30-50份、固化剂15-30份;该基于水性环氧树脂的沥青由如下步骤制成:步骤S1:将基质沥青、三聚磷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150-16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0-15min,制得第一混合料;步骤S2:将水性环氧树脂胶溶和固化剂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5-10min,制得第二混合料;步骤S3:将步骤S1制得的第一混合料和步骤S2制得的第二混合料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300-500r/min,温度为100-12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3-5min,制得第三混合料;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第三混合料,在温度为150℃的条件下,进行保温3-5h后,在温度为600℃的条件下,进行养护3-5天,制得基于水性环氧树脂的沥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性环氧树脂的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为乙烯基三胺、二乙烯三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性环氧树脂的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水性环氧树脂胶溶由如下步骤制成:步骤A1: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苯烯酸、偶氮二异丁腈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液,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聚丙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190-20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3-5h后,进行检测至环氧值降至初始值的45-50%后,降温至温度为110-120℃,加入丙二醇甲醚并滴加混合液,滴加时间为2-2.5h,滴加完毕后,降温至温度为70-80℃,加入去离子水,制得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步骤A2:将石墨烯、无水乙醇、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25-30℃,频率为3-5MHz的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2-3h后,升温至温度为60-70℃,进行搅拌1-1.5h后,加入多壁碳纳米管、氢氧化钾、乙醇,进行搅拌至混合均匀后,进行球磨15-20h后,加入去离子水至pH值为7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烘干,制得增韧填料;步骤A3:将碳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频率为3-5MHz的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2-5min后,在温度为100-11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4-6h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用乙醇洗涤2-3次,每次洗涤30-40s,洗涤完毕后,进行干燥,制得羟基碳化硅,将羟基碳化硅分散在氯仿中,加入三乙胺,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2-3h后,加入三氯氧磷,继续搅拌10-15h后,加入乙二醇,在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锡涛
申请(专利权)人:星皓广州环保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