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75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板面下端安装读写器固定板与红外对射管,所述门板的板面中部安装第一天线,所述门板的板面上端安装第二天线与显示屏,所述门板的板面背部安装第三天线,所述门板的板内设置主控电路、通信电路、灯光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本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通过在门板上设置红外对射管与显示屏,实现住户进出时的实时检测、显示计数以及统计功能,通过在门板内设置的主控电路、灯光电路等,实现实现不同颜色的灯光效果,提高了防盗门的美观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


[0001]本技术涉及防盗门
,具体为一种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

技术介绍

[0002]防盗门具备防盗和安全的性能,为住户提供安全保障;目前的防盗门只是单一的门板样式,存在防盗安全有余而美观性不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通过在门板上设置红外对射管与显示屏,实现住户进出时的实时检测、显示计数以及统计功能,通过在门板内设置的主控电路、灯光电路等,实现实现不同颜色的灯光效果,提高了防盗门的美观性,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板面下端安装读写器固定板与红外对射管,所述门板的板面中部安装第一天线,所述门板的板面上端安装第二天线与显示屏,所述门板的板面背部安装第三天线,所述门板的板内设置主控电路、通信电路、灯光电路和电源电路。
[0005]优选的,所述主控电路由芯片U18组成,所述芯片U18的8脚、9脚连接于晶振体Y1的两极;所述芯片U18的24脚连接于电阻R96,电阻R96连接于三极管QA1的基极,三极管QA1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2的3脚,继电器K2的4脚连接于+12V电压,继电器K2的1脚、5脚连接于接线端子P1的3脚、1脚,继电器K2的6脚、2脚连接于电阻R94,电阻R94连接于接线端子P1的2脚;所述芯片U18的35脚连接于电阻R118,电阻R118连接于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于蜂鸣器B1;所述芯片U18的43脚连接于电阻R89,电阻R89连接于场效应管QAO1的栅极;所述芯片U18的45脚、46脚分别连接于光耦UAR1与光耦UAR2。
[0006]优选的,所述通信电路由芯片UA2、芯片UA1和芯片U17组成,所述芯片UA2的34脚~37脚连接于芯片U18的29脚~32脚,所述芯片UA1的1脚连接于芯片U18的79脚,所述芯片UA1的2脚、3脚连接于芯片U18的60脚,所述芯片UA1的4脚连接于78脚,所述芯片UA1的6脚连接于电阻R25,电阻R25连接于485A电路,所述芯片UA1的7脚连接于电阻R24,电阻R24连接于485B电路,所述芯片U17的9脚、10脚连接于芯片U18的68脚、69脚,所述芯片U17的7脚、8脚连接于接线端子P18的3脚、2脚,所述芯片U17的14脚、13脚连接于接线端子P2的3脚、2脚。
[0007]优选的,所述灯光控制电路由芯片U11、三级管Q2、三级管Q4、三级管Q5和RGB灯插座P7组成,所述芯片U11的1脚连接于电阻R30,电阻R30连接于三级管Q2的基极,所述三级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RGB灯插座P7的2脚,所述芯片U11的16脚连接于电阻R31,电阻R31连接于三级管Q4的基极,所述三级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RGB灯插座P7的3脚,所述芯片U11的15脚连接于电阻R32,电阻R32连接于三级管Q5的基极,所述三级管Q5的集电极连接于RGB灯插座P7的4脚。
[0008]优选的,所述电源电路由芯片U2、稳压器U4和稳压器U5组成,所述芯片U2的1脚连
接于电容C5,电容C5串接电感L2与电阻R6后,连接于芯片U2的5脚,所述芯片U2的2脚连接于电阻RD8,电阻RD8串接二极管D2后,连接于+12V电压,所述稳压器U4的1脚连接于芯片U2的1脚电路接口,稳压器U4的2脚输出+5VDD电流,所述稳压器U5的1脚接于芯片U2的1脚电路接口,稳压器U5的2脚输出V33电压。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通过在门板上设置红外对射管与显示屏,经由红外对射管实时检测住户的进出,而显示屏可显示计数,实现统计功能;通过在门板内设置主控电路、通信电路、灯光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经由主控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蜂鸣器的工作状态,通信电路用于将主控电路输出的数据信号经由天线发出,灯光控制电路用于控制RGB灯发生出不同颜色的灯光,提高门板的美观性,电源电路用于为主控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流电压;因此,基于上述,使得本防盗门不仅在具有防盗安全的功能的同时,还具有美观性、检测功能及计数功能,实现智能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门板结构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主控电路原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通信电路原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灯光控制电路原理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电源电路原理图。
[0016]图中:1、门板;2、读写器固定板;3、红外对射管;4、第一天线;5、第二天线;6、显示屏;7、第三天线;8、主控电路;9、通信电路;10、灯光控制电路;11、电源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包括门板1,门板1的板面下端安装读写器固定板2与红外对射管3,门板1的板面中部安装第一天线4,门板1的板面上端安装第二天线5与显示屏6,门板1的板面背部安装第三天线7,门板1的板内设置主控电路8、通信电路9、灯光电路10和电源电路11;通过红外对射管3与显示屏6,实现住户进出时的实时检测、显示计数以及统计功能。
[0019]请参阅图2,主控电路8由芯片U18组成,芯片U18的8脚、9脚连接于晶振体Y1的两极;芯片U18的24脚连接于电阻R96,电阻R96连接于三极管QA1的基极,三极管QA1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2的3脚,继电器K2的4脚连接于+12V电压,继电器K2的1脚、5脚连接于接线端子P1的3脚、1脚,继电器K2的6脚、2脚连接于电阻R94,电阻R94连接于接线端子P1的2脚;芯片U18的35脚连接于电阻R118,电阻R118连接于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于蜂鸣器B1;芯片U18的43脚连接于电阻R89,电阻R89连接于场效应管QAO1的栅极;芯片U18的45脚、46脚分别连接于光耦UAR1与光耦UAR2。
[0020]通过继电器K2的通断,从而控制芯片U18与接线端子P1间的电路通断;通过主控电路8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蜂鸣器B1的工作状态;通过场效应管QAO1对芯片U18输出的电流信号进行放大,以及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通过光耦UAR1与光耦UAR2对芯片U18输出的信号隔离,提高信号的抗干扰内力与传输效率。
[0021]请参阅图3,通信电路9由芯片UA2、芯片UA1和芯片U17组成,芯片UA2的34脚~37脚连接于芯片U18的29脚~32脚,芯片UA1的1脚连接于芯片U1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包括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的板面下端安装读写器固定板(2)与红外对射管(3),所述门板(1)的板面中部安装第一天线(4),所述门板(1)的板面上端安装第二天线(5)与显示屏(6),所述门板(1)的板面背部安装第三天线(7),所述门板(1)的板内设置主控电路(8)、通信电路(9)、灯光控制电路(10)和电源电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8)由芯片U18组成,所述芯片U18的8脚、9脚连接于晶振体Y1的两极;所述芯片U18的24脚连接于电阻R96,电阻R96连接于三极管QA1的基极,三极管QA1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2的3脚,继电器K2的4脚连接于+12V电压,继电器K2的1脚、5脚连接于接线端子P1的3脚、1脚,继电器K2的6脚、2脚连接于电阻R94,电阻R94连接于接线端子P1的2脚;所述芯片U18的35脚连接于电阻R118,电阻R118连接于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于蜂鸣器B1;所述芯片U18的43脚连接于电阻R89,电阻R89连接于场效应管QAO1的栅极;所述芯片U18的45脚、46脚分别连接于光耦UAR1与光耦UAR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RFID三维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9)由芯片UA2、芯片UA1和芯片U17组成,所述芯片UA2的34脚~37脚连接于芯片U18的29脚~32脚,所述芯片UA1的1脚连接于芯片U18的79脚,所述芯片UA1的2脚、3脚连接于芯片U18的60脚,所述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荣叶成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品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