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77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包括固定于水体监测仪上的仪器夹具模块,以及浮台支架模块和用于产生浮力的浮球模块,所述浮台支架模块包括圆筒状的承托框架以及至少三根横臂连杆,横臂连杆的顶端活动安装于铰接座上并可绕铰接座旋转;仪器夹具模块包括套筒和钢珠滑道筒,其中套筒套在水体监测仪上并与水体监测仪相固定,钢珠滑道筒套在套筒上,钢珠滑道筒的筒壁上设置有钢珠滑道;所述浮球模块包括浮球、浮球固定柱、卡榫外壳以及弹簧卡榫。该浮台结构轻便、小巧,整体可承托的载荷较大,采用快速折叠拆卸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螺丝等零部件的安装,仪器的收放十分便利。放十分便利。放十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体检测仪器安装放置的浮台,尤其涉及一种轻便、快速折叠型的浮台,属于水体检测


技术介绍

[0002]在水体水质监测领域,经常会需要将仪器设备漂浮固定在水面上,以进行长期、稳定的检测,获取各类水体相关参数,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必不可少需要使用到浮台装置,浮台装置能够将各类仪器漂浮固定在水面上,避免侧翻、沉没。本申请人于2018年所申请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1821304454.8超便捷式漂浮设备及直测法水体表观光谱原位观测系统》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原位观测的超便捷式漂浮设备,然而申请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有以下诸多缺陷:
[0003]1、现有的水体监测仪器浮台,重量大、体积大、包装大,安装螺丝众多,附带的安装工具众多,小部件众多,安装时需要多人同时操作。而实验时船只的甲板可供使用的面积可能很小,安装及展开浮台的难度很高。同时,过重及过大的体积也导致组装监测仪器好的浮台成品,难以从船只上缓慢下水及回收。更何况若是在有较大海浪的海面作业时,操作人员都需要一只手把握船只栏杆保持身体稳固,只能使用另一只手配合作业,单手从包装箱中取出、组装、拆解的作业将变得异常困难,也对实验人员自身的安全造成威胁。
[0004]2、由于现有的水体监测仪器浮台自身的重量大,在使用相同PVC浮球的情况下,浮台负载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该浮台结构轻便、小巧,整体可承托的载荷较大,采用快速折叠拆卸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螺丝等零部件的安装,仪器的收放十分便利。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至少包括固定于水体监测仪上的仪器夹具模块,以及浮台支架模块和用于产生浮力的浮球模块,所述浮台支架模块包括圆筒状的承托框架以及至少三根横臂连杆,承托框架的外壁上设置有带有锚点的铰接座,横臂连杆的顶端活动安装于铰接座上并可绕铰接座旋转,横臂连杆的顶端设置有中空状的安装孔,安装孔内部设置有弹簧栓,弹簧栓的顶部顶在铰接座中的锚点内从而限制横臂连杆与铰接座之间的相对旋转;
[0008]所述仪器夹具模块包括套筒和钢珠滑道筒,其中套筒套在水体监测仪上并与水体监测仪相固定,钢珠滑道筒套在套筒上,钢珠滑道筒的筒壁上设置有钢珠滑道,所述钢珠滑道呈弯折状且其开口位于钢珠滑道筒的底边上,所述承托框架的内径与钢珠滑道筒的外径相吻合,承托框架套在钢珠滑道筒的外部且承托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的钢珠,所述钢珠能够沿钢珠滑道滑动;
[0009]所述浮球模块包括浮球、浮球固定柱、卡榫外壳以及弹簧卡榫,其中浮球固定在浮球固定柱的下部,浮球固定柱的上部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环形凹槽,所述卡榫外壳为中空结构,卡榫外壳的顶端与横臂连杆的底端连接固定,弹簧卡榫安装于卡榫外壳的内部,卡榫外壳上设置有供浮球固定柱穿过的圆孔,弹簧卡榫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卡在浮球固定柱的环形凹槽内进行上下限位,从而将浮球固定柱与卡榫外壳连接固定。
[0010]所述铰接座上设置有两个锚点,两个锚点的位置分别与横臂连杆展开及收拢状态下弹簧栓的位置相对应,在展开状态下横臂连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
~90
°

[0011]所述弹簧栓包括手柄、伸缩杆、栓体以及弹簧,其中栓体的下部为空心结构,弹簧安装于栓体内,伸缩杆的顶部顶在弹簧上,伸缩杆的尾部从栓体的底端内伸出并顶在安装孔的底部,伸缩杆相对栓体弹性伸缩,手柄安装于栓体的外部;所述横臂连杆顶端的安装孔的孔壁上开设有滑槽,手柄的上部由滑槽内伸出并可沿滑槽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栓体上下移动。
[0012]所述钢珠滑道整体呈倒L型,包括下部的竖向滑道和上部的横向滑道,横向滑道的尽头处设置有凹陷的球坑。
[0013]所述钢珠滑道筒的顶部设置有止档凸沿,横向滑道至钢珠滑道筒顶边之间的距离与钢珠至承托框架顶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4]所述钢珠位于球头柱塞的顶部,球头柱塞整体安装于承托框架的筒壁上。
[0015]所述弹簧卡榫包括弹簧、卡板及按压钮,卡板上设置有大孔小孔相连的整体呈葫芦状的通孔,其中大孔与浮球固定柱相吻合,小孔与浮球固定柱上的环形凹槽相吻合,弹簧及卡板均位于卡榫外壳的内部,卡板上葫芦状的通孔与卡榫外壳上的圆孔位置相对应,按压钮连接于卡板上靠近大孔的一侧并与卡板固定连接为一体,按压钮从卡榫外壳的底端伸出,弹簧位于卡板上靠近小孔的一侧且受到卡板的挤压,卡板在按压钮的带动以及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在卡榫外壳的内部左右移动。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在使用时只需要简单的三步,第一步,将仪器夹具模块插入至承托框架内,通过钢珠滑道与球头柱塞的滑动结构连接后,将仪器夹具模块滑到底后并旋转,球头柱塞的球头落入钢珠滑道尽头的球坑中并锁住即可。第二步,拉动手柄使弹簧栓离开铰接座的闭合锚位,然后扳动横臂连杆使横臂连杆展开,直至弹簧栓插入至铰接座的展开锚位即可。第三步,通过按压弹簧卡榫,将浮球固定柱由下至上穿过卡榫外壳上的圆孔,然后松开弹簧卡榫,弹簧卡榫狭窄处会自动锁住浮球固定柱的凹槽即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结构轻便、小巧,在使用时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插入—旋转—拉动—扳开—按压—插入六个简单动作,即可完成整个浮台的安装。在将浮台收回时同样方便,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按压—拔出—拉动—收拢—旋转—拔出即可完成,操作同样十分便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在工作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在非工作状态下的拆分结构
示意图;
[0020]图4为钢珠滑道筒及球头柱塞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弹簧栓及锚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弹簧卡榫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水体监测仪,2-套筒,22-止档凸沿,23-竖向滑道,24-横向滑道,25-球坑,26-钢珠滑道筒,3-承托框架,31-铰接座,32-锚点,33-球头柱塞,4-横臂连杆,5-弹簧栓,51-手柄,52-伸缩杆,53-栓体,6-浮球,7-浮球固定柱,71-环形凹槽,8-卡榫外壳,9-弹簧卡榫,91-弹簧,92-卡板,93-按压钮,94-大孔,95-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具体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其整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固定于水体监测仪1上的仪器夹具模块,以及浮台支架模块和用于产生浮力的浮球模块,在非工作状态下,三个模块之间呈分离收拢状态,如图3所示。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至少包括固定于水体监测仪上的仪器夹具模块,以及浮台支架模块和用于产生浮力的浮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支架模块包括圆筒状的承托框架以及至少三根横臂连杆,承托框架的外壁上设置有带有锚点的铰接座,横臂连杆的顶端活动安装于铰接座上并可绕铰接座旋转,横臂连杆的顶端设置有中空状的安装孔,安装孔内部设置有弹簧栓,弹簧栓的顶部顶在铰接座中的锚点内从而限制横臂连杆与铰接座之间的相对旋转;所述仪器夹具模块包括套筒和钢珠滑道筒,其中套筒套在水体监测仪上并与水体监测仪相固定,钢珠滑道筒套在套筒上,钢珠滑道筒的筒壁上设置有钢珠滑道,所述钢珠滑道呈弯折状且其开口位于钢珠滑道筒的底边上,所述承托框架的内径与钢珠滑道筒的外径相吻合,承托框架套在钢珠滑道筒的外部且承托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的钢珠,所述钢珠能够沿钢珠滑道滑动;所述浮球模块包括浮球、浮球固定柱、卡榫外壳以及弹簧卡榫,其中浮球固定在浮球固定柱的下部,浮球固定柱的上部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环形凹槽,所述卡榫外壳为中空结构,卡榫外壳的顶端与横臂连杆的底端连接固定,弹簧卡榫安装于卡榫外壳的内部,卡榫外壳上设置有供浮球固定柱穿过的圆孔,弹簧卡榫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卡在浮球固定柱的环形凹槽内进行上下限位,从而将浮球固定柱与卡榫外壳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快速折叠型水体监测仪浮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上设置有两个锚点,两个锚点的位置分别与横臂连杆展开及收拢状态下弹簧栓的位置相对应,在展开状态下横臂连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
~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科启航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